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器学习(ML)和自然语言处理(NLP)年度大盘点机器学习(ML)和自然语言处理(NLP)年度大盘点2021 年,ML 和 NLP 领域取得了很多激动人心的进展。在 Sebastian Ruder 的最新博客《ML and NLP Research Highlights of 2021》中,他介绍了自己认为最具有启发意义的论文和研究领域。3年前526
  • 图灵奖得主Yann LeCun最新访谈:人工智能面临的三大挑战图灵奖得主Yann LeCun最新访谈:人工智能面临的三大挑战在最近一次访谈中,Meta AI 人工智能先驱 Yann LeCun 点出了下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三大主要挑战。Yann LeCun(杨立昆)出生于 1960 年,他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工智能研究者之一。20 世纪 80 年代,LeCun 参与了卷积神经网络的发明,在 AI 领域低潮时期坚持了这一方向,并贡献了工程实践成果,推动了人工智能图像分析技术的突破。3年前1413
  • 现实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干预信号灯可以明显提升交通效率现实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干预信号灯可以明显提升交通效率通常情况下,交通灯会根据预先确定的规则和嵌入在道路上的感应环传感器来改变颜色。然而,根据新的研究,使这些灯变得人工智能化可能会使交通流更快、更顺畅。这项研究是作为德国KI4LSA项目的一部分进行的--它由德国联邦交通和数字基础设施部资助,并包括几个合作伙伴组织。3年前1169
  • 自动驾驶区域超1000平方公里,AutoX领跑RoboTaxi落地自动驾驶区域超1000平方公里,AutoX领跑RoboTaxi落地1月28日消息,中国RoboTaxi领先企业AutoX(安途)正式宣布自动驾驶区域总计超过1000平方公里,为中国最大自动驾驶范围,展现其RoboTaxi服务迈出大规模落地的坚实一步。3年前1431
  • 阿里 BladeDISC 深度学习编译器正式开源阿里 BladeDISC 深度学习编译器正式开源随着深度学习的不断发展,AI模型结构在快速演化,底层计算硬件技术更是层出不穷,对于广大开发者来说不仅要考虑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场景下有效的将算力发挥出来,还要应对计算框架的持续迭代。深度编译器就成了应对以上问题广受关注的技术方向,让用户仅需专注于上层模型开发,降低手工优化性能的人力开发成本,进一步压榨硬件性能空间。阿里云机器学习PAI开源了业内较早投入实际业务应用的动态shape深度学习编译器 BladeDISC,本文将详解 BladeDISC的设计原理和应用。3年前1293
  • 突破1000平方公里 AutoX落地中国最大自动驾驶区域突破1000平方公里 AutoX落地中国最大自动驾驶区域1月28日消息,中国RoboTaxi领先企业AutoX(安途)正式宣布自动驾驶区域总计超过1000平方公里,为中国最大自动驾驶范围,展现其RoboTaxi服务迈出大规模落地的坚实一步。3年前1250
  • 同盾科技“云原生”重大突破,面向全球开源首款云原生缓存技术产品同盾科技“云原生”重大突破,面向全球开源首款云原生缓存技术产品在云原生如火如荼发展的今天,云原生技术已然遍布了互联网的各个应用场景,越来越多的科技公司也开始布局云原生系统。2021年底,同盾科技面向全球首次开源了td-redis-operator产品3年前1035
  • 赋能智能制造,海伯森线光谱共焦传感器破题3D视觉检测赋能智能制造,海伯森线光谱共焦传感器破题3D视觉检测相对于2D视觉,3D视觉的技术门槛更高,涉及光学、结构、散热等跨学科领域,再加上芯片、算法构成的复杂系统设计,需要足够的时间投入和高技术人才培养。作为国内高端智能传感器生产制造商,海伯森经过两年多的技术攻关,正式推出了全国首台 3D线光谱共焦传感器HPS-LCF1000。3年前877
  • 百分点感知智能实验室:计算机视觉理论和应用研究百分点感知智能实验室:计算机视觉理论和应用研究计算机视觉(ComputerVision,CV)是人工智能的一个领域,它与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共同成为人工智能最重要的三个核心领域也是应用最广泛的三个领域。计算机视觉使计算机和系统能够从数字图像、视频和其他视觉输入中获取有意义的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采取行动或提出建议。如果人工智能使计算机能够思考,那么计算机视觉使它们能够看到、观察和理解。3年前910
  • 科技部公布“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腾讯自动驾驶仿真平台提供助力科技部公布“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腾讯自动驾驶仿真平台提供助力科技部陆续公布了“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立项信息,由长安大学联合腾讯等单位申报的新能源汽车专项“自动驾驶仿真及数字孪生测试评价工具链”项目获批立项,成功入选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3年前624
