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QingCloud云易捷打造AI时代的轻量化超融合
2024-05-12 20:59:06爱云资讯6548
人工智能、云原生和信创三个关键技术方向的快速发展,推动青云科技超融合不断迭代升级。
根据艾瑞咨询的统计数据,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年增长率在7.8%,预计到2027年,AI产业的整体规模将达到6122亿元。在青云科技CEO林源看来,“AI和大模型,毫无疑问是生产力的变革。在这个技术催生的市场变化过程当中,客户对于算力的需求、对应用的要求,以及对于底层架构都在发生变化。”
青云为中小算力规模打造轻量化私有云产品云易捷也正在“自我进化”。产品经理曹振介绍,从2015年青云超融合产品推出,到2019年正式发布云易捷品牌,云易捷产品线一共演变出包括云易捷超融合、云易捷一体机、云易捷AI一体机、信创云易捷、云易捷虚拟化在内的5个产品,服务了医疗、金融、工业制造、教育等各行业。
“它通过“可靠、简单、智能”的产品特性,助力业务效率提升”,曹振解释,其中“可靠”是指集群支持在线迁移/在线升级/在线扩容保证业务连续运行不中断;“简单”则是从安装部署到运维管理全可视化页面操作;“智能”则是通过K8s+AI提升底层算力调度的能力与效率助力企业打造个性的AIGC应用。
云易捷AI一体机正是为满足正在迅速增长的企业AI基建需求而布局的,在底层,它能够快速搭建支持AI或者渲染的混合算力集群;在AI算力调度层,则支持虚拟机和 K8s 双管理与调度,通过容器和虚拟机的“双引擎”,同时运行容器和虚机的异构负载,保证多样的算力提供;在应用开发层,集成了PyTorch、TensorFlow等AI框架及MaaS服务,内置GPT、GLM和LLaMA大模型,并通过MCCFlow去实现AI应用生命周期的管理。
此外,在云原生能力方面,云易捷原生集成的容器集群实现以容器为核心,全面推动应用架构的转型;在信创方面,信创云易捷深度围绕着国产芯片、操作系统、云计算等核心技术,可以快速搭建起完整、运维简单的信创超融合平台,从技术上减少漏洞,满足自主可控的要求保障。
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的一次结合,将是云计算的第三次浪潮。对于正在发生的新变化,青云科技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创新不息,更新无限。
相关文章
- RAGFlow调用DeepSeek,青云科技让用户轻松突破智能检索、知识管理难题
- 常青云与华瑞指数云达成战略合作:构建全栈国产化AI Infra生态,引领产业智能化变革
- DeepSeek 破局,青云QingCloud分享 AI 赋能智能制造
- 青云AI算力云上线万相 Wan2.1-T2V 模型,开启文生视频新体验
- 青云QingCloud KubeSphere 企业版 v4.1.3 发布,管理策略更灵活更安全
- 青云科技 AI 应用开发平台开启公测,一站式构建企业级应用
- 接入DeepSeek大模型!青云科技助力鼎和保险的专属AI助手正式上线!
- 671B 满血 DeepSeek-R1 上线!青云科技一文教你如何创建自己的 AI 应用
- 青云科技参与北京市科委重点项目,助力京蒙算力智能调度
- 青云科技发布 2024 业绩预告,净利润增长 42.43%
- 青云QingCloud入选 CSDN 2024 中国开发者影响力年度榜单
- 青云QingCloud收到中国信通院感谢信
- AI 时代,青云科技与曙光存储携手布局数据航海图
- 青云科技入选“新智榜单”——人工智能应用标杆 TOP100
- 青云科技作为重点厂商入选甲子光年《中国 AI 算力行业发展报告》
- 深度融合华为昇思,青云科技智算通过昇腾兼容性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