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诺威施贾启彬:“溯源、破局、谋远”的发展三部曲
2025-09-25 11:22:17AI云资讯1379
三线建设时,前辈们凭着“为国铸盾”的劲头在深山里造出了石破天惊的奇迹;今天的西洋诺威施,要带着这份精神在田野上闯出新路。西洋诺威施集团掌舵人贾启彬指着一张泛黄的276铀浓缩厂老照片,指尖划过“西南三线建设《决定》原件影印件”的字样时,语气里满是对过往的敬畏与对未来的笃定。
作为深耕农业领域25年的企业家,贾启彬的职业生涯始终与西洋诺威施的命运紧密相连。从接手濒临困境的老厂到引领复合肥技术革新,从应对行业寒冬到布局农业服务生态,贾启彬将三线建设的“死磕”基因与东北企业家的务实精神,编织成西洋诺威施的发展脉络。用“溯源、破局、谋远”的三步棋,走出了一条农业实业的突围之路。
溯源:三线基因与东北魄力的精神传承
提及西洋诺威施的精神源头,276铀浓缩厂那张泛黄的老照片,不仅是一段历史的见证,更是企业发展的精神图腾。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西南三线建设的浪潮中,276铀浓缩厂在贵州群山中拔地而起。彼时,物资匮乏、环境艰苦,没有先进的设备,前辈们就靠双手攻坚。正是在这样的困境中,他们铸就了“面对困难不服输”的工业脊梁。“这份精神,不是尘封在历史里的故事,而是深深融入西洋诺威施发展血脉的基因。”贾启彬谈及企业精神源头时,特意点出了这份基因的核心,三线建设的奉献与死磕,正是西洋诺威施精神的根与魂。
1999年,东北企业家周福仁带着“让农民笑着记住我们”的初心,以9亿元投资兼并老厂,次年便创下100万吨复合肥项目“当年建设当年投产”的奇迹,刷新贵州民营企业单体投资纪录,被媒体称为“西部大开发第一人”。
进入21世纪初,西洋诺威施对三线精神的践行,开始从“敢干”向“善干”升级,在技术创新与品牌建设上走出了行业先河。2002年,当多数化肥企业还依赖传统渠道销售、缺乏品牌意识时,西洋诺威施打破行业惯例,邀请赵本山代言并登陆央视。
2003年,西洋诺威施与袁隆平院士合作研发水稻专用肥,并推出拥有自主专利的硅钙钾镁肥,更是将三线“精益求精”的技术精神推向了新高度。袁隆平院士“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肥料”的评价,成了西洋诺威施“与国同耕”的精神图腾。
在贾启彬看来,西洋诺威施的精神传承,从来不是对历史的简单复刻,而是“三线基因与东北魄力的基因重组”。东北企业家的“闯劲”,让企业敢于打破常规、开拓新局;三线人的“韧劲”,让企业在面对困难时能沉下心来、死磕到底。
破局:八年死磕与技术突围的转型之战
2014年的农资行业调整期,成了检验西洋诺威施精神成色的试金石。“历史遗留责任、资金链压力、转型未知风险。” 贾启彬回忆当时的困境,团队中的声音此起彼伏。但三线建设没有退缩二字的基因最终占了上风,他带领团队选择了最难的路--重组变革与技术攻坚并行。
这场变革的核心,是“守住西洋诺威施的魂,闯出新的路”。贾启彬牵头搭建新团队,在“情与理”间找到平衡,让重组平稳落地。
关键的突破,在于瞄准行业痛点的技术攻坚。当时水肥一体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方向,但水溶肥价格高、普通复合肥难滴灌的瓶颈,让多数农户望而却步。“能不能让普通复合肥也能滴灌,还达到水溶肥效果?” 贾启彬带着这个问题,组建团队开启针状肥研发之路。
“这条路上没有捷径,靠的就是死磕。”贾启彬介绍,研发团队8年里投入1.5亿元,经历3000多次实验,终于攻克“低温度、低能耗、零排放”的工艺难题。2021 年,上海化工院鉴定该工艺为“低能耗、绿色低碳生产工艺”,针状肥不仅具备“超水溶、高匀融、全品类”的特质,还能实现数字化管理与智能化控制,重新定义了复合肥的发展方向。