  • 声网推出3D空间音频 模拟声源位置+空气衰减实现元宇宙的“声临其境”声网推出3D空间音频 模拟声源位置+空气衰减实现元宇宙的“声临其境”声网近期发布了“Metachat 元语聊”、“MetaKTV”解决方案,致力于提供一种全新的元宇宙互动社交、K 歌方式,其中都提到了“3D 空间音频”这项核心技术,对提升玩家沉浸感与听觉体验发挥了关键作用。我们也收到了很多开发者的咨询,今天将为大家带来声网 3D 空间音频的技术揭秘,揭晓这项技术的核心功能点以及背后的技术原理。3年前620
  • 百度研究院2022年十大科技趋势出炉:大模型位列榜首,发展趋向实用化百度研究院2022年十大科技趋势出炉:大模型位列榜首,发展趋向实用化1月25日,百度研究院发布2022年十大科技趋势预测,在高速变化、充满未知的科技世界中,探寻更具确定性的价值与方向。此次上榜的十大科技趋势涵盖了AI核心技术、交叉学科与跨领域研究、AI的产业及社会价值三个层面,包括预训练大模型、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应用于科学研究)、基于AI的生物计算、隐私计算、量子软硬一体化、自动驾驶、深空探测、人机共生、绿色AI和普惠AI等领域。3年前1261
  • 喜马拉雅论文被ICASSP 2022收录 受邀展示自研跨语言语音合成技术喜马拉雅论文被ICASSP 2022收录 受邀展示自研跨语言语音合成技术喜马拉雅自研的跨语言语音合成创新技术论文被2022年IEEE国际音频、语音与信号处理会议(2022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coustics, Speech, and Signal Processing,ICASSP 2022)收录,并受邀于今年5月在新加坡举办的会议上向全球展示相关技术成果。3年前1178
  • IBM:2022 年 AI 五大预测IBM:2022 年 AI 五大预测2022年,疫情和供应链危机这类不利的因素将持续存在,AI领域将会涌现出各种新的用例和创新,以应对各项挑战,例如取得消费者对 AI 的信任,应用先进技术解决气候变化带来的问题等。基于此,IBM 专家团队针对 AI 做出以下五大预测。3年前540
  • 类脑计算技术领域领导者灵汐科技加入龙蜥社区类脑计算技术领域领导者灵汐科技加入龙蜥社区灵汐科技基于类脑计算存算一体、众核并行、异构融合的创新架构,成功研发出业内首创、且极具商用价值的自研 AI 类脑芯片领启TMKA200,并构建了基于 KA200 的产品体系,如类脑计算板卡、类脑模组、类脑服务器以及相关软件工具链和系统软件,产品可广泛应用于云端和边缘端的 AI 应用场景以及脑仿真与脑科学研究。3年前637
  • 当思想与机器融合:脑机接口与人类的现在、困境与未来当思想与机器融合:脑机接口与人类的现在、困境与未来当眼动追踪应用于捕捉受试者的视觉信息,脑电相关设备记录研究者的头皮表面神经活动……人的身体作为感知的媒介正愈发参与到人机交互的传播过程中。当思想与机器深入融合,通过人脑思想进行交流对话或成为更为便捷的方式,但技术对人的渗透,是否也在不断侵蚀着人的主体性、带来伦理困境?3年前1139
  • 智能千变模板在人工智能里的重要性智能千变模板在人工智能里的重要性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比较快,但是由于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和云计算在技术体系结构上具有较多的重合(都是以分布式存储和分布式计算为基础),所以不少高校会选择开设大数据专业,以及云计算专业,单独设立人工智能专业的高校并不算多。从目前云计算和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情况来看,人工智能专业的就业前景还是比较广阔的。3年前745
  • 聚焦眼疾病筛查与人工智能!厦门眼科中心成功举办中英国际学术研讨会聚焦眼疾病筛查与人工智能!厦门眼科中心成功举办中英国际学术研讨会由厦门眼科中心主办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中英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筛查人工智能研讨会(NSFC-BC)在中国厦门举行。3年前1156
  • 千方科技孙亚夫:实现高级别自动驾驶,需要车路协同技术和产业化赋能千方科技孙亚夫:实现高级别自动驾驶,需要车路协同技术和产业化赋能要实现汽车的高级别自动驾驶,首先必须有数字化的汽车,其次数字化的汽车应该走或适配数字化道路。作为国内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技术路线的发起者之一,千方科技对车路协同现阶段技术路线有着自己的洞察和研判。孙亚夫认为,单车智能和车路协同不是对立关系,车路协同的价值是为自动驾驶汽车提供了更好的道路支撑,能够让自动驾驶更加安全和便捷。3年前1353
  • 百分点科技:声纹识别技术发展及未来趋势研究百分点科技:声纹识别技术发展及未来趋势研究许多智能语音技术服务商开始布局声纹识别领域,声纹识别逐渐进入大众视野。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在产业内的不断渗透,声纹识别的市场占比也逐年上升,但目前声纹识别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还有很多。本文中,百分点感知智能实验室梳理了声纹识别技术的发展历史,并分析了每一阶段的关键技术原理,以及遇到的困难与挑战,希望能够让大家对声纹识别技术有进一步了解。3年前694

头条文章

更多>>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免责声明|会展频道

冀ICP备2022007386号-1 冀公网安备 13108202000871号

爱云资讯 Copyright©2018-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