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即国力,比克电池如何为AI时代“蓄能”
2025-06-04 14:07:07爱云资讯1205
从车路协同破解出行困局,到AI医生实现千万级问诊,再到智能工厂的全球零时差协同——人类正加速迈入以算力定义生产力的“智算纪元”。2024年,央视和国资委联合制作的《大国基石》系列纪录片第三期《算力引擎》中明确提出,“算力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新质生产力,更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随着AI大模型训练算力需求呈指数级攀升,全球数据中心正经历结构性变革。单机柜功率密度显著提升,由此衍生的电力安全隐患日益凸显——瞬时断电可能导致正在训练的千亿参数模型数据丢失。电池备份单元(BBU)作为保障设备持续运行的核心组件,正加速成为数据中心的“标配”。其功能是在电网中断时提供毫秒级备用电源,弥补传统UPS(不间断电源)响应速度慢、能源损耗大、体积庞大等固有缺陷。
BBU需要电池具备快速响应能力和高倍率放电能力,以满足AI服务器毫秒级功率骤增需求;同时要求高温条件下具备长循环寿命,在高频次充放电场景下,通过降低更换频率压缩维护成本。由于BBU采用分布式部署模式嵌入机柜,电池需在体积微型化的前提下实现较大的能量密度。而数据中心的密集部署环境,也进一步对电池提出抗振动、防热失控的安全要求,确保长期运行可靠性。
传统方形电池因内阻高、散热差、定制化成本高难以胜任,而圆柱电池通过全极耳技术实现了性能跃升,凭借技术特性、安全结构、标准化规模生产与场景适配的多重优势,成为BBU“刚需解”。
具体来看,全极耳结构可使电池内阻降至5mΩ以下,温升大幅降低,放电能力、循环寿命等关键指标成倍提升,现有产品能量密度最高可达到270Wh/Kg。而圆柱电池不仅组装灵活,具备天然散热优势,更可依托18650/21700型号的成熟供应链,快速切入BBU这一高增长市场,正式开启“第二增长曲线”。
AI 服务器功率显著提升,其BBU需求量达传统服务器的10倍以上。据了解,英伟达GB200机型已支持选配BBU,GB300及后续机型则将BBU纳入标配,高倍率小圆柱电池在BBU场景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东吴证券预测,该类需求有望从2023年的3亿颗增长至2030年的20亿颗,市场空间十分广阔。
聚焦AI算力时代对BBU的极致要求,以比克电池为代表的全极耳圆柱先行者已率先展开深度布局。比克第一代BBU电池,采用高镍+硅体系,支持85W放电90~120s,温升低于40℃,具备优异的热安全性能,可满足现有BBU的需求。在全极耳技术的加持下,以比克INR1865-25D和INR2170-25B两款全极耳电池为代表的第二代BBU电池,支持100W放电90-120s,温升低于30℃,全生命周期可通过热失控测试,适应未来高算力AI领域。面向更高算力的数据机房需要。未来,比克21700-5.0Ah全极耳产品将进一步突破性能边界,支持125W放电90-120s,更加安全可靠。凭借高瞬时放电能力、优秀的环境适应性和超长使用寿命的产品优势,比克在BBU高倍率电芯领域已抢占发展先机。

BBU市场的爆发式增长为圆柱电池行业开辟了全新的增长空间,而全极耳技术作为驱动这场变革的核心引擎,正重塑行业竞争格局。凭借领先的技术创新实力与前瞻性的产能布局,中国企业在全极耳圆柱电池的技术研发与规模化应用上持续发力,为BBU领域的能源需求提供更高效、更可靠的解决方案,稳步占据行业变革的主动权。
相关文章
- 兰洋科技上合组织论坛发表专题分享,全球液冷布局引领绿色算力未来
- MWC 2025现场直击——维谛技术(Vertiv)AI算力基建“全明星阵容”,破解智算时代核心挑战
- 电子科技大学 鲲鹏昇腾科教创新孵化中心揭牌,打造中国算力生态“成电范式”
- AI算力竞赛白热化:权威机构评选全球GPU云七大新兴独角兽
- 算力赋能营销革新,东信云与华为云签约共建多模态大模型应用标杆
- 维谛技术(Vertiv)360AI全链热管理解决方案:破解“超跑级”算力挑战
- AI算力新篇章:云天励飞抢滩推理时代,开启广阔“芯”蓝海
- 算力项目下半场:软件如何实现 “1+1>2”
- 九章云极推出支持下一代超级AI的强化学习云平台 刷新AI算力使用效率
- 工信部力推!远东股份凭高速铜缆抢占“算力基建”新高点
- 创邻科技「灵机」一体机:单CPU驱动千亿大模型,开启普惠AI算力新时代
- 太空算力时代开启!工业富联等产业链龙头受益
- 从标准制定到应用落地,天翼云全面发力算力互联互通
- 大模型性能提升带动算力需求激增,港股AI标的下半年仍是“最佳配置”
- 英伟达新一季财报再创新高,微美全息筑牢AI算力根基开拓百亿市场!
- 优刻得算力上新!2300+高电机柜已就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