陶虎:“数字生命”或可通过脑机接口技术来实现
2023-03-01 10:45:00爱云资讯
随着科幻片《流浪地球2》的热映,“数字生命”引发热议。其中刘德华饰演的科学家图恒宇,和他的女儿图丫丫,都相继以“数字生命”的形式完成了生命的“延续”和“使命”。那么电影中的“数字生命”是真实存在的吗?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来实现的呢?
近日,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副所长、脑虎科技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陶虎博士受邀接受上海科普《魔都科学目录》的访谈,对《流浪地球2》中的硬核科技场景和“数字生命”进行了科普。陶虎表示,自己本身就是一个硬核的科幻电影爱好者,他很喜欢《流浪地球2》中的科幻场景。无论是电影中呈现的机械场景,亦或是数字生命场景,都很真实。电影里的想象力,超前于当下的科研工作者的想象力,是值得科研工作者去思考的,包括对人体的思考、对地球的思考,甚至是对宇宙的思考。
陶虎透露,他一生痴迷于两件事情:一个是非常大的宇宙,是无限空间的放大;另一个非常小的人的大脑。这两个事情是最复杂、联系最广但又最神奇的事,是值得去探索的秘境。
数字生命的两种路线:生命的数字化和数字的生命化
陶虎认为,数字生命是“数字”和“生命”是两个概念的结合,到底是生命的数字化?还是数字演化成生命特征?这是两种不同的路线,可以是并行的,也可以是串行。通过数字方式去推演人的思考、习惯、经历、繁衍等,虚拟化、数字化人的一生,《流浪地球2》图丫丫的角色就是这一路线。陶虎继续解释道,近期很火的ChatGPT也是数字的生命化的体现。通过大数据的不停地演算,来试图形成一个好像是有生命的人,跟你在交流、对话。
不同于数字的生命化,生命的数字化中的人是真实存在的,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将意识、记忆、知识等提取出来,进行数字化存储,最后再进行数字孪生,或人机交融。陶虎认为,这一路线将是未来的趋势。
生命的数字化可以通过脑接机口技术来实现
目前,陶虎及其团队研究的就是第二条路线:数字的生命化。通过脑机接口技术来实现大脑神经信号的采集与编解码,甚至是反过来调控大脑,以此来达到跟外界信息交互的效果,形成双向闭环。
所谓脑机接口技术,其实就是我们人类大脑跟外界世界信息交互的一个通道。通过检测神经信号,然后做一个神经编解码,把意识解码出来,再传递给外面。其中的核心是如何精确地检测到大脑的神经活动?相较于非植入式脑机接口,植入式脑机接口在神经信号的采集和调控的精度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当谈及电影中的伦理问题,陶虎表示,伦理管控不应是科技进步的阻力,科技发展不该是伦理失控的借口。数字永生也许并不是人类能达到最高的一个境界,只有保留了人的存在才有无限探索的可能,未来,也会出现更尖端的科技去做更好的探索。
- 黑科技来袭,专注欣脑机接口注意力训练系统备受消费者青睐
- 脑机接口重大进展引关注,微美全息研发提速多项脑机接口科研新成果发布
- 微美全息推出基于混合生物信号的脑机接口技术(HBS-BCI)创新
- 2023WAIC 坚持跨界融合 脑机接口将发布阶段性成果
- “脑机接口”市场爆发有望超千亿!微美全息多项专利迎来重大技术进展
- 微美全息发布脑机接口(BCI)加密匿名器软件技术系统
- 脑机接口重磅成果发布,微美全息深耕研发BCI游戏模型和范式
- 微美全息开发基于头戴式显示器通过脑机接口实现的人形机器人控制系统
- 脑虎科技彭雷:AI时代的下一站,脑机接口成为生命科学领域“新势力”
- 脑机接口技术,从科学幻想到技术爆发
- 驱动产业创新升级 上海市未来产业脑机接口专家委员会成立
- 脑机接口产业技术路线图研究项目专家研讨会在沪顺利召开
- 陶虎:大脑思考就是神经元放电 脑机接口可实现解码大脑活动
- 陶虎:“数字生命”或可通过脑机接口技术来实现
- 科幻推动科学发展 脑机接口正在探索大脑秘境
- 脑机接口的终极目标:实现数字孪生,让大脑连接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