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机器人公司“Flexiv非夕”想用力觉控制让机器更拟人
2019-05-22 10:00:07爱云资讯971
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应用,为制造业企业的改造升级带来了解决方案,但早期的改造方案只能提供有限的自动化程度,许多重复性强的工作仍需大量人力。
AI 机器人公司「Flexiv非夕」,在 AI 与自动化技术融合方面有不同的想法,他们希望机器人或机械臂能够拥有人的某些感官,让更多需要人工的生产环节实现自动化,并为制造业和服务业提供智能且柔性的自动化解决方案。
2019 年 4 月的德国汉诺威工业展上,非夕发布了自适应机器人技术,并展示了旗下首个自适应机械臂 Rizon(拂晓)。Rizon 结合了力觉控制及 AI 技术,可完成制造业、医疗、零售等多个领域的工作。
此前,非夕已完成A+轮融资,累计融资额 1.5 亿人民币,投资方包括金沙江创投、高榕资本、深圳清华研究院、真格基金、M Fund、顺为资本等。
联合创始人兼 CEO 王世全告诉36氪,创办非夕之前,他发现自动化改造行业仍存三个痛点:
现有的机器人大多还是服务于某些特定场景,或从事某些结构化的工作,而像加工一些柔软的零件或产品时,机器人便很难精确处理;
商品和服务都已开始往多品种、柔性化的方向发展,但现有的机器人系统大多只能服务于同一个场景或同一种产品;
现有工业或服务类机器人受限于生产水平和产品设计,还难以在复杂且开放的环境下工作,这使得机器人能够从事的工作范围很有限
Rizon 机械臂
王世全毕业于斯坦福大学仿生与灵巧操作实验室及人工智能实验室,此前曾主导和参与完成过攀岩及水下人形机器人等项目。在这个过程中,他与几位斯坦福校友逐渐产生了一个想法__将仿生控制技术与自动化机器人相结合,让机器人能够通过力觉控制技术实现识别物体软硬度、物体位置等信息并进行灵活操作的能力,从而在更多场景辅助或代替人类工作。
举个例子,流水线工人在完成“拧螺母”的过程中,可以用“手劲”感受螺母的位置,并调整装配时的力度和角度。在这个过程中,人眼和手的精确度虽然达不到现阶段很多机器人亚毫米级的精度,但在遇到螺口打磨不足、螺钉螺纹变形从而导致拧螺母发生问题的时候,人可以根据零件磨损度和安装难度来判断如何完成装配,或选择弃件。
基于这个思路,非夕团队在研发过程中,都很关注如何将力觉控制与传统自动化相关技术相结合。同时,非夕还在力控结构和机械臂中加入了各类传感器和深度学习,让机器人能够完成更复杂的任务并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优化工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
三代机器人的区别
王世全表示,区别于一代高精度位置控制机械臂、二代协作式机械臂,第三代自适应机械臂首次融合了力觉以及视觉、深度学习等AI技术,能够提升机器人的通用性、智能程度与完成复杂任务的能力,在不确定工作环境中完成工业级表现。
截至目前,拂晓机械臂已经在新能源汽车电池组插拔、汽车电子类组装插拔以及手机部件安装等领域进行了应用探索及试运营,并计划在今年下半年进行量产和大规模推广。
现阶段全球应用在制造业的机器人潜在市场约千亿美元,其中高端制造业市场约 600 亿美元。此外,非夕认为,由于第三代自适应机械臂的柔性、智能等特点,它还可以应用在农业、服务业等多个领域,总市场潜力巨大。
王世全表示,非夕希望通过研发和应用机器人技术,实现对枯燥、令人劳累或损害健康的工作的自动化,同时创造更多有趣、有价值的机会。
相关文章
- 亿道数码携骁龙AI PC矩阵亮相高通科技日,定义移动办公轻时代
- 直击WAIC 2025 | 浩鲸科技联合蚂蚁数科发起“金融智能体应用联创联盟”
- 多模态AI融入日常交互 用三星Galaxy手机搭建效率工作流
- 引领智能运维!全新FortiAIOps 3.0重新定义IT运营
- 得瑞领新闪耀2025全球闪存峰会:D8000系列斩获创新大奖,强势赋能AI时代数据基石
- WAIC 2025 | SHIXP将与PPIO共建分布式智算枢纽平台
- 2025 WAIC落幕,深谋科技以技术与落地破局具身智能赛道
- AI赋能基层“智治” 湖北移动打造数字乡村治理新样本
- AI重磅奖项揭晓!用友大易荣膺人力资源服务业AI25强及思旗奖
- 中国最大黑客松AdventureX 2025杭州启幕,涂鸦赋能青年开发者引爆Physical AI变革
- WAIC2025:澳鹏发布新一代技术平台矩阵 助力大模型垂直应用落地
- 共建AI PC企业服务生态,京东政企业务携手高通打造骁龙AI PC生态科技日
- 2025 WAIC“智算技术创新与行业实践” 论坛圆满落幕 共绘智算生态新蓝图
- 四维图新亮相2025世界智能汽车大会:以AI新基建与数据闭环赋能智驾新范式
- 星辰聚智·才启未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中国电信发布系列前沿能力及AI产品
- 神州云动CRM亮相2025浪潮AI向新 数字企业创新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