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人工智能算法论文40%为中国人所写
2018-09-04 11:01:07爱云资讯763
人工智能至今有60余年的历史,最早是1956年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汉诺威镇的达特茅斯会议上,几个科学家探讨用机器模拟人类智能等问题,并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的术语AI。毛军发院士说,近两年推动人工智能成为热门领域的一个重要事件是,2016年谷歌人工智能AlphaGO下围棋赢了人类,其特点是借鉴了深度学习的算法、大数据和先进的计算机。
由于人工智能应用的广泛性,以及诱人的前景,世界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从最先进的美国、欧洲,发展中国家中国、印度、墨西哥,以及非洲国家都在制定国家级的人工智能发展战略。毛院士透露,美国、中国是世界上两个人工智能发展最热的国家,同时,也是对人工智能投入最多,人工智能技术最先进的两个国家之一。
据中国科学院这名院士分析,中国发展人工智能的条件相对较好,主要是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有超级多的大数据,给人工智能的研发提供了很好的大数据基础条件;此外,计算能力和算力也是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优势。国内的超级计算机已经连续多次位居全球第一,虽然有时候被美国反超,都是“螺旋式”反超。
毛军发院士在谈到中国人工智能研究的优势过程中,也提醒国内需要修补的“短板”,清醒看到我国人工智能整体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缺少重大原创成果,在基础理论、核心算法以及关键设备、高端芯片、重大产品与系统、基础材料、元器件、软件与接口等方面差距较大;科研机构和企业尚未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圈和产业链,缺乏系统的超前研发布局;人工智能尖端人才远远不能满足需求;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设施、政策法规、标准体系亟待完善。
比如,近两年来,中国人写了世界上关于人工智能算法论文的40%左右,遗憾的是算法论文数量比较多,世界上最顶尖的算法、核心的算法,以及目前在广泛应用的算法没有中国人发明的,都是以美国的科学家为主。
“当然,对人工智能算法‘短板’的修补需要一个过程。”毛军发院士说,去年我国出台了《新一代人工智能规划》。这个规划的内容非常丰富,其重要目标是在2030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0万亿元。
毛院士建议,面对新形势、新需求,我们必须主动求变应变,牢牢把握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紧扣发展、研判大势、主动谋划、把握方向、抢占先机,引领世界人工智能发展新潮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支撑国家安全,带动国家竞争力整体跃升和跨越式发展。
相关文章
- 红熊 AI 亮相 2025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以技术融合驱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喜马拉雅成独家播客合作平台
- 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求解城市AI基础设施如何高效运行
- 真实世界跃然“屏”上,知天下AI项目斩获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
- 如视携伽罗华P4亮相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以数据基石赋能空间智能行业突破
- 中国联通成功举办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AI+制造”发展论坛
-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首届青年菁英会成功举办,聚焦 AI 学术前沿
- 加佳科技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参与浦东重点项目签约并发布创新技术成果
- 在这里看到数智女性的未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AI女性菁英论坛在沪举办
- 共绘金融支付数智蓝图,中国银联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正式启动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项目
- 智联招聘亮相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首发智联招聘AI版
- 飞桨入选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成果展,百度打造AI产业基础设施“国家队”样板
- 绿算领航・智序共生|天罡智算第二届人工智能与智算发展论坛盛大启幕
- 中兴通讯联合合作伙伴斩获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SAIL奖
- 中兴通讯亮相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算力普惠 AI向实
- WAIC 2025促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安全发展与人类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