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贺铨:大模型下沉到手机 将激活万亿元规模手机产业
2024-06-12 11:22:44AI云资讯7241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在2024移动通信高质量发展论坛上表示,大模型“下沉”到手机是对5G新发展、新方向的赋能,开启了功能手机、智能手机之后的AI手机时代。
据Canalys发布的《AI手机的现在和未来》报告,2024年全球AI手机占智能手机出货量的16%,到2028年将激增至54%;IDC预测,到2026年中国市场中近50%的终端设备的处理器将带有AI引擎技术。
邬贺铨表示,大模型的压缩和手机算力的提升,让推理应用在边缘/端侧的运行成为可能,大模型下沉到手机相比公有云具有低成本、低时延、高隐私、个性化优势,还可以离线运行。但是,“大模型下沉到手机”还有做到两个方面的工作,一个是模型的量化和简化,另一个是芯片的升级。
据了解,随着芯片升级与模型压缩,目前手机终端已经能够支撑130亿参数推理,预计今年可达千亿参数能力。
随着AI大模型下沉到个人终端,AI手机与5G/5G-A相辅相成,将开拓出无限的想象空间。一方面,5G+AI手机激活用户音视频内容创作能力,将显著降低用户生成XR、3D等智能音视频的门槛、激活UGC生态,这有利于催生5G新应用。同时,5G手机+大模型APP还能为个人用户提供AI Agent入口,提供音控AI搜索/作图、文档摘要、口语陪练等智能化服务;另一方面,5G+AI将推动可穿戴设备向空间计算发展。例如,基于空间计算构建虚拟会议室,能让用户体验亲临其境视频会议;再如,5G+AR眼镜能够实时翻译路侧文字和发语音信息,为身处异国的用户带来便利。
此外,邬贺铨还提到,大模型“下沉”到手机中,或能激活万亿元规模的手机产业:“统计显示,当前世界更换手机的平均周期是三年半,较前几代网络时有显著延长。大模型在驱动用户生产力的同时,也将不断对手机软硬件提出新的要求,从而催生手机‘换代潮’,引领手机产业新发展。”
相关文章
- 92%学生实现高效突破!她将高中物理考点浓缩为4大模型,逆袭突破成常态
- 网安周开幕|绿盟大模型能力再获权威肯定,持续推动AI与网络安全深度融合
- 网络安全领域唯一入选!联通数科网络安全大模型入选北京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目录
- 亚信科技通过中国信通院首批“大模型应用交付总体能力”评估
- 科大讯飞亮相2025服贸会多个展馆,讯飞星火大模型引领AI+产业融合实践
- 中国移动助力中国物流打造物流行业专属千亿级参数大模型
- 科大讯飞助力中国物流发布千亿参数“流云”大模型
- 快手发布多模态大模型Keye-VL-1.5 8B性能领先、视频理解能力更强
- 皓丽全球首款四摄AI会议平板:AI全视之眼 + AI智会大模型双加持
- Soul全双工语音大模型升级 迭代人机交互体验感
- 模型选型专题系列 | 业界首个!元景MaaS平台上线《大模型选型说明书》
- 获央视点赞 深兰科技AI医疗大模型落地打浦桥街道社区服务中心
- 新达内与百度智能云达成战略合作 联合培养人工智能大模型人才
- 斑马AI大模型:为每个孩子提供专属学习方案
- 打造广东首个地方文献专题处理AI大模型,南沙区图书馆“阿贝数字人”项目重磅上线!
- 商汤大装置跻身中国大模型平台市场头部厂商,万象平台加速AI落地“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