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rdoc张大磊: 医疗AI可以是每个人身边的空气

2018-07-13 19:49:12爱云资讯

“我觉得应该就是我来做这件事。”在北京公司办公室里,医疗领域人工智能企业Airdoc创始人兼CEO张大磊对健康界说。

“这件事”指的是Airdoc的人工智能慢病识别系统,通过Airdoc视网膜识别算法,可识别多种慢性疾病(目前是30多种),包括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视神经疾病等全身性慢性疾病并发症和高度近视、老年性黄斑变性等常见眼科疾病。

张大磊心目中的医疗人工智能可以像空气一样,在每个人身边触手可及,因此他把公司起名为“Airdoc”,把公司的产品定位在慢病领域,可以为每个人服务。“一个人的身体如果有状况,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问题,是天赋人权。”

2014年,张大磊的一位家人在甘肃老家定西被误诊,促使他下决心开始医疗AI创业。

大学的时候学医,但张大磊因为从高中就开始编程,毕业以后还是当了程序员,成为技术男。

开始接触人工智能则是在视频公司PPTV担任副总裁期间,需要审核海量的上传视频,于是张大磊和同事尝试用人工智能来“审片”,通过算法识别用户上传的敏感视频。PPTV被苏宁收购之后,张大磊到新浪任职,在新浪更是一肩挑,产品、设计、硬件销售、客服等工作都要做。这些经历让张大磊成为具备商业思维的创业者。

家人的误诊,促使他离开风生水起的互联网行业,决心用余生从事利用人工智能帮助大众进行慢病筛查和管理。

专注慢病领域

“医疗行业门口的野蛮人”,尽管张大磊如此笑着自称,作为医疗行业外来者,借人工智能闯入医疗健康领域,但他其实定位非常精准,把AI放在慢病领域。

“我不做医生做的事”,张大磊不相信算法可以取代医生,”我们只是用人工智能找出需要寻求医生帮助的人”。

Airdoc主打两款产品,人工智能问诊平台Airdoc Ask和人工智能慢性病识别系统。前者将顶尖医生的业务能力传递给医生,尤其是辅助基层医生问诊确诊;后者通过慢性病别算法可以从视网膜识别30多种慢性疾病,眼底的健康状况对许多疾病都有重要的预警作用,包括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全身性慢性疾病并发症和高度近视、老年性黄斑变性等常见眼科疾病。

基于深度学习的视网膜影像分析算法,经过对数百万张眼底视网膜照片的训练学习,Airdoc开发出基于眼底视网膜照相的早期慢病检测产品,经过很便捷的眼底筛查,就可以给出建议。

根据2017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发布的第8版糖尿病地图,中国糖尿病人多达1.14亿,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内分泌科首席专家肖海鹏指出,此为确诊数,但根据保守估计,糖尿病前期也就是血糖存在糖耐量异常的人群约为1.4亿人。这一人群由于没有进行主动筛查,因此很可能在没有控制的情况下逐步发展成为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高血压等也都是数以亿计的病人群体,患者知晓率也在一半以下。

张大磊说,我们就希望能把这些人给找出来,使用人工智能自动化地去找,低成本地去找。Airdoc在产品打造上,走的是多病种算法的路线,用同一种算法去识别不同的病种。因此在技术上难度是很大的,团队付出了很多努力。并且,Airdoc和多家著名医院合作研发慢性病人工智能算法,医院专家在大量的视网膜图片上对病变部位进行逐一标注,每一张图经过多名眼科专家交叉标注。

上海长征医院眼科教授李由就参与了和Airdoc的这一合作,李由介绍,“现在长征医院将Airdoc的算法部署在合作的众多基层医院,患者在基层医院拍摄了眼底照片之后,很快就能在自己手机上收到人工智能判读和医生确认的筛查报告——不仅能看到疾病识别结果,有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保留视网膜照片将来进行对比。”

2017年Airdoc和合作伙伴完成了对一百万人的筛查,明年希望达到数千万人规模,同时把筛查成本降低,“我们希望智能筛查成本每年可以降低一个数量级,同时能筛查的病种不断增加”。

应用场景丰富

据张大磊介绍,在我国的临床指南里,糖尿病和高血压、动脉硬化的指南都要求医生检查视网膜,但是现实中很多内分泌、神经内科和心血管的医生并不会看视网膜,也没有时间去专门学习。

这一说法被与Airdoc合作的医院证实,上海市北医院眼科主任陈吉利告诉健康界,过去内分泌的医生碰上糖尿病患者,经常会求他进行会诊,而这些患者有些有眼底问题,大部分在内分泌治疗就可以,但会诊增加陈吉利很多工作量。而自从市北医院使用了Airdoc的产品之后,“现在内分泌医生可以先拍个眼底照相进行筛查,有的放矢地请我会诊。”

