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对汽车制造业的驱动及主流车企的总体布局
2018-08-31 10:44:56爱云资讯776

据外媒报道,为了当下竞争极其惨烈的环境下求存,丰田、大众等车企将需要高速网络为其提供支持,以便实现人工智能、预见性维护及互联车载传感器的运行。
系统所承受的压力(Strain on the systems)
互联汽车的车载传感器将生成并传输海量的事实数据录入,从而对计算机资源、数据存储及网络带宽产生了大量的需求。
因此,制造企业(含车企)正向软件定义型网络及数字化平台转型,旨在利用当前的市场机遇并克服相关的技术挑战。
GlobalData公司的研究表明,制造企业需要在降低成本的同时采用新的网络技术及IT方案,从而提升其业务增长,这就需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数据分析,旨在实现机器人领域的事实预见性维护;
实时账单与仓储、高精度供应链系统相结合;
控制并缩减成本及流程复杂性,采用软件定义型网络及IT储存虚拟化(virtualisation)来实现集中式管理。
过时的难题:成本节约VS资本投资
制造业对其成本守口如瓶,这一点对汽车业也适用。降低整个流程的运营成本基数(含:IT及网络摊牌成本)通常都是成本节约策略的重中之重。然而,车企认识到,需要为IT及数字化网络转型承受其初期现金支出(initial cash outlay),从而加快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互联技术、云技术、软件定义型广域网(Software-defined Wide Area Networks,SD-WAN)等技术领域。
仅仅采用基于成本的精益经营(lean operations)是不够的,车企还需要部署灵活的IT及网络,从而与其竞争对手形成差异化。车企已认识到,其需要确保技术及创新,以便维持其在市场中的主导地位。
丰田、大众等主流车企布局
为此,丰田研究机构(Toyota Research Institute)利用其风投子公司“丰田人工智能风投公司(Toyota AI Ventures)”则致力于投资从事云技术、人工之ineng、自动驾驶移动出行、数据及机器人研发的初创公司。
如今,大众与英伟达合作,利用后者的Drive IX Intelligent Experience计算平台。大众公司表示,人工智能驱动旨在为实现“智能协作式功能(intelligent co-pilot capabilities)”提供支持。大众认为可采用基于面部识别技术的各类功能,包括:安全解锁车辆、手势控制、语音指令控制、基于眼部追踪技术的关键性安全功能,后者在探查到分神时可向驾驶员发出警示。
目前起亚、戴姆勒、宝马及现代也开始启用人工智能技术,其前期的技术应用重心在车载信息娱乐系统、人体工程学便捷性、碰撞事故的安全防护,未来将重点致力于互联及自动驾驶车辆。相关文章
- OpenAI发布开放权重人工智能模型:采用Apache 2.0开源协议,支持本地运行
- 苹果组建全新AKI团队研发类ChatGPT人工智能搜索工具 力图重振苹果智能
- BSI亮相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以国际标准构建可信AI未来
- 润和软件闪耀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以AI加速赋能行业智慧化升级
- 壹心理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与麦思AI战略合作,守护千万家庭心理健康
- 星辰聚智·才启未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中国电信发布系列前沿能力及AI产品
- 天罡智算闪耀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以算力创新驱动智能时代新局
- 中国方案登陆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挚达科技智能充电机器人亮剑全球,港交所IPO铸全球能源服务新引擎
- 启信宝数据洞察:人工智能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产业潜力逐步显现
- 思特奇亮相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构建人机共生新生态 引领企业智能变革
- 达明机器人联合海峡经济科技合作中心亮相2025 WAIC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 液冷算力新标杆!科华数据联合沐曦股份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首发高密度液冷算力POD
- 印象笔记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重磅发布AI原生产品
- 让AI更简单!超云携首发新品亮相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 阿里巴巴:你好,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 交通银行亮相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