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索未来——第三届国际碳足迹创新发展论坛在京成功举办
2025-05-22 16:13:46爱云资讯925
2025年5月16日,由中国建材市场协会主办、北京绿林认证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三届国际碳足迹创新发展论坛”在北京国际饭店圆满落幕。本次会议得到了碳足迹国家创新联盟、北京绿奥诺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北国检(北京)检测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全力协办,吸引了来自产、学、研等领域的300余位代表汇聚于此,共同探讨在 “双碳” 目标下,如何通过创新发展路径推动各产业的绿色低碳转型。
北京绿林认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袁乐乐作为本次论坛的主持人向与会代表的到来表示了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
主持:北京绿林认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袁乐乐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首席科学家 徐华清先生对大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对本次论坛聚焦碳足迹创新、为产业绿色低碳变革凝聚共识的积极作用予以高度评价。他在开场致辞中深刻阐述了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指出碳足迹管理已成为突破国际绿色贸易壁垒、塑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工具。徐华清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最后他呼吁各方深化“三协同”——技术创新、标准互认与国际合作,提出了“以碳足迹为引擎,共同实现零碳未来”的美好愿景。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首席科学家 徐华清
中国建材市场协会书记/秘书长 丁立忠先生作为主办方代表,在致辞期间对与会嘉宾的莅临表示欢迎,随后他从实践角度深入阐释了建材家居行业在“双碳”战略背景下的发展路径与使命担当。他援引数据指出,作为全球最大的建材生产与消费国,我国建材家居产业规模已达7万亿元,拥有22万家规模以上企业,但同时也是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的重点领域,亟需通过绿色供应链重构、低碳技术研发和循环经济模式实现破局。丁立忠透露,碳排放配额收紧机制将强力驱动行业向资源再生利用转型。再生建材、装配式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技术应用已进入快速发展期。针对行业转型痛点,丁立忠呼吁构建多方协同的创新生态,加快构建具备中国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碳足迹管理体系,共同推动建材家居行业双碳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中国建材市场协会书记/秘书长 丁立忠
碳足迹国家创新联盟理事长、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吴义强院士虽因重要科研任务未能亲临现场,但通过云端方式分享了他对低碳产业的深刻洞察。吴院士深入剖析了全球碳治理新格局下中国企业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联建标准、协同创新、赋能绿色金融”的宝贵建议。吴义强指出,当前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和《新电池法规》等政策正在重塑国际贸易规则,碳足迹核算从单一技术问题升级为多维规则博弈。为此,他呼吁加快推动碳核算标准互认,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针对技术突破,吴义强强调数字化与低碳化融合的重要性,以及加快顶层设计的迫切需求。最后他期待本次论坛成为企业携手合作的新起点,共同书写低碳转型的新篇章。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吴义强院士 线上致辞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 田金平先生在以“打造零碳产业园 建设美丽中国”的主旨演讲中,以工业生态学理论为基础,提出“以地定产、以产建碳、以碳优产”的园区转型方法论。他表示,工业园区是新时代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的主阵地,并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案例分析,展示了园区能源基础设施贡献75.2%碳排放的现状,建议通过“存量改造+增量优化”策略,推动小机组热电联产设备升级与可再生能源替代。田金平强调:“零碳园区不是简单的贴标签,而是通过物质流、能量流、碳流的三维解析,找到产业与生态的最优平衡点。”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 田金平
