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全球对话:机遇与挑战均无处不在
2018-09-18 15:46:45AI云资讯1028
数据显示,到2022年,人工智能企业的市场估值将达到3.9万亿,这一充满创新和突破性的技术预计将对社会各行业及个人产生巨大影响。
在世界经济论坛与腾讯联合举办的“人工智能的全球对话”沙龙上,腾讯网副总编辑、首席主持人陈晓楠与来自中国及海外的学者、企业家及投资家共议这一技术可能带来机遇与挑战。
风险投资家从宏观层面看到了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产业变革。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合伙人周逵说,当人工智能时代来临,“所有的东西都可以数据化、可以运算和连接,并且随后的智慧放在云端,为人所用”。
这也使得“社会集体大脑”变得可能,交通、医疗、安全及教育等诸多领域都将发生变化。周逵表示,拥有“专业能力的智慧积累可被每个人调用,高效提供普遍服务”这一特征的行业,就可能被人工智能进行较大改造。
例如在教育行业,知识与教学技巧能够通过积累分析形成高质量内容,适配学生特质实现个性化教学,机器也可以感知管理一对一教学的过程。
再以医疗为例,机器能够积累知识,降低培养医生的难度,提升诊疗的基本准确性。与周逵持有类似积极态度的,还有东软集团董事长刘积仁。
刘积仁表示,“人工智能的目标是让差的医生变得更好,让好的医生变得更多,让好医生的方法论变成算法,将它们的最好的经验和最佳的实践应用到偏远和贫穷地区”。
东软在医疗软件解决方案上颇有名气,刘积仁认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能够提高医疗体系的运营效率,降低成本。
而金融科技创业者则看重了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乐信集团首席执行官肖文杰表示,无论在前端获客、资质审核、反欺诈机制,还是贷后管理和催收都可以用到人工智能技术。
这位金融科技领域的创业者说,中国最早被信息化的行业是金融业,但是沉淀的数据未被很好挖掘。肖文杰表示,中国征信体制不够发达,金融供给不平衡,人工智能可以在判断个人信用和建立反欺诈机制方面发挥作用。
但有一点需要注意,部分人群对人工智能存在误解:误将数据与人工智能混为一谈。美国数据分析公司Splunk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Doug Merritt表示,数据不是人工智能,“数据是‘氧气的供应’”,利用数据来解决问题才是人工智能。
Merritt表示,数据的作用在于帮助人们发展新的技能,学习新的技术,并帮助人们做新的事情,快速进入新的领域。
Splunk是一家企业互联网公司,其产品能实时收集并索引机器数据,并帮助用户挖掘数据中的价值。
风险投资家与企业家都颇为乐观,但计算机科学学者对于这一新技术可能带来的伦理问题表示担心。英国巴斯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乔安娜·布莱森说,要对社会负责的是人本身,而不是不断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
“人工智能本身是无法担负责任的”,布莱森表示,“例如无人驾驶汽车无法承担责任,要担负责任的是人”。她提醒,如果放任伦理在技术中的缺失,可能出现严重后果,“要知道,人故意去做诈骗是很丢人的,但机器就无所谓”。
这位计算机学者同时认为,人工智能使得技术公司更加强大,改变了从前的社会力量构成,因此社会也要让技术公司负起责任来,“人工智能曾经是玩具,现在是改变世界的工具”。
相关文章
- 伟创力发布全新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平台,部署速度提升高达30%
- 英伟达AI服务器8年来能耗飙升了100 倍,世界还能否满足人工智能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
- 全球最大的L4无人货运车辆集采结果公示,中国邮政以人工智能重塑全球邮政发展新范式
- 微软人工智能部门宣布推出首款自研图像生成器
- 2026广州国际数智装备与人工智能展览会新闻发布会在穗成功举办
- 2026广州国际数智装备与人工智能展览会新闻发布会在穗成功举办 聚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数智产业盛会
- 软银豪掷54亿美元投资人工智能机器人
- 特赞科技携“创意可计算性:设计人工智能”展区亮相2025 世界设计之都大会
- 汽车之家亮相2025云栖大会 持续丰富“人工智能+汽车”生态内涵
- 神眸进驻全球首家人工智能6S店,共创智能守护新未来
- 全学科AI通识课实践落地!首批覆盖65+专业!山东科技大学联合青软集团打造「人工智能素养课」
- 全国首家人工智能6S店落地深圳龙岗,华秋电子携手CSDN开启AI智能产业服务新业态
- TEDIA 智能调饮:以自动化与数字化筑基,携手伙伴共创“人工智能+”新生态
- 2025 PT展|中国联通构建普惠人工智能体系,让人工智能更简单
- 联想亮相第十一届亚洲教育装备博览会暨人工智能教育大会 展示AI赋能教育新成果
- 亚信科技连续入选Gartner通信人工智能全球魔力象限“领导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