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绝对干货! 来看看张亚勤、李升波等行业大咖在HAOMO AI DAY都讲了啥
2023-10-12 11:10:08爱云资讯1201
第九届HAOMO AI DAY如约举行。作为我国首个专注于自动驾驶技术的AI技术盛宴,本届HAOMO AI DAY汇集了产学研各界的自动驾驶领域顶级嘉宾。通过这些专家、顶尖学者和行业领袖的参与,我们可以了解最新的技术发展动态,洞察最前沿的行业趋势,见证我国汽车产业的变革与趋势。
(从左至右:毫末智行COO侯军、董事长张凯、CEO顾维灏、CIO甄龙豹)
下面就请收好这份HAOMO AI DAY嘉宾演讲合集。
在开场致辞环节,中关村顺义园工委副书记郭明明介绍了顺义区的营商环境及产业政策。讲到毫末时,她提到,毫末的末端物流自动配送车在方便顺义百姓生活的同时,也成为顺义街头一道靓丽的风景。郭明明表示,顺义将与毫末携手并肩,为毫末智行提供更加丰富的资源和强有力的支持,也希望HAOMO充分发挥技术和产品优势,助推顺义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创新发展。
(郭明明出席第九届毫末AI DAY)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智能产业研究院(AIR)院长张亚勤发表了题为《Big Model, Generative Al and Intelligent Driving》的主题演讲,作为数字视频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世界级科学家和企业家,张亚勤院士将为大家解读AI技术大趋势下自动驾驶的挑战与机遇,揭示深度学习、大模型以及前沿数据驱动决策优化方法等方面的最新进展。
张亚勤表示:“AI大模型带来了从判别式AI到生成式AI的新技术范式变革,清华AIR正在利用生成式AI来构建自动驾驶仿真平台以及Real2Sim2Real基础模型平台。同时,清华AIR与毫末智行在数据驱动决策优化方向展开深入探索,共同推动全方位、多层次的产学研深度合作,加速AI技术在自动驾驶领域的落地应用。”
(张亚勤出席第九届毫末AI DAY)
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副院长、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升波带来《高级别自动驾驶的数据驱动技术进展与挑战》主题分享,为大家解答数据驱动为何成为人工智能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及利用大量数据来训练和优化算法如何在自动驾驶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李升波表示,自动驾驶是人工智能的皇冠明珠,算法的突破与数据的累积使得汽车驾驶智能性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这也是自动驾驶技术的重点发展方向。毫末智行近年于数据驱动的感知、预测、决控方向进行了突破性探索,取得了一系列前瞻技术,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自动驾驶应用做出了有益尝试。
(李升波出席第九届毫末AI DAY)
本届HAOMO AI DAY,还准备了干货满满的尖峰对话环节,合众新能源汽车CTO戴大力、中汽创智智能驾驶CTO张振林、美团自动车研发总监穆北鹏、达达快送产品与规划负责人郭瑜、火山引擎汽车行业总经理杨立伟、毫末智行COO侯军等业内大咖和主持人车云网&电动邦创始人、CEO程里,一同围绕《自动驾驶2023:乘风大模型,创造新范式》这一主题,为大家呈现精彩的自动驾驶思想碰撞与交流。
(尖峰对话——2023自动驾驶:乘风大模型,创造新范式)
在谈到智能驾驶行业当下的特点时,戴大力表示,今年感觉到行业加速变化是很明显的特征,不管是硬件基础上或者大算力带来的变化上,“我迫切感觉到所有的企业或者独立解决方案公司和主机厂,都在把自己最新的智驾成果装到车上,给用户带来全新的体验。”
张振林则用“黎明”这两个字来形容自动驾驶行业目前的状态,他认为,现在有很多L4公司在不断做商业化的尝试,但还有很多的技术问题,包括成本、可靠性上都在做努力。“光明是美好的,但是道路还是曲折的。”
穆北鹏认为,智能驾驶行业更像百花争鸣,特别是看到这一类型的技术在大卡车、乘用车、物流、配送园区港口的应用,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出现非常新的东西,“这可能也是一个幸福的时代,不管是技术上或者应用上。”
现场,郭瑜用了“场景化”形容自动驾驶的趋势,“我们有幸见证行业从实验室到真实道路测试,到现在其实是商业化应用的落地,即便是现在的场景也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会基于这些难题不断的迎接挑战,同时也会去探索一些新的应用场景,希望能够帮助这个产业在商业化的演进中去贡献一份力量。”
杨立伟表示,作为算力和云的支持方,自己看到行业的变化是感觉自己的业务突然爆发了,数据量大了之后,应用开始逐步从落地变成更实用。
