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AI同时崛起,3D打印技术如今为何少有人提起?
2019-01-04 15:35:50爱云资讯581
近日,初创公司XEV(X Electrical Vehicle Limited)表示将会在今年推出一款名为“LSEV”的3D打印电动车。这种车除了座椅、底盘和玻璃组件,主要零部件全部采用3D打印技术。通常汽车的零部件数量会在2000个左右,而LSEV的零部件数量只有40~60个。官方还表示LSEV的强度是常规汽车的4~5倍,而生产周期却会比一般汽车缩短四分之三。这款车售价1万美元起(约合6.8 万元人民币)。
3D打印,看到这个词有种熟悉又陌生的感觉。想当初AI、3D打印等技术几乎是同时崛起,但现在的状况是AI频频出现在各行各业,应用愈加广泛,而3D打印技术似乎没什么热度。除了偶尔出现几个实验层面的结果,似乎没有向AI那样普及和应用。
这种状况从表面上看,是3D打印技术落寞的表现。其实不然,因为每一个新技术的诞生都要经历一个曲折的过程,才能够得到普及,被大众认可。
关于3D打印技术的前景,《经济学人》中曾经评价道:“3D打印使得生产单个物品和批量生产几乎一样便宜,这就削减了规模经济。它对社会影响的深远程度可能同1750年的蒸汽机,1450年的印刷机和1950年的晶体管一样,没人能轻易预料。它迅速发展着,对每个相关领域都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这从某种程度上说明,3D打印是有着巨大潜力的技术。之所以现在没有普及,是因为它确实还被一些缺陷所阻碍。
一方面是材料的限制。理论上3D打印可以打出许多物品,然而现下合成材料技术有限,通常适合打印柔软的物品。但许多产品对材料的韧性和强度等方面有着严苛的要求,3D打印目前还做不到。
这也就意味着,虽然技术层面可行,但实际操作尚未成熟,所以3D打印技术目前只能制造出一些对材料要求不那么高的产品,至于什么航空航天零件或人体器官之类的目前几乎不可能完成。3D打印想要普及,只能等待技术进一步成熟。
另一方面,3D打印的工业应用依旧处于科研阶段,研发方面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于这个短期之内看不到收益的技术,很少有企业具备投入巨大成本的意愿和实力。
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是舆论环境。其实3D打印早在80年代就已经初具雏形,直到近几年才突然火爆。
2015年,奥巴马在田纳西州Techmer PM公司参观时,看见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使用3D打印技术完整复制的传奇超跑“Shelby Cobra”。此后3D打印就愈发火爆,但实际上美国在这方面的投入还没超过2000万美元。所以这种“火爆“更多源于炒作,而非真正的技术层面的进步。
其实进入3D打印行业的门槛并不算高,但产业产值有限。所以低端3D打印市场会成为热门,而高端市场由于技术难度大、研发成本高,一般企业很难生存。因而3D打印在消费级市场想要普及非常之艰难,甚至可以说在消费级市场的3D打印仅仅就是一个概念而已,不温不火的状态将会延续。
相关文章
- 亿道数码携骁龙AI PC矩阵亮相高通科技日,定义移动办公轻时代
- 直击WAIC 2025 | 浩鲸科技联合蚂蚁数科发起“金融智能体应用联创联盟”
- 多模态AI融入日常交互 用三星Galaxy手机搭建效率工作流
- 引领智能运维!全新FortiAIOps 3.0重新定义IT运营
- 得瑞领新闪耀2025全球闪存峰会:D8000系列斩获创新大奖,强势赋能AI时代数据基石
- WAIC 2025 | SHIXP将与PPIO共建分布式智算枢纽平台
- 2025 WAIC落幕,深谋科技以技术与落地破局具身智能赛道
- AI赋能基层“智治” 湖北移动打造数字乡村治理新样本
- AI重磅奖项揭晓!用友大易荣膺人力资源服务业AI25强及思旗奖
- 中国最大黑客松AdventureX 2025杭州启幕,涂鸦赋能青年开发者引爆Physical AI变革
- WAIC2025:澳鹏发布新一代技术平台矩阵 助力大模型垂直应用落地
- 共建AI PC企业服务生态,京东政企业务携手高通打造骁龙AI PC生态科技日
- 2025 WAIC“智算技术创新与行业实践” 论坛圆满落幕 共绘智算生态新蓝图
- 四维图新亮相2025世界智能汽车大会:以AI新基建与数据闭环赋能智驾新范式
- 星辰聚智·才启未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中国电信发布系列前沿能力及AI产品
- 神州云动CRM亮相2025浪潮AI向新 数字企业创新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