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懈的“精度”的挑战者——济南圣达建业量具
2025-07-22 17:28:49爱云资讯1717
他们不追逐风口,却在细分领域打磨出世界级技术,
他们隐身于流水线深处,却挣破了层层封锁的铁链,
他们蛰伏于聚光灯背后,却照亮了中国智造的新纪元。
这样的企业,你知道多少?
作为产业新生态的链接者,因大联科推出《智造进化论——看见100个隐形冠军》系列,从自身在服务的企业中寻找100家“专精特新”制造业企业 ,讲述他们如何以“慢即是快”的定力,在无人知晓的赛道浇筑中国制造的底气,进化出中国智造的双翼。
本期,我们采访的就是这样一家“匠人”企业,全国精密测量的四驾马车之一——济南圣达建业量具有限公司。他们深耕精密量规这一细分领域,以国家标准为最低要求,不断向更高“精度”发起挑战,致力于让中国制造的测量精度,成为全球工业的黄金标准。
本期,我们走进这座“隐形冠军”位于中南高科济南中德产业园的工厂,采访其总经理刘建业先生:看他们如何定义量具界的中国标准;如何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产业升级期,专注打磨丈量世界的“国之重器”;又如何以微米级的突破,让中国智造在全球工业精度赛道上刻下自己的坐标。
【对话正文】(视频见“因大联科”视频号)
因大联科:圣达建业是如何确定专注高精度量具这个方向的?能否分享一下企业的发展历程?
刘建业:我们企业成立于2009年,最初和行业内大多数企业一样,主要承接代工订单,以产量为导向。那时的产品同质化严重,企业间陷入低价竞争的恶性循环。直到一次客户送检经历彻底改变了我们的发展轨迹。当时,一位重要客户将我们的产品送到计量机构检测,反馈说:"你们的产品虽然符合国标,但与国际标准存在明显差距。"这句话像一记重锤,让我们意识到,单纯追求产量没有未来。
经过半年多的市场调研和技术评估,我们决定放弃低端市场,专注于高精度量具的研发生产。这个转型决定并不容易,意味着要放弃熟悉的客户群和生产线,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技术改造。但我们认为,"精度就是生命",这个方向值得坚持。事实证明,当我们把产品精度从0.003mm提升到0.001mm时,市场给了我们最好的回报。
因大联科:转型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企业是如何克服的?
刘建业:最大的挑战来自三个方面:技术、人才和内部阻力。首先,技术上我们要突破材料、工艺等多重瓶颈;其次,需要引进和培养高端技术人才;最重要的是,内部员工特别是老员工的观念转变。
记得转型初期,我们召开全员大会宣布战略调整时,现场一片沉默。很多老员工不理解为什么要放弃熟悉的业务,甚至有技术骨干选择离开。那段时间压力特别大,但我们坚持认为,只有经历阵痛才能实现真正的蜕变。我们一方面加大研发投入,另一方面积极引进专业人才,同时为员工提供培训机会。经过两年的努力,团队逐渐达成共识,企业也开始走上正轨。
因大联科:目前主要服务于哪些行业客户?产品在市场上有何独特优势?
刘建业:经过多年发展,我们的产品现在已经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核电、风电、汽车制造等领域。在航空领域,我们为飞机紧固件提供测量解决方案;在汽车行业,我们的产品不仅满足国内需求,还出口到外资车企;在能源领域,风电设备制造商也是我们的长期客户。
我们的产品主要有三大优势:第一是精度高,部分产品精度达到0.001mm,超过国内同类产品;第二是稳定性好,产品经过严格的全参数测试;第三是服务响应快,我们可以提供"终身校准服务"。特别是在售后服务方面,我们建立了专门的团队,确保客户在使用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都能及时解决。
因大联科:与国外竞争对手相比,圣达建业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刘建业:与德国、日本等国际品牌相比,我们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响应能力,我们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定制化开发;二是不断提升的产品精度,我们的研发团队持续进行技术攻关;三是更具竞争力的价格,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我们的产品性价比更高。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售后服务体系。很多国外品牌在中国市场只提供有限的服务,而我们可以提供"终身校准服务",定期为客户的设备进行精度校准和维护。这种长期陪伴的服务模式,让我们赢得了客户的信任。
因大联科:在技术创新方面,企业有哪些具体举措?未来有哪些发展规划?
刘建业:技术创新是我们的核心战略。
未来五年,我们计划重点做好三件事:第一,继续提升产品精度,目标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第二,加强产学研合作,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更紧密的联系;第三,培养更多技术人才,特别是高精度测量领域的专业人才。我们的终极目标是成为"中国精度标准的制定者"。
因大联科:对当前行业发展有何看法?企业将如何应对市场变化?
刘建业:当前精密测量工具行业正面临三大趋势:一是智能化、数字化加速发展;二是对高精度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三是国产替代进程加快。我们既要抓住机遇,也要应对挑战。
我们的应对策略是:在技术上持续创新,在服务上精益求精,在市场上深耕细作。特别要抓住国产替代这个历史机遇,为国内客户提供更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同时,我们也在积极拓展国际市场,让"中国精度"走向世界。
【结语】
在精密测量工具这个看似普通的行业里,济南圣达建业从最初的跟跑者,到如今的领跑者,这家企业的成长轨迹印证了一个真理:在制造业领域,专注和坚持永远是最宝贵的品质。正如刘建业所说:"我们不追求规模最大,但一定要做精度最高的企业。"
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的关键时期,圣达建业的故事给我们带来了深刻启示,只有坚持工匠精神,追求极致品质,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家企业的突围之路,或许正是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一个生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