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通院刘泰:人形机器人走近“智慧觉醒”奇点
2025-08-15 10:12:23爱云资讯1828
当前,在人工智能技术的驱动下,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机器人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加速科技创新向新质生产力转化,推动科技革命向纵深发展,并将深刻变革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在此趋势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简称“中国信通院”)《专家谈》栏目特别推出“机器人”系列专题,邀请多位行业权威专家,从多个视角解读当前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热点与趋势。
本期特邀中国信通院泰尔系统实验室副总工程师刘泰,围绕技术融合如何促进人形机器人发展,为我们进行深度解析。
从“偃师造人”的古老传说到科幻电影中的畅想,人类锲而不舍地探索以技术再造自身的可能。如今,多领域技术的融合共振正在推动人形机器人不断向“智慧觉醒”的奇点迈进,使“再造人类”的愿景前所未有地接近现实。
一、智能运控和本体硬件的协同进化
智能运动控制和本体硬件是机器人的能力基石。
运控模型让机械躯体行动自如。结合深度强化学习、模仿学习等多种训练方式,智能运控模型能够协调驱动人形机器人全身数十个关节自由度,完成跳舞、武术等高难度动作。通过今年5月底的全球首场机器人格斗展演,可以看到机器人已能在激烈对抗中展现出超越常人的动态平衡能力,这为后续机器人承担更多工作、完成复杂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央视直播机器人格斗展演现场
关键零部件性能整体提升。聚焦一体化关节模组、灵巧手等人形机器人的主要组成部分,电机、减速器、丝杠、驱动器等上游关键零部件不断得到针对性的优化设计和性能提升,持续夯实机器人“钢铁躯体”的能力基石。
整机系统向产品化迈进。半年来,产业界通过跑半马、打拳击、搬箱子等验证了机器人的耐久性、鲁棒性,展现了人形机器人机械结构、能源管理、散热设计、计算通信等多层面的全面、系统提升,体现出人形机器人正在加速从“实验品”向成熟的“工业品”演进。
二、人形机器人“智慧觉醒”曙光已现
基于人工智能的认知决策系统决定机器人“智慧”。
智能架构范式持续演进。结合技术实践和对脑科学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人形机器人的智能架构正在向多模态融合、快慢系统协同、世界模型驱动等方向演进,为机器人的智能进化开辟新的空间。
智能模型能力快速升级。随着算法设计不断创新、数据资源不断扩展、训练策略不断优化,人形机器人的具身智能模型在作业成功率、复杂指令理解、长任务规划、动作执行流畅性等方面性能显著提升,零样本泛化和动态抗干扰能力有效增强,机器人向着智能认知和自主决策进一步迈进。
世界模型构建取得进展。世界模型是在智能系统中为理解真实环境和按照物理和行为规律进行推演预测而构建的内部表示或认知框架,是系统对“世界如何运作”的理解和假设的集合。当前世界模型在推理预测、时空表征、物理与社会规则注入等方面不断取得理论和实践突破,将成为人形机器人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的重要引擎。
三、技术共振加速人形机器人智慧进化
当前多种新技术的跨界融合,助推人形机器人走向更高智能。
触觉传感拓展感知维度。触觉是人类感知世界的重要途径,使得人类不依赖眼睛,也能进行多方面的判断和操作。触觉传感器结合脉冲神经网络技术构建的分布式触觉感知系统,能够形成机器人的“十指”和“皮肤”神经末梢网络,使得机器人在感知和行为方面更接近人类。
虚实融合加速机器人能力迭代。人形机器人的具身智能模型训练依赖海量的数据。这些数据不同于以往的大语言模型可以直接采用现有互联网数据,获取成本高昂。通过生成仿真数据再结合真机采集数据、互联网数据构建合成数据集,以及在高仿真环境中对机器人训练并进行Sim2Real迁移,被证明在机器人模型的训练中行之有效,大幅加快了机器人能力迭代速度。
通信技术与机器人融合催生群体智能。基于5G/6G等宽带通信网络的“云-网-边-端”协同,不仅能突破人形机器人的端侧算力限制,还能通过数据回流加快模型规模化,也将支持机器人的跨本体感知共享和群体决策执行,实现“一脑多机”的群体智能,拓展能力边界。
中国信通院泰尔系统实验室正在积极从技术研究、标准制定、检测验证等多维度推进工作,与央视社教中心联合研究编制了《人形机器人技术和应用图谱》,携手各界共同促进人形机器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在这场由技术共振带来的机器人革命中,“智慧觉醒”的奇点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临近。这场革命不仅是人类创造力新的延伸,更是人类对于自身存在这一永恒探索的重要尝试。让我们一起拥抱和投身这场革命,共创未来。
相关文章
- 嘉为蓝鲸参编信通院行业报告,为央国企数智化转型注入强劲动能!
- 青云科技与信通院、焱融启动 AI 推理场景高性能存储技术推进计划
- 引领普惠算力新征程 九章云极DataCanvas首批首家通过中国信通院“普惠算力”能力测试
- 容联云携手信通院,启动“智能体服务生态共创计划”
- 青云携手珠海华发入选信通院 2025 可信云用户典型实践
- 青云科技入选信通院 2025 可信云技术典型实践
- 信通院曹峰:AI技术演进诠释“化繁为简”产业逻辑
- 星火大模型内容安全防护平台通过中国信通院“云上大模型内容安全防护产品能力评估”
- 浪潮KaiwuDB 连续三年入选中国信通院数据库产业图谱,持续筑牢可信数字底座
- CACTER邮件安全入选信通院《数字安全护航技术能力全景图》,大模型网关引领AI安全新突破!
- 首批! 启明星辰大模型应用防火墙通过中国信通院“可信安全”评估
- 锚定AI赛道!浩鲸科技深度参编中国信通院多项人工智能技术标准
- 首批!凯美瑞德入选中国信通院《AI Agent智能体产业图谱1.0》
- 华为云五大案例入选中国信通院“2025政务大模型典型案例”
- 国内首家!商汤科技大装置万象获得中国信通院“大模型推理平台”最高评级认证
- 浩鲸科技携手上海电信喜获中国信通院DataOps创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