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发展的当下 何为一所理想的公共图书馆?
2018-10-20 14:02:36爱云资讯1392
图片说明:公共图书馆(图片来源网络)
近日,第九届上海国际图书馆论坛(SILF 2018)在上图召开,AI技术日渐发展的今天,论坛以“图书馆,让社会更智慧更包容”为主题,探讨颠覆性技术将如何影响图书馆。
论坛开幕式上,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做了题为《智慧与包容:重塑公共图书馆新愿景》的发言,随着信息化的进程,图书馆的服务业务及智能化程度也在与时俱进,如今智慧图书馆已经呼之欲出。AI能够画画、可以谱曲、甚至微软小冰已经出了第一本诗集。这些还只是弱人工智能,但已经让图书馆有了基于ASS的自动化立体书库、智能分拣系统、智能书架、自助借还系统、全文检索系统等等。
图片说明: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发言
“那么可以期待,未来的强人工智能,图书馆将不再需要馆员做编目,不再需要馆员负责馆际互借。”陈超说,在前智慧时代,图书馆的知识管理更多的是管理书籍,而非管理知识内容,如今我们已经看到管理知识内容的希望了。
但是AI也可以取代图书馆中不少岗位。剑桥大学发布的研究中,分析了365种职业被AI淘汰的概率,其中图书管理员以51.9%的概率排在第16位。如何与AI竞争?他认为,最重要的是提高创造力。过去图书馆在致力于提升人的阅读能力、读写能力,未来要努力提升人的创造力。
创造力可以通过三种素养来培养提升:文化、科学和艺术。文化素养如今已经发展为跨媒体素养,而科学素养又在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占据重要作用,美育教育一直是图书馆在做的工作。“在今天的技术已经过时很久以后,人们依然会阅读莎士比亚和马尔克斯的作品,依然会听莫扎特、鲍勃·迪伦以及富兰克林的音乐,我们依然会思考那些几千年来一直激励着哲学家和诗人的伟大的问题。”这些都是人类创造力的产物,也是人类永恒的需求。
此外在开幕仪式上,国际图联(IFLA)主席格洛莉亚·佩雷斯-萨尔梅隆(Glòria PéREZ-SALMERóN)作了题为《图书馆:变革的驱动器》的主旨报告,哈佛大学中国历史教授包弼德(Peter K. BOL)发言题目为《数字人文与中国学的信息基础架构》。
据悉,本届论坛共收到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论文100篇,收录入论文集的论文共71篇,摘要7篇,组委会选择其中40余篇论文在主旨报告、大会报告以及专题交流会环节进行交流。
论坛以“图书馆,让社会更智慧更包容”为主题,并设立了“数字学术与人文研究”、“公众服务与阅读推广”、“信息技术与智慧图书馆”、“空间设计与服务创新”、“图情出版与专业交流”等5个分会场,论坛聚焦图书馆转型与创新,围绕热点问题、理论研究、前沿技术和最佳实践开展广泛深入的学术交流。
相关文章
- 红熊 AI 亮相 2025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以技术融合驱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喜马拉雅成独家播客合作平台
- 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求解城市AI基础设施如何高效运行
- 真实世界跃然“屏”上,知天下AI项目斩获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
- 如视携伽罗华P4亮相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以数据基石赋能空间智能行业突破
- 中国联通成功举办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AI+制造”发展论坛
-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首届青年菁英会成功举办,聚焦 AI 学术前沿
- 加佳科技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参与浦东重点项目签约并发布创新技术成果
- 在这里看到数智女性的未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AI女性菁英论坛在沪举办
- 共绘金融支付数智蓝图,中国银联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正式启动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项目
- 智联招聘亮相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首发智联招聘AI版
- 飞桨入选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成果展,百度打造AI产业基础设施“国家队”样板
- 绿算领航・智序共生|天罡智算第二届人工智能与智算发展论坛盛大启幕
- 中兴通讯联合合作伙伴斩获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SAIL奖
- 中兴通讯亮相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算力普惠 AI向实
- WAIC 2025促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安全发展与人类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