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有“新声”,展锐4G平台参考设计首次选用国产滤波器
2025-11-28 14:51:40AI云资讯1929
近日,供应链消息透露,国产滤波器厂商新声半导体的20颗滤波器产品正式通过紫光展锐认证,进入其最新4G蜂窝平台的参考设计列表。这不仅是展锐4G平台参考设计历史上首次采用国产滤波器,更是中国滤波器产业首次跻身主流移动平台的参考设计。
要理解这一突破的分量,首先需要看清紫光展锐在行业中的分量。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数据,2025年第一季度,紫光展锐智能手机芯片以10%的市占率位列全球第四,仅次于联发科、高通和苹果。目前,展锐的业务目前已覆盖全球133个国家,服务包括荣耀、小米、vivo、三星、摩托罗拉、realme、海信、中兴在内的500多家品牌客户。
在4G领域,展锐的"虎贲"系列更是全球中低端智能手机市场的佼佼者。根据群智咨询调研数据,2024年展锐4G芯片单年出货量已突破亿级大关,在全球4G市场的AP市场份额同比增长66.7%,位列全球第二。
国产滤波器要进入展锐这样的主流平台参考设计,难度可想而知。一位手机供应链高管指出:"参考设计不是简单的采购清单,它是芯片平台厂商对下游客户的技术承诺——这意味着国产滤波器必须在产品完整性、产品性能、可靠性以及成本之间达到完美平衡。"
三重门槛:参考设计的含金量
手机芯片参考设计是终端厂商选择芯片方案的重要依据,直接影响着下游数百家手机制造商的产品选择。全球主流手机终端中,射频部件供应商长期被Murata、Qorvo和Skyworks等国际巨头垄断,国内厂商想要打入这一供应链,需要跨越极高的多维度门槛。
第一维度的门槛便是产品矩阵的完整性。 4G手机需兼容全球不同地区的通信频段,从传统GSM到主流LTE的多模多频需求,要求滤波器厂商不仅能提供单一频段器件,更要具备覆盖低频、中频、高频的全系列产品组合能力,这对本土企业的研发广度提出极高要求。
供应链消息指出,新声半导体此次为展锐新4G平台的参考设计提供了包括D-BAW、TC-SAW和Normal-SAW在内的20颗产品,这意味着该公司已构建起覆盖全频段的完整解决方案。据公开资料,新声已实现超过100款滤波器产品的量产出货,覆盖双工器、多工器、发射接收端全领域,这种产品丰富度在国内企业中不为多见。
第二维度的门槛是滤波器的性能,滤波器的核心指标——通带插损和带外抑制,直接决定手机信号质量和功耗,因此需要全面对标村田、博通等国际巨头。新声能够通过展锐的评估和考验,证明其产品足以媲美历代参考设计中的海外厂商。以高端的BAW滤波器为例,此前有媒体报道指出,新声半导体自主研发的D-BAW滤波器在2.690GHz中心频率点插损低至-0.923dB,与国际主流产品"高度接近",在2GHz-3GHz及5GHz以上的带外抑制甚至"部分频段优于海外方案"。
第三维度的门槛是可靠性和稳定性的极端苛求。 手机芯片平台对元器件的寿命要求通常是5年以上,工作温度范围-40℃至85℃,且需通过跌落、静电、湿热等数十项严苛测试。而新声半导体不仅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其多款产品还于2024年10月通过了AEC-Q200车规级可靠性认证,成为国内首家获此认证的滤波器企业。车规级认证对可靠性的要求远比消费级严苛,能通过此项测试,从侧面印证其产品质量已满足展锐这类平台厂商的苛刻标准。
"能通过展锐认证,说明新声的产品是能迈过三重门槛、扛住亿级出货量考验的硬通货。"前文所述供应链高管评价道。
生态赋能:从“参考”到“普及”的加速度
进入展锐的参考设计清单,对新声半导体最直接的价值是实现了“供应链地位升级”——从“被动等待客户选型”转变为“主动嵌入生态体系”。在中低端手机市场,终端厂商的研发资源有限,ODM/OEM厂商的采购决策逻辑也简单粗暴,绝大多数展锐的4G平台客户会"原封不动"地采用其参考设计,甚至直接照搬参考设计的BOM清单,仅在内存、摄像头等少数差异化部件上做调整,以节省研发成本、缩短上市周期。
"展锐的参考设计就像一份'标准答案',下游客户直接抄作业就能做出合格的手机。"一位深圳手机方案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不会轻易修改BOM(物料清单),特别是射频前端这种高风险部件。新声这20颗滤波器一旦进入参考设计,意味着未来几年展锐该4G平台出货的每一台手机,都大概率会搭载新声的滤波器。"
