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个!腾讯和中国电子学会联合启动大模型领域博士生科研激励计划
2024-08-14 15:00:38爱云资讯5317
近日,腾讯联合中国电子学会共同发起的“博士生科研激励计划”正式启动。
作为国内首个聚焦在大模型领域的博士生科研激励项目,该计划面向计算机、人工智能、软件工程、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相关专业人才,于2024年8月9日至9月30日持续开放申请。
申请人须为海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在读华人博士研究生(毕业时间不早于2026年7月)及中国电子学会个人会员,并以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自己为第二作者)身份在顶级刊物或会议上发表论文,或作为骨干参与实验室、导师的国家级大型科研项目。
为保障更深度的参与体验,激励计划将遴选出不超过15人,提供每人10万元、为期一年的科研资助经费。入选者可按自身规划,将资金用于大模型相关前沿探索、海内外交流访学及相关合作伙伴科研支出等。此外,入选者还将有机会在博士就读期间来到腾讯,进行为期3个月或更长时间的产业带薪访学。访学期间,可结合产业提供的平台和资源开展研究工作,与产业资深专家共同推动前沿研究在真实场景中的创新应用。
过去在大模型科研领域存在算力昂贵、数据不足、缺乏落地应用场景等诸多痛点。本激励计划旨在为更多对大模型创新研究有浓厚兴趣和明确目标的博士生提供资金、平台等各方面支持,鼓励博士生在大模型领域自由探索,取得更多研究成果。
据悉,腾讯混元大模型团队与中国电学会组织联合项目组,聘请学术界和产业界专家对申请人进行评选。值得一提的是,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博士研究生)、腾讯犀牛鸟精英人才计划,或参与腾讯联合实验室及犀牛鸟科研项目的博士生在同等条件下资格优先。“犀牛鸟精英人才计划”及相继设立的“科学探索奖”、“新基石研究员项目”,都是腾讯在科技领域,特别是推动科学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尝试。本次“博士生科研激励计划”将成为国家科研资助的又一项有益补充。
人才是科学发展最关键的因素之一,激励计划在推动大模型相关技术领域科研实践的同时,也将进一步完善科研人才的发现和培养体系。
此外,腾讯混元大模型专题讲习营在这个暑期于深圳圆满举办。讲习营面向来自清华、北大、中科院、中科大、上交等高校的百余位精英学生开展了大模型核心技术培训与实践。同时,后续也将通过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犀牛鸟开源人才培养计划等持续与高校携手促进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深度融合。
目前,腾讯混元大模型已经扩展至万亿级参数规模,在国内率先采用混合专家模型(MoE)结构,并且构建了包括图片生成、视频生成、3D生成在内的多模态能力。此前,腾讯混元文生图大模型全面升级并对外开源,已在 Hugging Face 平台及 Github 上发布,供企业与个人开发者免费商用。这是业内首个中文原生的DiT架构文生图开源模型,支持中英文双语输入及理解。
基于混元大模型推出的AI原生应用腾讯元宝,拥有看、听、说等多模态交互能力,针对效率场景的信息获取、处理和生产三大核心需求,提供AI搜索、AI总结、AI写作等一站式服务。近日腾讯元宝与腾讯视频联手推出的《长相思》角色AI,互动总热度已超过2.5亿,引发广泛关注。
在训练和推理平台上,结合多年技术积累,腾讯打造了自研机器学习平台Angel,在训练和推理性能上都有超过国外主流开源框架的表现。在算力、工程和算法的集成创新下,腾讯混元已经稳居国内大模型第一梯队,并在近700个腾讯内部业务和场景中落地应用。
腾讯混元团队也期待通过“人工智能 + 人才”的产研结合模式,进一步推动以大模型为代表的AI赋能制造业发展,助力新型工业化。
相关文章
- 腾讯钟翔平:汽车市场规则走向“快鱼吃慢鱼”,AI创新进化能力决定竞争力
- 腾讯智慧出行技术开放日:升级全栈AI能力,助力汽车产业大模型应用
- 中国游戏出海迎来新机遇,腾讯游戏安全ACE助力应对安全挑战
- 腾讯“物种之眼”AI全新升级 高效识别数千物种
- 从业务上云到出海护航,腾讯云助力工业和能源企业重塑增长
- 腾讯云李力:构建稳定安全的基础设施,助力大模型应用落地
- 腾讯云大模型知识引擎已率先接入MCP!拓展AI应用边界
- 奇点星宇与腾讯云达成合作,助力LiblibAI构建AI时代创意基础设施
- 腾讯云王麒:大模型+知识库,是企业落地AI的最佳路径
- 腾讯云TVP走进三一集团,揭秘 AI+DeepSeek 工业智造新未来
- Flat Ads正式官宣成为腾讯云国际官方代理 携手共建企业云端生态
- IDC报告:腾讯游戏云持续领跑市场,收入增速连续两年第一
- 长安汽车与腾讯合作再深化,共建智能驾驶数据闭环
- 腾讯云TVP AI与安全高峰论坛圆满落幕,共探大模型时代的安全破局之道
- 腾讯发布2024年度ESG报告:以前沿技术持续创造社会价值
- 腾讯推出“给乡亲们的第一堂AI工具课”,将“元宝”实用指南送达田间地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