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研究院李福昌:坚持5G-A与6G一体化,打造6G统一技术体系
2024-11-14 11:28:13爱云资讯阅读量:969
11月13日,在上海召开的2024全球6G发展大会上,来自全球的众多知名专家、科研机构负责人、运营商及制造商高层,在“奋进新征程——眺望6G标准前沿”的大会主题下展开深入探讨与广泛交流。中国联通研究院无线技术研究中心总监李福昌就网络覆盖与能力提升、AI技术的深度应用以及推动6G标准化和商用化等话题进行了主题发言。
中国联通研究院无线技术研究中心总监 李福昌
针对6G网络覆盖与能力提升的话题,李福昌指出,6G网络将实现网络覆盖的全面拓展,这是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长期目标之一,即实现“随时随地与任何人通信”。尽管5G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但在某些特定场景下,如偏远地区、海洋、高空等环境,网络覆盖仍存在不足。
6G时代的目标是进一步缩小这些差距,确保真正的“无死角”通信。此外,6G网络的能力也将得到显著提升,特别是在用户体验方面,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对于高质量、高可靠性的通信需求。例如,6G将支持更高清的视频通话、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以及更低的延迟,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加流畅和沉浸式的体验。
谈及AI技术在6G网络中的深度应用,李福昌强调,AI技术将在6G网络中发挥重要作用,不仅限于传统的网络管理和节能领域,还将深入到网络的底层技术中。具体来说,AI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赋能6G。
网络智能化:AI将帮助实现网络的自我优化和自我修复,提高网络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例如,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可以实时分析网络流量和用户行为,动态调整网络资源分配,以应对突发的高流量需求。
服务个性化:AI将使6G网络能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通过对大量用户数据的分析,网络可以自动识别用户的需求和偏好,提供定制化的内容和服务,如智能推荐、虚拟助手等。
算力资源优化:AI技术将使6G网络的算力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例如,通过在基站侧引入边缘计算,可以实现计算任务的本地化处理,减少数据传输的延迟,提高服务质量。
李福昌提到的一个具体案例是在5G网络上进行的基于无线AI赋能调度的实验,结果显示,通过在基站侧引入边缘算力,能够显著降低视频延迟,提高高清视频的比例,并增加视频业务流量。
在推动6G标准化和商用化进程方面,李福昌呼吁通信行业和垂直行业加强合作,共同推进6G技术的标准化和商用化进程。他指出,尽管5G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功,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如成本、能耗、频谱资源等问题。为了更好地为6G的发展奠定基础,需要对5G的痛点进行深入挖掘,找出改进的方向。具体措施包括:
产学研用联合创新:在工信部的指导下,中国联通坚持产学研用联合创新,推动6G技术的持续演进。这不仅需要通信行业的内部合作,还需要与其他垂直行业的协同,如制造业、医疗、交通等,共同探索6G技术的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
全球标准制定:李福昌强调,6G技术的全球化发展离不开全球统一的标准。他呼吁全球范围内的通信企业、研究机构和政府机构加强合作,共同制定6G技术标准,确保技术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为6G的全球成功商用创造条件。
相关文章
- 中国联通APP12.0重磅升级!解锁智能体验新篇章
- 中国联通业界首创大模型能力边界量化基准
- “一带一路”新联通,“网络向新”新突破 中国联通ADC海缆投产
- 体验科技力量 见证冰雪奇缘:中国联通组织“魅力亚冬,与智慧同行” 主题采访活动
- 中国联通国际科技创新大会在港成功举办 宣布成立香港创新研究院 焕新国际品牌
- 中国联通(中东)运营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 中国联通发布AICC产品 助力政务热线新质升级
- 聚焦下一个十年 AI集结再启航 中国联通亮相2024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
- “GSMA-中国联通 Open Gateway全球应用场景设计开发大赛” 正式启动
- 中国联通总经理简勤:深化数字技术融合创新 共筑新质生产力
- 中国联通研究院李福昌:坚持5G-A与6G一体化,打造6G统一技术体系
- 大小模型协同,浩鲸科技中标中国联通政企智能化项目
- 中国联通执“向新之笔” 擘画“8D魔幻之都”数智发展新蓝图
- 中国联通低空经济大会成功举办
- 中国联通精彩亮相2024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 中国联通成立联通数据智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