根据公开资料,新声半导体在过去5年快速成长,不仅攻下了D-BAW滤波器和TC-SAW滤波器这两块难啃的骨头,还在这两大类产品的本土竞争中以明显的出货量优势取得了可观的市场份额。此次打入展锐4G参考设计,相当于为新声的产品渗透率打开了一个"超级水龙头"。
通过展锐的平台,新声将快速切入全球新兴市场。以非洲市场为例,传音作为展锐的核心客户,2024 年在非洲手机市场的份额达 48%,其主力机型均采用展锐 4G 平台。随着新声滤波器纳入参考设计,传音未来的新机型有望批量采用国产方案,这将帮助新声突破海外新兴市场的 “渠道壁垒”,进一步完成全球布局。
此外,展锐的4G平台不仅用于手机,还广泛覆盖金融POS、公网对讲机、云喇叭、OTT盒子等物联网设备——在这些领域,展锐的国内市场份额比手机更高。而新声的滤波器也有望将顺势进入这些应用场景,实现从消费级到行业级的跨越。
长路漫漫:是里程碑亦是起点
新声半导体的突破样本,放在全球滤波器市场的格局中审视,更具行业破冰的里程碑意义。标志着国产射频前端器件自主化进程迈出了关键一步,更深远的意义在于产业链的"心理突破"。
过去,国产滤波器即便性能达标,也总在"敢不敢用"的环节卡壳。平台厂商担心国产替代影响平台声誉,手机品牌担心射频问题导致风险上升。新声此次突破,相当于国产滤波器获已经取得了里程碑式的进展,完成了全产业链的“心理突破”。
"这是一次从'能用'到'敢用'的质变。"产业观察人士指出,"展锐作为国产芯片平台的代表,它的选择会向整个行业传递信号——国产滤波器已经足够成熟,可以成为第一选择,而非备选方案。"
事实上,新声半导体从成立之初就定位"替代海外"而非"替代国产",在入选展锐参考设计之前,其滤波器产品就已经进入三星、摩托罗拉、小米、荣耀等主流品牌供应链,批量供货国内外市场。新声所采取的Fabless模式大获成功,也被越来越多人视为突破海外垄断的创新路径。此次新声入选展锐参考设计将再次证明,国产射频前端的协同模式必须从"单点突破"迈向"生态共赢"。
新声半导体的20颗滤波器,或许只是BOM表上的一行小字,但它撬动的,可能是整个中国射频产业从"跟跑"到"并跑"的临界点。更值得关注的是,4G平台是里程碑亦是起点,据接近双方的消息人士透露,新声半导体已与展锐就5G平台的滤波器方案展开多轮交流,相关测试正有条不紊的推进。
对于国产滤波器行业而言,4G市场的突破只是前菜,5G的合作序幕已悄然拉开,6G时代的想象空间更值得期待。当越来越多的本土企业在核心环节实现突破,中国半导体产业的自主可控之路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相关文章
- 性能突破!紫光展锐联合中兴通讯完成5G SA only创新方案测试
- 声网联合展锐、谨讯发布R1-4G开发套件 让AI硬件随身相伴
- 展锐芯VAIO 5G平板上市,持续突破一线品牌!
- MWCS 2025 | 紫光展锐发布UNISOC端侧AI平台化解决方案,赋能“万物AI+”
- MWCS 2025|紫光展锐发布UNISOC端侧AI平台化解决方案,赋能“万物AI+”
- 紫光展锐5G加速云电脑普及,推动云终端市场持续增长,产业爆发将至
- 紫光展锐与中兴通讯签署全方位5G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2024 MWC上海,罗德与施瓦茨联合紫光展锐率先演示NR NTN设备测试
- 中国移动携手中兴通讯、紫光展锐完成全球首个手机直连高轨卫星NTN语音通话实验室验证
- 紫光展锐携手中兴推出全球首款二合一5G云电脑
- 智显无界 芯启未来丨2023紫光展锐智能显示与元宇宙生态论坛成功举办
- 新紫光集团赋能驱动,紫光展锐5G跃进 一往无前
- 紫光展锐完成5G R17 RedCap终端芯片与基站互操作测试
- 前紫光展锐CEO楚庆创业公司智识神工与大唐电信达成战略合作
- 罗德与施瓦茨联合紫光展锐验证了业界首个3GPP Rel.17 IoT NTN射频一致性测试用例
- 罗德与施瓦茨联合紫光展锐在上海世界移动大会共同展示RedCap测试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