在新疆棉田的试验田里,数据印证了这份“死磕”的价值:使用针状肥的棉田,棉桃数最高增长25%,茎粗增长9.15%;河南水稻试验田更实现亩产增长9%,粒重提升4.09%。“它不是简单的外观变化,是三线精神与西洋诺威施的融合结晶。”贾启彬说,如今针状肥已形成60万吨产能,既解决了农户“用肥贵、用肥难”的问题,也为行业提供了“水肥一体化”的低成本解决方案。
谋远:生态构建与青春接力的未来布局
“2025年的西洋诺威施,要做专而强的健康企业。”贾启彬对未来规划清晰而务实。围绕“技术深耕”与“生态构建”展开立体布局。
在技术层面,西洋诺威施已构建起全球化创新网络。联合以色列IBG集团成立研发实验室,与上海化工院共建研发中心,与贵州大学、四川大学展等开战略合作。针对不同区域土壤特性的个性化测土配方肥,已在新疆、河南万亩良田实现“精准滴灌”,既节肥节水又提升品质,践行着“农民用得起的好技术”承诺。
机制创新同样关键。贾启彬推动成立西洋诺威施集团,搭建“创客平台”生态。诺威施聚焦核心产品、世沃威深耕生态农业、外贸板块拓展国际市场、微工厂布局区域服务,每个板块都是“独立战斗单元”。“我们不是在做公司,是在做农业服务生态。”贾启彬的这句话,道出了组织变革的深层逻辑。
服务端的青春力量更显生机。一支平均年龄25岁的服务团队,70%具备专业农化能力,累计服务客户超200家,开展农技推广会2000余场,走访乡镇超10万个、农户200余万户。“欢乐农资人”平台正吸引更多 90 后、00 后投身农业,呼应着乡村振兴的人才需求。
如今,西洋诺威施的“针状肥微工厂”计划已在多省落地,目标是“每一个省都有针状肥微工厂”,实现为农业定制化施肥、精准施肥赋能。
风拂稻浪,岁月流金。贾启彬与西洋诺威施的“发展三部曲”,从来不是孤立的篇章:溯源是锚定方向的初心,破局是穿越荆棘的勇气,谋远是拥抱未来的笃定。而这三者交织成的,正是一代农业企业家“心有大我、行有大德”的精神坐标。以对土地的敬畏深耕产业,以对时代的担当开拓新局,让“与国同耕”的誓言,在每一寸丰收的土地上,写下更绵长的回响。
相关文章
- 易达威与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学院联合举办“第九届经济管理与绿色发展国际学术会议”
- 神州云动CRM携手世界领先的农业机械制造商 夯实农机市场主导地位
- 携手共绘农业蓝图:大疆农业联合农民日报发布《农业无人机行业白皮书》
- 中国移动助力中国中化发布央企首个AI+农业种植领域大模型
- 光谱赋能农业,数据驱动未来丨第四届高光谱成像应用研讨会·无锡站圆满落幕
- 电装与Delphy达成基本合作意向 携手推进数据驱动型智慧农业
- 强强联合!河南农业大学吴刘记教授团队与中科新生命达成植物多肽成果转化战略合作
- 盘中未来:英特尔为农业和生态注入AI科技
- 世窗信息农业农村大数据新基建项目入选2024年软件行业典范示范案例
- F5G-A万兆光网商用加速,黄冈联通为罗田农业智慧园区开通万兆光网
-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免疫启动蛋白 “禾敏素”亮相2025中关村论坛 助力全球农业绿色转型
- 公元股份科技赋农丨创新灌溉系统助力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 电装与Certhon跨界创新实践 Artemy®机器人 开启农业工厂化时代
- 托普云农与南京农业大学达成战略合作:共建农业生物表型产业研究院
- 智能化农业管理升级 萤石网络助力农业“四情”监测
- 大疆农业十二年:旗舰无人机T100首秀助力秭归橙子“飞”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