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都牛肉:以科技锚定产业布局,用品质书写中国牛肉新篇
2025-11-11 17:51:07AI云资讯1295
在重庆丰都的清晨薄雾中,恒都育肥场的近万头肉牛正随着轻音乐啃食有机牧草,每头牛耳朵上的智能耳标实时闪烁着体温、运动量等数据;几公里外的精深加工车间里,德国全自动屠宰线正精准运行,-35℃急速锁鲜技术让牛肉细胞活性得以完整保留;而在超市货架上,印有"恒都"标识的冷鲜牛肉刚完成上架,24小时冷链的新鲜保障赢得消费者驻足。从长江之畔的重庆基地到全球餐桌,恒都牛肉用16年时间,以清晰的产业布局方向与扎实的产业布局优势,在肉牛产业领域走出了一条科技赋能、绿色发展的高质量道路。
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恒都牛肉自2009年创立以来,始终以"让中国人吃上放心好牛肉"为初心,在养殖、加工、物流、研发等关键领域持续深耕。如今,企业不仅再度荣登重庆民营企业100强榜单,更建成重庆丰都、河南泌阳、内蒙古赤峰三大核心基地,恒都精心打造了6个规模超万头的标准化肉牛育肥场,年屠宰加工能力突破30万头,产品覆盖全国300多个城市并远销海外,用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诠释了中国牛肉领军品牌的实力与担当。
科技筑基:构建产业布局的核心竞争力
在恒都的产业布局体系中,科技创新始终是贯穿各环节的核心脉络。从牛只选育到终端交付,一系列技术革新不仅重塑了传统肉牛产业的生产模式,更成为恒都产业布局优势的坚实根基。
养殖端,恒都打造数据驱动的“透明牧场”。三大基地均采用标准化养殖体系,每头牛佩戴智能耳标,实时采集体温、进食量、活动频次、粪便状态等12项关键数据,通过物联网系统同步至云端管理平台。技术团队基于数据动态调整饲料配比、养殖密度与环境参数,例如根据牛只活动量优化能量饲料占比,依据体温波动预警健康风险,让养殖从经验主导转向数据决策。同时,企业严格践行五大动物福利标准:供应经检测达饮用水标准的活水与科学配比饲料,保障“免受饥渴的自由”;通过智能通风、温湿度调控系统,将养殖环境参数稳定在适宜范围,保障“免受不适的自由”;建立预防为主、快速响应的防疫机制,兽医每周巡诊、每月全面体检,配套隔离休养区,保障“免受疾病的自由”;每圈仅养10头牛,人均活动空间超12㎡,保障“免受束缚的自由”;固定饲养员、轻柔引导操作,减少环境变动,保障“免受焦虑的自由”。
加工环节的科技升级则实现了从"初级切割"到"精细智造"的跨越。在恒都国家级绿色工厂内,德国全自动屠宰线实现放血、褪毛、分割、修整全流程自动化,创新采用72小时低温排酸工艺让牛肉酸度值降至最佳范围,极大提升了肉质鲜嫩度。针对深加工领域的行业痛点,恒都自主研发的"低温重组牛排工艺"获得国家专利,通过精准控制温度与压力,解决了调理牛排易失水变柴的难题。目前,企业已形成冷鲜牛肉2.6万吨、深加工制品15万吨的年产能,产品涵盖食材、预加工、深加工及熟制品四大系列共1000多个品种,满足从家庭餐桌到高端餐饮的多元需求。
物流端的数字化升级打通“鲜运最后一公里”。恒都构建覆盖全国30余个重点城市的冷链物流网络,配备200余辆专业冷链车,搭载实时温控与定位系统。通过数字化调度平台,结合三大基地的区域辐射优势,实现“就近发货、精准配送”,全国核心城市48小时直达。运输过程中,冷链车温度始终稳定在-18℃至0℃,系统实时监测并记录温度、湿度、行驶轨迹,一旦出现波动立即触发预警,将产品损耗率控制在3%以内,较行业平均水平低5个百分点,最大化保障牛肉新鲜品质。
绿色循环:拓宽产业布局的生态维度
在恒都的产业布局方向中,绿色可持续发展始终占据重要位置。通过构建"牛-肥-草-牛"的循环生态体系,企业不仅解决了传统养殖的环保难题,更创造了生态与经济的双重价值,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重庆丰都基地的"牛粪变形记"堪称循环经济的典范。时间回溯到2010年,刚建成的西南最大肉牛养殖基地每日产生近百吨粪污,由于处理不当,夏季蚊蝇成群,冬季污水横流,周边村民常年不敢开窗。2012年,一场暴雨引发的粪污倒灌事件,让恒都下定决心启动"无废牧场"改造,投资1.2亿元建成西南首个牛粪工业化处理中心。
如今走进基地,曾经的"粪山"早已不见踪影。在三座巨型银色发酵罐旁,牛粪经固液分离、高温灭菌、快速发酵等工序后,转化为黑色颗粒状的有机肥。这些有机肥不仅供应恒都自有1.5万亩牧草基地,还远销周边省份,年销售额达8000万元。
这种种养结合的模式已在恒都各基地全面推广。在河南泌阳基地,2万亩牧草基地全部采用牛粪有机肥种植,产出的紫花苜蓿、青贮玉米直接供应牧场,实现了"饲料自供、废料循环"的闭环运营。数据显示,恒都每年处理粪污超30万吨,减少化肥使用量1.2万吨,三大基地均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率100%、污染物零排放。凭借在绿色生产领域的突出表现,恒都先后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农业绿色发展先行主体"等荣誉称号。
绿色发展理念更延伸至生产全链条。在加工车间,恒都引入节能设备和余热回收系统,单位产品能耗较行业平均水平降低30%;在包装环节,采用可降解材料替代传统塑料包装,年减少白色污染近50吨,这些举措不仅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更赢得了市场认可。
