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中心医院完成全球首例单孔机器人近端胃癌根治术(食道残胃单肌瓣吻合)
2024-03-08 11:45:55爱云资讯808
2024年3月5日,丽水市中心医院在院党委书记纪建松教授的带领下,迈出了医疗技术革新道路上的重要一步。该院副院长徐宏涛教授及其团队应用国产自主原创的蛇形臂单孔手术机器人,成功实施了全球首例单孔机器人近端胃癌根治术(食道残胃单肌瓣吻合)。丽水市卫健委章晓斌副主任在现场见证了这一突破性进展。该手术的成功,不仅彰显了该院坚持以患者为核心,不断开拓创新,积极践行“快速康复”的手术理念,更凸显出其在微创外科的领先地位。丽水市中心医院率先实现以国产自主原创技术赋能,造福一方病患。
丽水市中心医院副院长徐宏涛教授(左五)、丽水市卫健委副主任章晓斌(右四)与手术团队合影
据悉,腹腔镜多孔机器人进入中国市场已将近十年,但由于其技术先进性,长期被国外品牌垄断。随着国内医疗科技研发实力的不断增强,以术锐蛇形臂单孔手术机器人为代表的先进国产医疗设备已进入市场。单孔手术机器人具有精准操作的特点,可减少患者术中的神经及血管损伤,降低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在手术机器人的加持下,即便在狭小的手术空间,医生也能流畅、精准地开展手术,为医生完成高难度手术提供可能。不仅如此,国产蛇形臂单孔手术机器人的3D高清电子成像、震颤滤除等设计,可有效降低手术风险,保障手术的顺利实施。
近日,华侨张先生(化名)从国外归来到丽水市中心医院进行常规体检。在体检时胃镜检查发现胃部恶性肿瘤,到丽水市中心医院就诊。后经术前检查确诊为贲门恶性肿瘤,副院长徐宏涛教授及团队在对病人情况和病症进行多学科讨论,判定为早期贲门癌,充分论证后,决定实施近端胃癌根治手术,以国产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辅助进行食管残胃单肌瓣吻合。相较于全胃切除,近端胃切除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患者营养状态较好。但近端胃切除术破坏了贲门及其周围正常的解剖结构,导致贲门正常的抗反流功能消失。有研究显示,近端胃切除术后直接的食管残胃吻合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为21.8%~71.6%。为解决这些问题,手术团队对传统术式进行了改良,决定采用单肌瓣的方式,即胃浆肌瓣覆盖式食管胃吻合术,不仅能显著提高手术效率,还可以有效预防近端胃切除术后的胃食管反流。
在描述手术过程时,徐宏涛教授形象地将肌瓣比做鹌鹑蛋蛋壳。采用单肌瓣吻合,相当于把鹌鹑蛋的硬壳打开,保留软膜,将食管埋在残胃当中,然后再把肌瓣盖过来。这个巧妙的结构设计使得胃酸在正常情况下不会逆流进入食道,因为肌瓣会像一个屏障一样将胃酸挡回胃内,从而保护食道不受刺激。接受采访时,徐宏涛教授对国产机器人的表现给予高度评价,称其特有的蛇形手术臂的设计在术中可实现大角度弯转,降低了缝合难度的同时也提升了手术精确度,尤其在早期胃癌近端切除保功能手术中的优势明显。据了解,术后首天患者已能下床活动,胃管已顺利拔除,可实现自主饮水。
术中操作
徐宏涛教授术中
丽水市中心医院是国内率先开展单孔腹腔镜胃癌手术的团队之一,在去年成功引入单孔机器人技术,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已夯实机器人理论知识和实操经验。未来,医院将继续探索微创外科领域的前沿技术,不断提升医院治疗水平和综合实力,积极开展创新术式,以先进的技术成果造福丽水乃至全国的病患。
相关文章
- 零次方机器人技术突破量产落地双轨并行 打造国内具身智能创新引擎
- 中国方案登陆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挚达科技智能充电机器人亮剑全球,港交所IPO铸全球能源服务新引擎
- 政策驱动光伏产业升级,艾利特机器人以创新技术破局行业制造难题
- 达明机器人联合海峡经济科技合作中心亮相2025 WAIC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 行业首例|墨甲机器人成功完成“自主开车门“操作
- 2025光伏自动化破局!艾利特机器人用“智能感知+柔性控制”领跑行业
- 气象巡检“新哨兵”!视源股份四足机器人亮相首届气象经济博览会
- 赛博格重载机器人 R01 亮相 WAIC 2025,共探高危行业 “中国方案”
- 具身智能机器人在检验检测实验室应用的技术路径探讨
- Lumos鹿明机器人京东自营旗舰店盛大开幕,LUS2系列全尺寸人形机器人首发上线!
- 宝信软件携大模型、人形机器人、国产大型 PLC 等硬核产品亮相WAIC 2025
- 会认路、能唠嗑:移远这套方案,让AI机器人服务力直接拉满
- 商汤发布「悟能」具身智能平台:4D 真实世界构建,让机器人“看懂、会动、能交互”
- 全国首个开源鸿蒙机器人操作系统M-Robots OS正式开源
- 擎朗具身服务体验馆火爆营业,多形态具身服务机器人岗位化亮相WAIC 2025
- 盛启新程!阿童木机器人无锡基地耀世落成,以 “码力” 驱动长三角智造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