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行业最严格无水分久用流畅测试,OPPO A6系列依然流畅如初!

2025-09-09 17:15:17AI云资讯1897

“手机用了三四年就很卡?”相信这是很多朋友对于大众主流价位机型的第一印象,毕竟价格就摆在那里,也不会对它们抱有“使用多年依然流畅如新机”的期待,但事实真是这样么?

不妨看看刚上市的 OPPO A6 系列。作为大众机型,它的两款机型分别聚焦 2K 以下和 2K-2.5K 价位,符合主流消费需求;可让人意外的是,在行业最严格无水分的鲁大师久用流畅测试中,它俩却在两个价位段中都拿下了久用流畅第一名的成绩,实实在在打破了大众机型 “用久必卡” 的行业固有认知。

鲁大师“久用流畅测试”,手机流畅寿命考官

首先,为什么说鲁大师久用流畅是手机流畅寿命的考官?因为不仅它目前已经持续更新了六年六期,还具有一套严格的测试方案。

根据鲁大师公布的久用流畅测试报告显示:鲁大师久用流畅测试模型已迭代至2.0版本,手机老化所填充的数据有所升级,包含4KB小文件、图片、音乐、视频、联系人、通话记录及150个主流及小众三方应用,将这些这些数据分48轮写入,最后直至手机存储仅剩4GB,则成功完成一次老化流程。

鲁大师在老化测试用例也较为符合用户真实使用场景,它们分别是:存储跑分、应用切换平均耗时、重启时间、应用安装平均耗时、微信扫码、大文件复制、打开PDF文件、第三方应用冷启动和自研应用冷启动及耗时,九大场景更是细分成30余个子项。

严谨的是,每台手机测试全部依靠机械臂与高速摄像机记录数据,并且需要进行5次测试,再去掉最大、最小值后的平均值,才是最终的测试数据,再结合鲁大师对各项测试划分的权重进行打分,最终汇总成每台手机的久用得分以及排名。

友商同台竞技,OPPO A6系列脱颖而出

为什么OPPO A6/A6 Pro能分别斩获2K以下、2K-2.5K价位段久用流畅冠军?这就得用实测数据来印证了。机型选择方面,鲁大师此次挑选出2K以下价位段共9台,2K-2.5K价位段共13台机型分别测试。

先来看看OPPO A6 Pro与友商竞品的表现,在比较吃存储性能的“10款应用安装”测试中,老化率表现最好的要属iQOO Neo7 SE了,老化率仅3.85%。其余的荣耀、vivo、小米等机型老化率也控制到了10%以内,当然OPPO A6 Pro老化率表现也在优秀阵营中,老化率不过也才6.70%,同时A6 Pro的老化前后的平均安装时延也比较低,老化前6656.65ms;老化后7102.92ms。

再看一个用户高频使用的应用冷启动场景,先举例三方应用“百度”,OPPO A6 Pro、荣耀90、vivo S18老化后的冷启动时延不升反降,因此三者的老化率均为0%。其中,OPPO A6 Pro竟然在老化后,时延反而是下降了接近100ms,大众机型能有这种表现,的确有些惊艳。

再举一个“相机”的冷启动时延例子,这算一个比较吃性能的内置应用,表现最好的正是OPPO A6 Pro,老化后的时延相较于老化前新机状态仅多出了40ms左右,老化率也才3.99%。和老化率高达81.75%的小米Civi 1S一比,领先幅度有些恐怖。

下面来看看考验较高负载流畅度的10款应用连续切换的用例。虽然OPPO A6 Pro 1.79%的老化率没有像友商来到0%,但它老化后的平均时延仅为789.17ms,这个应用切换速度甚至比大多机型老化前还要来得快。

以上只是鲁大师久用流畅测试中一部分数据,其它详细数据,各位可以前往鲁大师实验室官网查阅,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最终通过汇总老化率得分和久用后性能剩余分数后,OPPO A6 Pro,以13063.19分的成绩成功坐稳2K-2.5K价位段久用流畅冠军。

OPPO A6 Pro作为一款大众机型,在多项测试中的老化率都为0%,领先了大部分竞品,就连硬件规格及定位更高的老旗舰也不敌它,显然其搭载的ColorOS系统优化起了大作用。

OPPO A6则属于2K以下价位段阵营,这里就直接揭晓成绩,虽然其久用后性能剩余分数仅落后于vivo Y200GT和荣耀X70,但它的老化率得分则是把其他机型远远甩在身后。综合前两项得分,最终取得该价位段久用流畅冠军依然是OPPO A6,久用流畅总分12880.46,甚至超越第二名近400分,能取得这样的成绩,足以见得OPPO在处理器硬件与ColorOS系统软硬协调的强大实力。

OPPO A6系列与一众友商同台竞技,能在鲁大师久用流畅测试中获得如此出类拔萃的成绩,成功证明了此次OPPO在A系列机型中,首次引入ColorOS自研的流畅双引擎,是无比正确的选择。

当然也打破了行业魔咒之一:谁说大众机型不能提供长达多年的流畅体验?

相关文章

人工智能技术

更多>>

人工智能公司

更多>>

人工智能硬件

更多>>

人工智能产业

更多>>
AI云资讯(爱云资讯)立足人工智能科技,打造有深度、有前瞻、有影响力的泛科技媒体平台。
合作QQ:1211461360微信号:icloud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