市场导向:明晰产业布局的发展路径
恒都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锚点,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方向,通过基地+市场+服务的立体化布局,实现了从区域品牌到全国标杆、再到国际玩家的跨越式发展。
在国内市场,恒都构建了多基地辐射、全渠道覆盖的供应网络。以重庆为中心,三大核心基地分别辐射西南、华中、华北市场,配合覆盖全国30余个重点城市的冷链物流体系,实现了从工厂到商超的"无缝鲜运"。针对重庆及周边地区对"鲜"的极致追求,恒都优化冷链链路,将牧场到餐桌的时间压缩至6小时以内,让火锅店里的肥牛卷、家庭餐桌上的新鲜牛肉都能保留最佳风味。
产品矩阵的精细化布局更彰显了恒都对市场需求的深刻洞察。针对餐饮渠道,打造标准化的"原切牛排""牛肉卷"等食材,适配连锁餐饮的高效供应需求;瞄准便捷消费趋势,开发即食牛肉干、卤牛腱等深加工产品,成为电商平台的爆款品类。这种精准定位让恒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突围,目前已进驻全国3000余家商超,与1000余个餐饮品牌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责任共担:升华产业布局的社会价值
在拓展产业布局的过程中,恒都始终牢记企业社会责任,通过"三金"增收机制、就业帮扶、技术输出等多种方式,带动农户共享发展成果,书写了民营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篇章。
在重庆丰都、河南泌阳等基地周边,恒都通过订单育肥模式与2万余户农户建立合作。企业为农户提供优质牛犊、饲料配方和技术指导,农户按标准进行育肥后,恒都以高于市场10%的价格回收。内蒙古赤峰基地的养殖户张建军算了一笔账:"以前自己养牛,品种差、销路窄,一年顶多赚3万块。跟着恒都干,不仅有技术支持,销路也不愁,去年纯利润超过8万。"据统计,恒都通过这种模式,每年带动合作农户户均增收超2万元。
就业帮扶让更多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三大核心基地及深加工园区共吸纳就业1.2万余人,其中80%来自周边村镇。恒都还定期开展养殖技术培训,累计培训农户超5万人次,许多学员不仅掌握了科学养殖技能,更成为当地的致富带头人。在重庆梁平,村民李红梅参加恒都的培训后,不仅自己开办了小型育肥场,还带动10余户乡亲加入养殖行列,形成了企业+农户+合作社的发展共同体。
在应急保障方面,恒都更是彰显龙头企业担当。作为中央储备肉活畜代储企业基地场,恒都始终保持充足的储备量,在疫情、自然灾害等特殊时期,第一时间保障市场供应,平抑物价波动。2024年南方洪涝灾害期间,恒都紧急调配2000吨冷鲜牛肉驰援灾区,以实际行动践行"保供稳价"的社会责任。
从重庆丰都的小型牧场到横跨多区域、覆盖全链条的现代化农业产业生态,恒都集团16年发展历程,正是中国肉牛产业转型升级的生动缩影。始终坚守“持之以恒做对的事”的核心价值观,秉持“让恒都牧场成为世界好牛肉的代名词”的愿景,恒都以科技筑牢产业根基、以绿色拓宽发展路径、以市场引领布局方向、以责任彰显品牌温度,从未偏离“让中国人吃上放心好牛肉”的初心。展望未来,随着产业布局的持续深化与升级,恒都必将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行,既持续深耕科技养殖与数字化转型,为消费者带来更多安全、新鲜、优质的牛肉产品;更将以全产业链优势赋能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以创新模式深化乡村振兴实践,以标准化、高品质的产品助力民族品牌走向世界,用实际行动诠释对品质的坚守,不负土地的滋养与每一份消费者的期待。
相关文章
- 伊利再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奶粉品牌金领冠树立婴配粉品质新标杆
- 悠航鲜啤2025中国国际啤酒挑战赛斩获四项佳绩,匠心品质再获权威认证
- 品质出圈!可梦 AI《天阶玄猫之我在人间找妈妈》点亮腾讯视频 AI 动漫短剧赛道
- 鲜羊奶质量领先品牌!瑞康乳业获六项大奖,以冠军代言诠释品质担当
- 湖北襄阳联通打造高品质服务新优势,用心提升客户服务感知
- 练好“内功”,湖北襄阳联通实现高品质服务新跃升
- 权威认证加持!凯迪仕联合德国莱茵TÜV,定义智能锁品质新高度
- 视贝科技摘得“2025亚洲质量金奖” ,品质创新实力闪耀第20届亚洲品牌盛典!
- 尚驰集团荣膺 2025 年度睡眠(床/床垫)优选品牌,引领睡眠行业品质标杆
- 伊利荣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金领冠践行世界级品质承诺受关注
- 4106个家庭的选择!班兰西安高新店焕新开业,以品质家居续写十年征程
- “精英杯” 双奖花落希箭!S23 星耀全净版凭硬核品质夺金奖,谢忠董事长当选年度精英
- 聚焦品质,提升服务!第六届广州国际智慧物业博览会盛大开幕
- 行业首次!QQ音乐与DTS首次推出联名音效 构建高品质音乐体验
- 数字音乐产业大会:华为音乐全场景听音,让高品质无缝流转
- 柴米生活:以品质定义家政服务的“放心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