正如陈吉利所言,在三甲医院,慢性病识别系统主要用于非眼科的医生,需要眼科会诊时,先进行筛查。陈吉利认为,这套解决方案还特别适合基层医院,社区的眼科医生不具备眼底读片的能力,而使用Airdoc的产品,基层医院的糖尿病人可以拍一张眼底照片进行筛查,“有问题了,就赶快转到我这里来看,没有问题,过半年再来筛查,看有没有眼底问题”,这样早早发现问题,对患者而言,治疗成本低,治疗效果好。

为了更早地协助用户发现疾病,团队还把慢性病识别系统搬到了院外,适用于各种各样的应用场景,除了各级医院,也可以是体检机构,可以是眼镜店,可以是超市......按照张大磊的想法,在将来成本被降到足够低时,甚至未来在用户家中的洗手池上,取得授权的情况下,让用户每天都可以自己进行检测。

新零售赋能平台公司星邦健康科技就在合作药店引入Airdoc的设备,“药店离消费者最近,在消费者在药店里就能体验到便捷的筛查,而不需要去医院”。星邦健康科技CEO王浩告诉健康界,筛查出来的用户,需要向专业医院转诊,常规的在药店里进行消费者转化,而需要治疗的用户在医院治疗以后,后续的用药和治疗也可以在药店进行,由此形成闭环。

5月,Airdoc与星邦健康科技在上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约定共同携手推进新零售智慧眼中心建设——在2018年实现100家,3年内逐步实现1000家的目标,用人工智能赋能医药零售市场,帮助慢性病患者在身边的药店即可获得慢性病的快速筛查。

而Airdoc的另一合作伙伴复星在复星基金会“乡村医生精准扶贫支持计划”中,把Airdoc慢性病识别系统带到了国家级贫困县。“我们去过陕北的某些地方,村子在山上的窑洞里,村卫生室用大喇叭广播通知,就有一堆人从窑洞里出来参加慢病筛查,我们很乐意服务他们,那些人一辈子都没有体检过,里面有很多人有严重的心血管和内分泌问题,筛查中发现了特别严重的血管问题患者,不治疗的话,他可能睡着觉人就没有了。”

张大磊感叹,他就是希望能帮助到这样的人,如果致力于帮助三甲医院的医生降低漏诊,服务的人终究是小众,有更多的人有问题,可他自己都不知道。

郁金香伙伴

Airdoc的中文公司名字叫做郁金香伙伴,张大磊说,虽然自己是个技术男,却不想只是做一家冰冷的科技公司,而是希望它是温暖的、美好的,所以为公司起了这么美好的名字,连公司视觉系统的主色调都是温暖的红色(如上图)。

为了坚持这一理想,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们有很多眼前能赚的钱,但我们不会去赚”。

现在Airdoc拥有数量庞大的慢病病人发现来源,并将这些用户全部导给优质公立医院,“我们在上面不挣一分钱”,张大磊说,并非对民营医院有偏见,而是现在确实没有能力分辨民营医院的优劣,所以目前不把任何病人导给民营医院。“我们肯定会损失掉很多客户,但有些钱并不是我们想赚的。”

张大磊幽默地说,“从互联网行业过来,如果只是为了赚钱的话,我为什么不开个在线赌场呢,那不是更快吗?”

Airdoc参与起草了医疗人工智能的相关标准与规范,也是科技部STI智能医学影像中心的运营单位,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设计符合标准的产品。

而对于商业化落地,张大磊的想法是,和医联体、医共体、地方政府等体系进行合作。他对此解释道,真正的商业变现来自于加速诊疗体系的效率。单纯从一家医院里面切入,提高链条单个环节的效率,不是Airdoc思考的逻辑,对于顶级医生来说,人工智能产品对他们的价值增量有限。

分级诊疗在中国推行的重大阻力之一来自于患者对基层医疗的不信任,而由医联体、医共体内的专家为人工智能技术背书,自上而下地铺开,利于分级诊疗的体制运转起来。同时企业也会因为提高体系的效率,得到商业的回报。这是张大磊的商业逻辑。

这样一家公司也受到了投资人青睐,而张大磊坦言,身处医疗健康产业,本身不能赚快钱。“医疗这个事情,当你打算短线做的时候,肯定动作就变形了,会着急地想搞这个想搞那个了。我既然做医疗,就把自己的位置放正确。”因此,Airdoc选择的投资机构是可以一起耐心来长期合作的。

今年4月,Airdoc获得来自复星、搜狗的亿元级B轮投资。而三方不仅仅是财务投资这么简单,而会展开线上线下的深度合作。搜狗公司也是Airdoc A轮的投资人,搜狗CEO王小川表示,很看好Airdoc研发的辅助诊断系统及其广泛应用场景,相信双方深度合作可更快地创造出人人受益的医疗AI产品。

“我读过医学院,做过软件和互联网产品技术工作,家人被漏诊,让我觉得这是环环相扣的事,可能我就是注定应该做这件事,我就用一辈子来慢慢干,日拱一卒,每天多帮助一个人,我们就觉得很有意义了。”张大磊语气坚定。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头条文章
重点文章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免责声明|会展频道
冀ICP备2022007386号-1 冀公网安备 13108202000871号 爱云资讯 Copyright©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