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量产前夜,科技龙头锚定工业场景打通AI落地“最后一公里”
2025-08-14 16:09:36爱云资讯1637
近日,机器人赛道迎来重磅政策,引发市场广泛关注。据了解,杭州市司法局发布公开征求《杭州市促进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意见的公告,通过制度设计规范发展秩序、优化产业生态、强化要素保障,全面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值得一提的是,《条例》提到,促进具身智能机器人在工业制造、农业生产、医疗健康、教育培训、特种作业、公共安全等重点领域场景的应用推广。
联想作为有代表性的中国科技龙头企业,在机器人领域做了多年布局,涵盖了产品开发、技术创新和应用场景等多个方面,这为联想集团持续的业绩增长打下了基础。
具身智能加速落地
当前,人形机器人正处于产业化的关键时刻,各行业龙头纷纷入局,持续推动技术创新与应用场景扩展。大摩认为,中国正在引领全球机器人产业的新一轮变革,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也是全球55%机器人产品的生产基地,去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470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40%。
根据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大会数据,我国2024年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27.6亿元。随着2025年各大厂量产,到2029年,产业加速规模化发展,应用场景渗透,有望达到750亿元,2024-2029年复合增长超过90%,占据全球市场的32.7%。
中国机器人市场的主导地位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政策支持、入局者不断增加及AI大模型赋能共同推动行业加速发展。目前,国内人形机器人产品各具特色,在智能化和运动控制等关键产品特性上已经展现出了较强的竞争力,并快速推进其量产节奏。
政策层面,国内人形机器人政策体系已形成“国家战略引领+地方协同推进”的驱动格局,重点围绕技术攻关、产业布局、应用场景拓展及生态构建展开。国家层面提出政策框架,各地密集出台政策支持机器人行业发展。例如北京、上海、广东、山东等多地纷纷响应国家政策,结合自身产业优势和资源禀赋,出台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人形机器人发展政策。北京凭借丰富的科研资源和人才优势,重点支持人形机器人在人工智能算法、人机交互技术等方面的研发,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打造创新高地;上海依托先进的制造业基础,聚焦人形机器人的关键零部件制造和系统集成技术创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深圳则利用其完善的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在人形机器人的传感器、芯片等关键领域发力,促进产业快速发展。
市场层面,整体呈现出强劲增长态势,国内机器人厂商于均发布了最新机型,头部企业基本全部具备双足机器人的开发能力,并且在尺寸、自由度、负载等参数上均实现跨越式进步。据IDC报告,中国工业用户认可机器人应用价值,对未来的投资意愿明确,对人形机器人应用持积极态度,市场欢迎新技术产品的突破和应用。从机器人厂商选择来看,用户会重点考虑的因素主要有机器人产品易操作、配套软件能力、机器人性能满足要求、售后服务能力、机器人易集成等。
东吴证券认为,2025年是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全球产业链正加速迈向商业化落地。太平洋证券指出,工业级人形机器人进入量产前夜、资本向核心部件本土化聚焦、金融工具深度赋能技术转化。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核心任务仍是突破“卡脖子”部件、避免低端内卷,向“高精度-高柔性-高智能”方向升级,夯实全球智造领导力根基,万联证券建议关注具备市场优势、业绩确定性较强的龙头公司。
联想晨星机器人系列产品加速量产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进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阶段,在需求回暖、政策持续发力及产品性能不断提升的催化下,我国机器人长期向好趋势不改,国产品牌的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硬件厂商、AI算法公司、场景服务商均可受益。作为智能设备领域的领军企业之一,联想集团在人形机器人和智能化服务领域也进行了多年深入布局。
联想集团凭借其在智能设备领域的深厚积累和技术优势,积极投身于人形机器人的研发和推广工作,其自研的联想晨星机器人产品,专为工业应用提供更高效、更智能的解决方案。
目前,联想集团晨星机器人已推出了 X1、S1、Q1,D1等产品,今年联想集团推出的晨星足式机器人GS,这款机器不仅在外观设计上斩获了工业设计领域的权威大奖—德国IF产品设计奖和红点奖,在具体应用方面,联想晨星足式机器人GS是业界第一款可搭载大自重通用协作机械臂的足式机器人,可行走最大负载大于100kg,重复定位精度在正负5cm以内,已相当于轮式机器人的定位水平。
在工业机器人领域,联想集团致力于打造高效、智能的生产线解决方案。通过先进的人形机器人技术,联想集团为制造业客户提供了一系列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设备和解决方案,帮助客户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联想集团志在让机器人理解、走进工厂和千行百业,打通AI应用落地“最后一公里”,真正实现AI机器人“硬控”工厂那一天。例如,针对工业巡检场景,联想集团以晨星机器人代替人工巡检,可为高风险、高难度以及长耗时连续作业的任务提供可靠支持。晨星智能巡逻系统的核心优势之一在于其自动化与智能化的深度融合,通过感知系统、主动推理和自主决策技术,机器人能够不仅“看得见”周围环境,还能“看得懂”并快速反应。
联想集团已经成功孵化出一系列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前沿科技成果。例如,灵巧手模拟人类手部的精细动作,能够实现对各种复杂形状物体的稳定抓取和操作,在医疗手术辅助、危险环境作业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eVTOL飞行器融合了先进的电动推进技术和智能飞行控制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城市空中交通、应急救援等场景。
多家机构发布评级报告,看好联想集团后续市场表现。东吴证券预计联想集团各项业务将持续受益于AI浪潮,推动公司业绩稳健增长。太平洋证券认为联想集团拥有完整的产业链,人形机器人作为一个“硬件设备”联想入局是趋势使然,看好其发展潜力。摩根大通发布研报称联想在服务器业务方面也持续增长,也获得许多新订单,给予联想集团目标价13港元,重申“增持”评级。
当下,国内外产业端迎来密集催化,产业潮起入局者明显增多,人形机器人已进入技术集中突破和应用落地的关键发展阶段,在企业加速智能化的转型过程中将展现出重要的价值。而拥有晨星机器人系列的联想集团,凭借研发与算力优势,自研机器人产品落地普及进程正加速突破,为其业绩增长撬开增量空间。
相关文章
- 人形机器人量产前夜,科技龙头锚定工业场景打通AI落地“最后一公里”
- 破防了!NEPCON ASIA 2025亚洲电子展聚焦具身智能机器人、柔性生产、人工智能、半导体、低空飞行等井喷市场,一展打尽电子黑科技
- 科大讯飞亮相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智能交互技术引领具身智能新浪潮
- 苹果AI伴侣机器人即将问世:配备7英寸显示屏,2027年上市,或将重塑人机交互标准与行业格局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闭幕 京东展区吸引20万人参观互动
- 倍益康理疗机器人亮相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探索理疗机器人新发展
- 机器人灵巧手新突破:双绳驱技术实现“搓捻旋拧”高难度操作
- 全球首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即将启幕,虚拟动点多维度支持赛事
- “未来家庭智能体BAOBAO”全球首秀! 镜识科技携三款尖端机器狗亮相2025世界机器人博览会
- 视源股份全栈自研机器人首次亮相世界机器人大会 定位“3D岗”生产力伙伴
- 贝丰科技亮剑世界机器人大会 新品电机性能全维超越,重构行业技术标杆
- 从工业到家庭场景全覆盖,京东企业购上线机器人专场助力产业应用
- 京东展台机器人成焦点 3D打印Y3K装备引领科技美学新风潮
- 云上鏖战,智造未来——第十届“创客中国”智能机器人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在沪圆
- 直击世界机器人大会:汉威科技感知技术推动机器人进化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丰坦机器人李自可受邀出席并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