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统一行业标准势在必行
2018-09-27 10:08:10爱云资讯1308
物联网的概念从上世纪90年代被提出,囿于技术的不成熟,并未得到快速的发展。随着5G时代的到来以及下一代通信标准的建设,物联网作为5G最重要的应用场景,或迎来爆发式增长。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物联网行业应用领域市场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物联网产业规模达到了60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6%,到2015年物联网产业规模达到7500亿元,同比增长29.3%。预计到2020年,中国物联网的整体规模将超过1.8万亿元。物联网作为通信行业新兴应用,在万物互联的大趋势下,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随着行业标准完善、技术不断进步、国家政策扶持,中国的物联网产业将延续良好的发展势头,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提供新的动力。移动互联向万物互联的扩展浪潮,将使我国创造出相比于互联网更大的市场空间和产业机遇。
2011-2020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统计及增长情况预测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在物联网的产业链中,无论是组件厂商,还是运营厂商、应用厂商,上下游的企业敏锐地感知到物联网的巨大前景。智能家居作为物联网中最贴合消费者的场景,已经成为一大批智能硬件厂商的新战场。包括华为、小米、OPPO、vivo、一加在内的手机厂商正在以进军电视为第一步,迈向物联网世界。
巨头IoT生态布局
电视和手机是与物联网关系最密切的产品,手机企业做电视和电视企业做手机逻辑一样。
但是,手机企业进军电视行业,不仅仅是因为看中智能电视的发展,更是瞄准了以智能电视为核心的智能家居场景乃至整个物联网的未来前景。如今,国产手机企业前四强的华为、OPPO、vivo和小米正在通过“家庭”这一场景进行物联网布局。
物联网行业发展难点分析
手机企业、家电企业、互联网企业都对物联网这个风口势在必得,这也带来了一大行业难题,在复杂的利益争夺下,难以实现一个统一的行业标准。
由于技术不断更迭和完善,物联网行业本身便难以很快出台一个统一的标准,但只有在统一标准下,企业按照标准生产出来的硬件、软件才不会导致巨大的资源浪费;从国际竞争来看,若是苹果、微软、谷歌等企业统一了行业标准,并申请为国际标准,中国的企业再进入海外市场就会比较被动。
当下,除了政府和相关协会的推动,各大手机厂商在生态开放扩大规模的同时,也在推动行业标准的完善。纯技术来说,整个技术方案要进行迭代,让它更加轻量化,适配更多厂商,整个标准协议是需要有一个迭代,但是到某一个阶段标准就会接近于稳定,接下来的工作重点是让更多厂商加入进来,让设备、应用量提升,控制越来越多的设备。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物联网行业应用领域市场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物联网产业规模达到了60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6%,到2015年物联网产业规模达到7500亿元,同比增长29.3%。预计到2020年,中国物联网的整体规模将超过1.8万亿元。物联网作为通信行业新兴应用,在万物互联的大趋势下,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随着行业标准完善、技术不断进步、国家政策扶持,中国的物联网产业将延续良好的发展势头,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提供新的动力。移动互联向万物互联的扩展浪潮,将使我国创造出相比于互联网更大的市场空间和产业机遇。
2011-2020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统计及增长情况预测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在物联网的产业链中,无论是组件厂商,还是运营厂商、应用厂商,上下游的企业敏锐地感知到物联网的巨大前景。智能家居作为物联网中最贴合消费者的场景,已经成为一大批智能硬件厂商的新战场。包括华为、小米、OPPO、vivo、一加在内的手机厂商正在以进军电视为第一步,迈向物联网世界。
巨头IoT生态布局
电视和手机是与物联网关系最密切的产品,手机企业做电视和电视企业做手机逻辑一样。
但是,手机企业进军电视行业,不仅仅是因为看中智能电视的发展,更是瞄准了以智能电视为核心的智能家居场景乃至整个物联网的未来前景。如今,国产手机企业前四强的华为、OPPO、vivo和小米正在通过“家庭”这一场景进行物联网布局。
物联网行业发展难点分析
手机企业、家电企业、互联网企业都对物联网这个风口势在必得,这也带来了一大行业难题,在复杂的利益争夺下,难以实现一个统一的行业标准。
由于技术不断更迭和完善,物联网行业本身便难以很快出台一个统一的标准,但只有在统一标准下,企业按照标准生产出来的硬件、软件才不会导致巨大的资源浪费;从国际竞争来看,若是苹果、微软、谷歌等企业统一了行业标准,并申请为国际标准,中国的企业再进入海外市场就会比较被动。
当下,除了政府和相关协会的推动,各大手机厂商在生态开放扩大规模的同时,也在推动行业标准的完善。纯技术来说,整个技术方案要进行迭代,让它更加轻量化,适配更多厂商,整个标准协议是需要有一个迭代,但是到某一个阶段标准就会接近于稳定,接下来的工作重点是让更多厂商加入进来,让设备、应用量提升,控制越来越多的设备。
相关文章
- 三十而立,达实智能依托物联网平台打造AI应用新生态
- [换馆定档] IOTE 2025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携手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定档6月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 Arm 发布全球首款 Armv9 边缘 AI 计算平台,为物联网应用带来超高能效与AI性能
- 浪潮KaiwuDB 入选 2024 物联网产业创新产品及标杆案例双榜单
- 无源物联网技术引领下的家庭宠物行业溯源与健康管理新趋势
- Tuya物联网平台阿里云版:助力客户打造融合开放的专属物联平台
- OFweek2024 第九届物联网产业大会圆满收官!
- 信通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刘阳:推进标识解析高水平、高标准、高质量发展
- 截至11月末,我国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达26.42亿户
- 2024物联网年会聚焦智慧城市,飞猫科技双奖加冕!
- 2024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大会暨第21届慧聪品牌盛会----即将盛大启幕!
- 物联网国际合作新篇章:五兴科技与联通携手并进
- 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发展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26.25亿户
- 凌华智能推出AmITX Mini-ITX 主板,助力边缘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创新
- 全球智慧物联网联盟(GIIC)第一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暨第二次会员大会圆满召开
- 中兴通讯斩获2024世界物联网博览会“新技术新应用新模式成果”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