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海龙:以科技赋能红星路小学项目,彰显模块化建筑实力

2025-07-18 18:22:20爱云资讯1827

在建筑业智能化、工业化转型过程中,中建海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海龙”)依托其模块化集成建筑技术(MiC),受到行业关注。7月9日至10日,以红星路小学国际部校区综合楼扩建项目为样板,合肥市接连迎来经验交流、省级调研、行业观摩三场活动,共同聚焦模块化建筑集成技术(MiC)技术。

模块化建筑集成技术(MiC)是中建海龙技术体系的核心。该技术将建筑按功能拆分为完整空间模块,在工厂内完成结构、管线、内装等系统的集成。中建海龙安徽基地副总经理刘新伟指出,MiC将建筑按功能拆分为完整空间模块,在工厂高度集成结构、管线、内装等系统,现场进行高效组装,使集成度大幅提升,实现快速建造、绿色低碳、智慧集成,是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在红星路小学国际部校区综合楼扩建项目中,该技术的应用使项目装配率达到90%以上,工厂生产的模块精度为现场组装提供了基础。

模块化建造的效率在庐阳区得到体现。7月9日,合肥市装配式模块化建筑现场交流会在此举行,会议聚焦模块化建造带来的效率提升。庐阳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牛欣松提供的数据显示,区内多所采用模块化技术的建筑,结合BIM技术和智慧工地系统,缩短了工期,减少了现场建筑垃圾。合肥市城乡建设局总工程师李祥披露,2024年合肥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比46.9%,产业链产值近千亿元,模块化技术在其中发挥了作用。

7月9日下午,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尹宗军带队调研红星路小学项目,考察装配式模块化建筑及“中国建造(安徽)互联网平台”的应用情况,对项目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将其定位为安徽省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可复制样板”。该项目通过省级互联网平台实现设计、生产、施工、监管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指挥中心整合无人机航拍、环境监测、人员考勤等数据,BIM技术应用于工厂生产和现场安装,工厂MESS系统追踪构件全生命周期,现场采用AI智能灌浆、扬尘噪声监测等技术保障工程品质。

中建海龙的技术在推广应用方面具有潜力。中建海龙安徽基地副总经理刘新伟在主题报告中介绍了公司的模块化产品体系及创新实践。庐阳区计划将模块化模式推广至保障房、应急设施等领域,这意味着中建海龙的技术可能在更广泛领域得到应用。

相关文章

人工智能技术

更多>>

人工智能公司

更多>>

人工智能硬件

更多>>

人工智能产业

更多>>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免责声明|会展频道

冀ICP备2022007386号-1 冀公网安备 13108202000871号

爱云资讯 Copyright©2018-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