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研究员 柴麒敏先生从全球视野出发,通过详实的数据和深入的分析,揭示了全球碳预算的紧迫性以及碳排放权对产业发展的约束作用。面对国际形式新变化,他强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三个不变"的庄严承诺:国内气候行动力度不减、国际合作努力不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不息。他指出,碳排放权正成为比传统自然资源更为稀缺的发展要素,全球绿色投资规模持续扩大,中国连续十年保持全球最大绿色投资国地位。随后他详细解读了国家在双碳目标下的政策导向,包括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的转变、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扩展等。最后,柴麒敏提出了构建零碳园区、实施重大气候工程等一系列应对策略,以及建立差异化政策支持体系、强化市场机制与技术创新双轮驱动的建议,为产业的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有力的指导。
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研究员 柴麒敏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学院教授 徐润生先生带来了生物质能源在冶金钢铁行业应用前景的深入分析。徐润生指出,钢铁行业作为高载能产业,其碳排放量占全国的16%,面临着巨大的减排压力。他详细介绍了生物质能源在炼铁、炼钢等不同工艺环节的应用场景,并阐述了生物质能源相较于传统化石燃料的优势。同时,徐润生也分享了其团队在生物质能源预处理技术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在首钢等企业的工业化应用案例,展示了生物质能源在钢铁行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巨大潜力。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学院教授 徐润生
在当前国际形势下,美关税政策对中国企业的影响成为关注焦点。中国林产工业协会副会长、北京绿林认证有限公司董事长 吴盛富先生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与会者深入剖析了美关税政策的复杂性及其对中国企业的冲击。他通过具体的数据和案例,揭示了当前贸易壁垒的严峻性,并分享了一系列应对策略。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吴盛富重点推介了绿林认证自主研发的能碳数智化管理平台和碳汇数智化管理平台。他表示作为国内绿色、低碳、可持续领域的认证标杆企业,绿林认证凭借技术创新实力与行业引领地位,荣膺“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及北京市“创新型”中小企业三项荣誉认证。年初问世的两大平台集成碳盘查、减排路径规划、核证报告生成等全流程服务,已为3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及40余家央国企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中国林产工业协会副会长、北京绿林认证有限公司董事长 吴盛富
中国建材市场协会副秘书长 胡国力先生在演讲中聚焦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分享了建材行业在推动绿色建材发展、开展国际合作等方面所取得的进展,阐述了建材行业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未来方向。他指出,建材企业应积极拥抱绿色低碳理念,通过优化生产流程、研发新型绿色建材产品等方式,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同时,胡国力也强调了政策引导和行业标准制定对于推动建材行业绿色转型的重要性。
中国建材市场协会副秘书长 胡国力
亚太贸易协定工商会主席 王燕国先生在演讲中着重探讨了亚太地区在双碳领域的合作与创新发展。他指出,亚太地区作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其双碳进程对于全球气候治理具有关键影响。王燕国分析了亚太地区在技术创新、市场潜力以及合作机制等方面的特点,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他还介绍了亚太贸易协定工商会在推动区域双碳转型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包括定义创新能源规则、搭建数字共享平台、设立亚太气候交易所等。这些行动旨在进一步加强亚太地区在双碳领域的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亚太贸易协定工商会主席 王燕国
亚太贸易协定工商会亚太气候变化委员会的授牌仪式作为本次论坛的重头戏与会举行。该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亚太地区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仪式上,王燕国主席向亚太气候变化委员会许金亮主席、吴盛富副主席、马险峰副主席授牌,象征着各方将携手合作,共同为区域内的绿色低碳发展贡献力量。
亚太贸易协定工商会亚太气候变化委员会授牌仪式
