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数据董事长张东:可演进AI基础设施激活新质生产力

2025-08-28 11:46:34AI云资讯1937

8月22日至24日,2025中国算力大会在山西大同隆重召开,在这场算力领域的顶级盛会上,浪潮数据董事长张东应邀出席“算力注智,激发产业新动能”主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深入剖析当前云数智融合趋势下企业面临的核心挑战,提出“可演进架构”这一创新理念,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云数智融合:趋势与挑战并存

当前,云、数、智加速融合,深刻重塑企业运营模式与发展格局。张东指出,在这一进程中,企业智能化转型呈现出几大新趋势:

*智能体是AI应用落地的关键载体,大模型私有化部署成为趋势2025年被视为智能体商业爆发元年,若说大模型是企业的 “智慧大脑”,智能体则能依托大模型自动理解业务意图、拆解任务流程、调用核心系统,最终实现自主决策与任务执行。随着模型本地化部署成本持续降低,私有化基础设施凭借数据安全保障力与业务适配灵活性,成为企业加速智能转型的首要选择。

*算力进入“多芯多模”时代。复杂多变的业务场景使得单一芯片难以满足需求,“一云多芯” 成为企业刚需。智能体作为AI应用落地的关键载体,正打通技术与业务场景的“最后一公里”,推动AI价值转化。

*可演进的AI基础设施是加速释放生产力的关键。企业不再追求 “推倒重来” 式的 AI 基建搭建,而是更注重依托现有基础设施资产与数据整合基础,构建能够持续演进的 AI 基础设施,以此支撑智能应用创新,实现 “上云、用数、赋智” 的渐进式突破 —— 这也意味着,AI 基础设施已成为适配多模多芯、支持私有部署、保障智能体编排的理想形态。

然而,新趋势也带来新挑战,张东进一步指出,企业在云数智融合进程中面临四大核心难题:一是架构平滑演进难,如何从传统资源基础设施向智能基础设施无缝过渡,避免技术迭代与业务中断的矛盾;二是异构资源融合难,CPU、GPU、DPU 等多元算力的统一调度与高效适配存在壁垒,制约算力整体效能释放;三是多模推理优化难,如何通过软硬协同优化 AI 推理框架,提升模型算效比;四是统一运营运维难,智能体的复杂性导致其运维管理门槛高,亟需降低企业易用性与维护成本。

可演进架构:云数智融合的新引擎

面对上述挑战,浪潮数据提出“可演进架构”理念,为企业云数智融合提供有力支撑。该架构的核心逻辑在于坚持 “应用为导向、系统为核心”。通过开放标准、分层解耦与软件定义、软硬协同等方式,构建具备弹性扩展能力的 AI 基础设施,使技术迭代能够与业务增长同频共振,进而激活新质生产力。

具体措施包括:

*可演进智能基础设施架构,采用积木式扩展设计,企业可基于现有资产迭代扩展 AI 能力,既避免重复投资,又能快速赋能云上应用的智慧化转型,为智能体规模化落地铺路;面向一云多芯的算力调度系统,能够支撑用户业务在不同架构处理器之间进行低成本或自由切换,有效解决多元算力协同难题。

*高性能高可靠融合存储管理,通过优化存储资源配置,提升资源利用率,加快AI训练速度,满足大规模AI场景对存储的严苛需求。

*全栈一体化系统运维则针对智能体提供一体化运维管理,打造开放的大模型与上下文协议程序运行环境,提供高性能、高密度、一体化的智能体软硬基础设施,实现全栈可观测、根因定位和故障自愈,降低企业运维成本与难度。

持续迭代,共筑算力产业未来

从长远看,企业实现云数智深度融合的关键,在于构建并应用可演进AI基础设施。这一能力是激活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通过持续迭代接入新技术、优化现有资产,实现 “应用智慧化、系统弹性化、效能最优化”,推动技术创新与业务增长形成良性循环。

张东建议,为推动我国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应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深化可演进路线,聚焦算力、存算、算网、多模融合创新,不断迭代模块化架构,让企业能够基于现有资产平滑升级 AI 能力,保护存量投资,释放算力潜能。

*构建自主技术体系,突破核心技术壁垒,完善从硬件到智能体的全栈方案,为大模型私有化部署与智能体规模化落地提供坚实支撑,夯实产业自主可控基础。

*推进高水平生态建设,联合产业链各方制定开放标准规范体系,促进 “人工智能+应用” 深度融合,助力算力基建化与普惠化,提升整体产业效能。

张东表述,浪潮数据始终致力于助力企业在云数智融合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从云计算基础设施到AI基础设施演进,始终企业转型痛点与产业发展需求。他坚信,“可演进架构” 将成为企业突破困境、实现创新发展的关键支撑,推动我国算力产业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

相关文章

人工智能技术

更多>>

人工智能公司

更多>>

人工智能硬件

更多>>

人工智能产业

更多>>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免责声明|会展频道

冀ICP备2022007386号-1 冀公网安备 13108202000871号

AI云资讯 Copyright©2018-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