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生病了该怎么办?数字视网膜芯片就该登场了
2018-09-29 11:24:19AI云资讯754
2018年的云栖大会虽然刚落幕,但为我们带来了许多精彩看点。在“驱动数字中国”的主题下,人工智能技术、IoT、区块链、量子计算等众多前沿技术领域成果被聚集在短短4天演讲中,包括2场主论坛以及170多场前沿峰会和分论坛 ,12万参会者一同领略数字中国的魅力。
大会现场正式发布杭州城市大脑2.0,管辖范围扩大28倍,覆盖面积增至420平方公里,相当于65个西湖大小。城市大脑实时指挥200多名交警,以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在城市大脑的作用下,杭州交通拥堵率从2016年时的全国第5降至2018年的全国第57名。
城市大脑每天处理的信息数以亿计,可想而知,一旦城市大脑出现问题,将会带来难以估计的损失。来自北大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的高文院士在现场发表《如何避免让城市大脑患自闭症和弱视症》的演讲报告,为构建健康的城市大脑提供解决方案。
高文院士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为城市大脑可能出现的痹症打比方:“现有的城市大脑只强调强连接,不注意修建和抑制,系统可能会患‘自闭症’。城市大脑系统中某些摄像头功能强势,某些摄像头被忽略,系统可能会患‘弱视病’。”
“数字视网膜”理论正符合现阶段城市大脑的需求。这个概念来自人类视网膜的启发——人类的视网膜同时具有影像重构(精细编码视觉内容)和特征提取(面向识别理解)的功能,数字视网膜正是集这两大功能合一,将视频编码和特征编码相结合,装载进数字视网膜芯片中。将芯片纳入街头小巷的摄像头体系中,整个城市的监控系统将有条不紊地运作起来,如同人类的眼睛,城市大脑才算是真正拥有了慧眼,发挥出更有效的作用。杭州博雅鸿图正在研制这枚数字视网膜芯片,以求为城市大脑提供更专业的智慧视频解决方案。
高文院士还透露:数字视网膜芯片只是短期内的解决方案,最好的解决方案是类脑数字视网膜——以仿生方式进行视觉信息表达,以脉冲编码的方式,十分接近人眼的工作原理。
从提升摄像头与城市大脑间的通路,到实现这两者之间的反馈,未来,城市大脑和数字视网膜都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们见证了中国逐步走向数字化,数字化浪潮的中心就在杭州。曾经,罗马向世界输出了公路以连通城市,现在阿里云和博雅鸿图正联手向世界输出城市大脑和数字视网膜解决方案,这也是献给世界城市的一份重要礼物。
相关文章
- 伟创力发布全新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平台,部署速度提升高达30%
- 英伟达AI服务器8年来能耗飙升了100 倍,世界还能否满足人工智能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
- 全球最大的L4无人货运车辆集采结果公示,中国邮政以人工智能重塑全球邮政发展新范式
- 微软人工智能部门宣布推出首款自研图像生成器
- 2026广州国际数智装备与人工智能展览会新闻发布会在穗成功举办
- 2026广州国际数智装备与人工智能展览会新闻发布会在穗成功举办 聚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数智产业盛会
- 软银豪掷54亿美元投资人工智能机器人
- 特赞科技携“创意可计算性:设计人工智能”展区亮相2025 世界设计之都大会
- 汽车之家亮相2025云栖大会 持续丰富“人工智能+汽车”生态内涵
- 神眸进驻全球首家人工智能6S店,共创智能守护新未来
- 全学科AI通识课实践落地!首批覆盖65+专业!山东科技大学联合青软集团打造「人工智能素养课」
- 全国首家人工智能6S店落地深圳龙岗,华秋电子携手CSDN开启AI智能产业服务新业态
- TEDIA 智能调饮:以自动化与数字化筑基,携手伙伴共创“人工智能+”新生态
- 2025 PT展|中国联通构建普惠人工智能体系,让人工智能更简单
- 联想亮相第十一届亚洲教育装备博览会暨人工智能教育大会 展示AI赋能教育新成果
- 亚信科技连续入选Gartner通信人工智能全球魔力象限“领导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