论坛期间启动了“林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研究项目”,该项目由清华大学环境学院与北京绿林认证有限公司联合牵头,旨在建立覆盖竹林、人造板、木制品的全链条碳核算模型,提升中国在国际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这一项目的启动,不仅是对中国绿色低碳发展的有力支持,也为全球林产品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与北京绿林认证有限公司林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研究项目启动仪式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与北京绿林认证有限公司林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研究项目启动仪式
作为本次大会的一大亮点,“零碳会议”成为大会的关键词引发全场热议。从筹备之初到成功召开,主办方全程践行“碳中和会议”标准,依托绿林认证自主研发的“能碳数智化管理平台”,对参会人员的交通、住宿、会场用电等碳排放数据进行精准采集与核算,并通过中广核惠州港口一期25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产生的CCER(编号:粤风电 A21000323),实现了24吨碳排放的全额抵消。
会议现场,北京绿色交易所总经理 张若琰女士向北京绿林认证有限公司董事长 吴盛富先生颁发了《碳汇购买凭证》,随后,由吴盛富董事长向中国建材市场协会副秘书长胡国力先生颁发了《零碳会议证书》。仪式不仅为论坛的上午半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更彰显了中国建材市场协会作为会议主办方,在推动行业发展、促进国际合作方面的积极作为和重要影响力。
北京绿色交易所总经理张若琰女士向北京绿林认证有限公司董事长吴盛富先生颁发《碳汇购买凭证》
北京绿林认证董事长吴盛富先生向中国建材市场协会副秘书长胡国力先生颁发《零碳会议证书》
在 “双碳” 目标的时代浪潮中,第三届国际碳足迹创新发展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是一次行业智慧的碰撞,更是中国向全球传递绿色发展决心的重要窗口。这场汇聚政产学研力量的盛会,以碳足迹管理为支点,撬动起产业变革的无限可能,而北京绿林认证有限公司的深度参与,更让人们看到中国企业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责任担当与创新力量。
作为国内绿色认证领域的领军者之一,绿林认证以 “一次认证,终身服务” 为核心理念,构建起贯穿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其业务覆盖林业、建材、钢铁等多个高碳行业,提供从产品碳足迹认证、碳中和认证到碳盘查、碳资产管理的 “五位一体全景化碳管理服务”。值得关注的是,绿林认证不仅是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的权威第三方机构,更凭借区块链溯源、AI 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创新,开发出能碳数智化管理平台,为 30 余家世界 500 强企业及 40 余家央国企定制低碳解决方案,成为亚马逊、宜家、苹果等国际巨头的绿色审核合作伙伴。
此次论坛中,绿林认证以 “零碳会议” 的实践树立行业标杆 —— 通过精准核算会议全流程碳排放,并依托海上风电 CCER 实现 24 吨碳抵消,将抽象的碳中和目标转化为可落地的行动范本。这一成果背后,是其深耕绿色认证二十余年的技术积淀:作为 SCS Global 在大中华区的独家战略伙伴,其认证体系获得美、欧、日等多国互认,深度参与波音生物燃料认证、星巴克可再生包装体系等国际项目,成为连接中国低碳实践与全球标准的桥梁。
从林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研究项目的启动,到亚太贸易协定工商会气候变化委员会的授牌,绿林认证始终以 “创新 + 国际合作” 双轮驱动,推动中国在碳核算标准、低碳技术应用等领域的话语权提升。正如绿林认证吴盛富董事长在致辞中的金玉良言:“碳中和不是终点,而是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在全球绿色转型的关键节点,以绿林认证为代表的中国企业,正以专业化、国际化的服务,将碳足迹创新的 “星星之火”,燃成产业变革的 “燎原之势”,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全球生态共同体,书写属于中国的绿色答卷。
相关文章
- TÜV莱茵为BOE(京东方)液晶显示面板颁发ISO 14067产品碳足迹核查声明
- 江苏藻链生态与赐百年联手制定微藻碳足迹国际标准
- TÜV南德授予长虹美菱组织温室气体核查声明和产品碳足迹核查声明
- 达科电子LED全彩显示屏获TÜV南德产品碳足迹核查声明
- 长虹塑料获TÜV南德大中华区首个反射器产品碳足迹核查标志
- TÜV莱茵为上汽乘用车MG4车型颁发整车碳足迹核查声明
- 西古光通室外光缆产品顺利通过CNAS碳足迹认证审核
- 海信激光电视获颁TÜV莱茵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证书 再树低碳发展标杆
- CCUS科技公司清捕零碳获得国内首张固碳商混碳足迹证书
- 国际首个权威认证!洲明LED显示屏荣获TUV南德碳足迹证书
- 维谛技术(Vertiv)发布数据中心碳管理平台V-DCCM,实现碳足迹的全方位监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