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学科AI通识课实践落地!首批覆盖65+专业!山东科技大学联合青软集团打造「人工智能素养课」

2025-09-30 11:50:25AI云资讯1371

当前,各高校正积极推进「智能时代人才培养」变革,依据《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中「人工智能+教育」的要求,主动对接产业需求,着力培育具备AI素养的复合型人才。

在此背景下,山东科技大学敏锐捕捉行业趋势,携手青软集团共同打造面向全校所有专业的《人工智能素养课》解决方案——这一解决方案不仅填补了学校人工智能通识教学中实践资源、实践平台与实践项目的空白,更让每一位高校学子都能站在AI教育的「同一起跑线」上,提前储备接轨智能时代的「核心竞争力」。

01、政策+产业双驱动:一场「全员AI素养」的教育探索

在AI技术加速渗透各行业的今天,「懂AI、用AI」已从「加分项」变为「必备项」。面对国家教育强国战略及产业对AI+专业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山东科技大学与青软集团携手,以「覆盖全校所有专业、适配不同学科需求」为核心目标,共同打造《人工智能素养课》解决方案,通过校企共建实践平台、引入产业真实项目案例,推动课堂学习与应用实践紧密衔接,真正让「全员AI素养」从教育理念落地为培养新时代复合型人才的扎实路径。

02、校企联合发力,让AI与每个专业深度融合

山东科技大学与青软集团在方案设计中,始终聚焦AI+专业融合,让课程真正适配不同学科学生的需求。

方案以山东科技大学主编的《大学人工智能》教材为核心制定课程大纲,确保课程内容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深度契合;青软集团针对教材各章节内容,量身设计知识图谱、数据标注、逻辑回归预测、计算机视觉分类预测、AIGC多模态应用、智能体开发应用等课堂展示案例与课后实践作业,适配不同学科学生需求,助力掌握AI应用能力。

为进一步降低教学与实践门槛,所有案例与作业不仅提供详细指导手册、step-by-step操作视频与可直接跳转的实践链接,还搭建了预置好环境的云端实践平台,确保师生都能快速上手开展教学与实践。同时,《人工智能素养课》方案中引入弹性架构与分布式计算技术,可智能调配算力资源,再搭配U+平台内置的丰富AI应用工具库,能够轻松满足2000+学生同时开展多样化实践的需求,为教学过程顺畅推进提供有力保障。

03、2172人率先受益!全校覆盖的AI课堂正式开课

今年9月,山东科技大学《人工智能素养课》正式开课,成为新学期最受关注的「全员必修课」之一。据统计,课程首学期开设25个授课班,覆盖全校25+学院、65+专业,惠及2172名学生,真正实现了「从工科到文科、从理科到艺术类专业」的全学科覆盖。

课程内容设计兼顾广度与深度:既包含AI基础理论、算法原理等核心知识,通过算法可视化技术将抽象的神经网络、机器学习逻辑转化为直观的动态演示,帮助学生轻松理解;也融入AI伦理、数据安全等前沿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技术价值观。更通过「睡眠时间预测」「食物识别」「大模型生成海报」等实践任务,让AI不再是遥远的技术名词,而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实用工具。

04、校企协同不止步:从课程落地到长期赋能

课程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校企双方全链条的协同支持。除了课程设计与平台搭建,青软集团还为山东科技大学提供持续的教学资源更新与师资赋能:定期输送产业发展报告、行业分析报告、人才需求报告等时事材料,让课程内容紧跟AI技术与产业应用的最新动态;更将学校计算机学院自研的「智能中台建模平台」合作转化为实践案例,实现「校内科研成果」与「课堂教学」的双向反哺。

在师资保障方面,双方通过校企协同模式开展多次专项培训,为来自多个学院的20余位授课教师,系统讲解课程内容设计逻辑、平台操作技巧与实践指导方法;同时配备专门的运营团队提供「一对一」持续服务,及时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课程质量保驾护航。

山东科技大学与青软集团的这场校企深度融合实践,不仅为全校师生构建了先进、稳定的人工智能学习与实践环境,更探索出一条「AI通识教育全覆盖」的创新路径——通过「教材+平台+案例+师资」的一体化解决方案,让AI素养真正融入每个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帮助学生快速掌握AI硬技能与跨学科思维。

未来,双方将继续深化合作,围绕产业需求与教学反馈优化课程内容,推动「AI+专业」融合向更深层次发展,助力山东科技大学构建全链条AI人才培养体系,为国家输送更多既懂专业、又通AI的复合型人才,真正实现「每个专业都与智能未来同行」的教育愿景!

相关文章

人工智能企业

更多>>

人工智能硬件

更多>>

人工智能产业

更多>>

人工智能技术

更多>>
AI云资讯(爱云资讯)立足人工智能科技,打造有深度、有前瞻、有影响力的泛科技媒体平台。
合作QQ:1211461360微信号:icloud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