侯军则指出,行业拐点已来,入金,多家企业进入到城市导航辅助驾驶的赛道,现在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大家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大,“需要我们回归到人工智能的本质,大模型、大算力上寻找求解。”
在谈到关于大模型上车的问题时,侯军指出,大模型是数据驱动的最核心一部分,人工智能三要素:大模型、大数据、大算力,说起来都很容易,但是做起来很难。在大数据、大算力的支持下,大模型在云端和车端才会更有效率,此次HAOMO AI DAY车端发布的三代产品,希望用更小的算力跑蒸馏后的大模型,提供更好的驾驶体验能力。
杨立伟则认为,大模型上车的范围不只是自动驾驶大模型,还要关注座舱的大模型。座舱和舱驾一体的大模型上车是早晚的事情,未来用户体验方式会和车结合更紧密。
郭瑜则表示,站在应用端的角度,非常期待大模型在末端物流自动配送车的应用,“有大模型的帮助,我相信在规模化的使用上会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能够让成本下降的更快,随之而来是规模化的应用。”在末端交接的层面,人机交互的层面随着大模型的引入,有概率能够帮助末端的配送人员得到效率的提升。
穆北鹏认为,大模型上车的核心是数据驱动,大模型会让用数据驱动解决自动驾驶的问题,它随之带来的是生产模式和开发模式的改变,这会带来非常多的新挑战,以及基础设施能力、训练能力、部署能力、大数据支撑,也有非常多的问题需要去解决。
张振林表示,大模型是比较大的概念,对于车端的应用目前有两个点是非常关键的。一是车端上的端到端大模型,之前自动驾驶的框架是感知、决策、控制。分别对应眼睛、大脑、小脑,我们之前聚焦在眼睛上,但是随着大模型的到来,目前正在尝试着把眼睛到大脑,甚至将来是小脑都用数据驱动的方式进行。第二个是,大模型已经应用在自动化标注、自动场景挖掘,现在用大模型可以逐渐取代那些人工的标注。“大家都有一句话,人工智能有多少智能,背后就有多少人工。我想真正意义上通过大模型,之前都是用人工标注有监督的数据,将来都会转变为无监督的数据,这对于整个标注行业也会带来巨大的影响。”
戴大力认为,今天说到大模型,非常重要的一个词是“范式的改变”,未来自动驾驶算法开发方式上,已经看到大模型对它带来的变革,这个是非常值得期待的,以及对未来开发方式最大的变化,这个是值得在座所有从业人士关注或者为之努力的方向。
本届HAOMO AI DAY,来自中国自动驾驶界的“AI全明星阵容”,为中国自动驾驶行业带来了新的展望与研判,相信大家一定能从他们的发言中获益良多。未来,毫末将携手更多合作伙伴与业内专家,共同推进中国自动驾驶产业发展,让机器智能移动,给生活更多美好。
相关文章
- HDC2025 | 华为云AI原生应用运行平台,打造应用运行“自动驾驶”全新体验
- 特斯拉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在奥斯汀正式上路 配备远程操作员和现场服务人员
- 唯速智驾发布全国首套自动驾驶模块化汽车列车,启动中哈跨境示范
- 北京工商大学加入“星火计划”:携手百度Apollo共建自动驾驶产学研用繁荣生态
- 特斯拉自动驾驶出租车计划将于6月22日正式上路
- 文远知行与雷诺集团再联手,2025 法网现场唯一 L4 级自动驾驶接驳方案
- 文远知行 L4 级自动驾驶产品扎根沙特,与Uber合作迎来新进展
- 全球自动驾驶哪些公司在商业化落地方面表现尤为突出,车展给出答案
- 文远知行在广州核心市区开通8条自动驾驶出行服务24小时示范运营专线
- 文远知行获Uber大力支持!自动驾驶规模化运营加速开启!
- Uber追加1亿美元投资文远知行,自动驾驶全球化布局提速
- Momenta 与 Uber 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国际市场 自动驾驶Robotaxi 商业化落地
- 文远知行与Uber扩大战略合作,自动驾驶Robotaxi服务将覆盖全球15座新增城市
- 瞄准日法交通痛点,文远知行借自动驾驶破局老龄化难题
- 从法网接驳到高铁站服务,文远知行自动驾驶车辆驶入法国市场
- 文远知行 App 焕新升级,解锁全球便捷自动驾驶出行
人工智能技术
更多>>人工智能公司
更多>>人工智能硬件
更多>>- 从灵感到成片 三星Galaxy S25 Ultra让影像创作更高效
- 芯原推出经市场验证的ZSP5000视觉核心系列,扩展其面向边缘智能的数字信号处理器IP组合
- 从双城救援到DJI FC100发布:大疆无人机重塑应急救援新方式
- 大朋VR AI眼镜预发布,从 VR 领航者到 AI 穿戴开拓者
- 录音界的“黑科技”!索尼ICD-TX660:专业录音、高效随行
- 重磅!方芯半导体推出国产EtherCAT从站控制芯片,原位替代Microchip LAN9252/9253/9254
- 大疆发布旗舰级运载无人机DJI FC100:80kg载重、9分钟快充,开启无人机运载新时代
- 智能健康领域新突破:Ulook脑机智能眼镜正式上市,重新定义“眼-脑-心理”联动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