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备网上“裸奔” AI能解安全难题?

2019-08-22 11:26:02爱云资讯

震网病毒、乌克兰电网大停电事件、韩国核电站资料泄露、勒索病毒爆发,工业控制系统安全事件的频频爆发,暴露了工业控制系统安全隐患对社会的危害。当AI、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生产全过程的融合程度日益加深,全球范围内工业设备联网数量迅猛增长,新的技术架构、生产体系、运营模式也带来了新的安全风险挑战。

信息孤岛难破

“AI是否可以按照预想正确执行不出现故障,其次联网后是否会遭遇外部破坏都是新挑战。如同人类的免疫系统,首先要确保系统本身足够强大,其次要有自我防护和修复能力。”上海工业控制安全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上海控安”)首席运营官刘毅告诉第一财经,在他看来人工智能在工业生产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由此带来的安全问题同样不容忽视。

就我国而言,从防护水平看,网上可辨识的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及设备数量超过1.5万个,遍布31个省(区市)。其中,多数缺乏安全防护,甚至处于“裸奔”状态。

从防护能力看,我国重要领域的设备接入、平台运行、数据流动等环节缺乏有效监测手段,融合工控技术与安全技术的成套解决方案存在空白。从市场需求看,工业领域对信息安全的需求尚未充分释放,以工控安全为主的工业信息安全投入仅约10%,产业发展明显滞后。

在这一大背景下,上海控安应运而生,其运营的上海工业控制系统安全创新功能型平台(下称“工控安全平台”)是由上海市政府和普陀区政府共建,也是上海首批推动建设的研发和转化功能型平台之一,由上海市科委和经信委共同指导,属于支撑上海科创中“四梁八柱”的重要内容。

据介绍,平台主要功能是连接政府、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科研院校、社会资本等主体,解决汽车电子、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电力石化等关键领域,工业控制系统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核心技术的研发和成果转化。

依托上海人工智能发展战略优势,上海控安也在推进人工智能和工业制造业融合发展,通过AI预判工业风险,提高工业生产效率。

刘毅认为,人工智能还很弱小,不是一个可以快速复制实现增长的行业,更不是社会资本运作和烧钱就可以做大的产业。背后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需要科学家、科研院所和高校博学人才,也需要将好的落地场景开放给初创企业,打通产业链资源,这些正是平台公司的优势所在。

科士恩科技是工控安全平台上的一家合作企业,主要聚焦3C、半导体、汽车等行业,为工业制造提供专有的AI算法模块及工业AI多模态协同质量检测系统,同时面向部分终端客户提供从质量问题根源分析,设备调优维护,产品良率提升完整的人工智能产品解决方案。

科士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胡东明告诉第一财经,AI落地工业一大难题就是数据缺乏,需要深入场景,不断地进行磨合。同时工业场景涉及各方的商业机密和技术机密,很容易形成信息孤岛。“虽然我们有专有核心算法,但通过和创新平台合作,可以获得更多的开放场景和产业资源,这是创业公司更为看重的资源。”

亿镜智能科技是一家专注情感计算心理情绪识别AI技术的公司,其核心产品异常人群预警分析系统主要应用场景是公共安防、医院、教育等,这些都是国计民生的基础领域。上海亿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俞楠认为,相较于纯社会资本而言,创新平台发挥更好的战略协同作用。同时,情感计算心理情绪识别是一个跨学科、强调基础研究,需要长期投入的技术,创新平台以工作室的形式引入科学家及工程师团队,给到很好的人才支持。

“两端”人才缺乏

工业控制系统中软件的比重越来越大,占到80%左右,硬件成本仅20%研发过程相关的基础软件几乎被国外垄断,如何借助自主研发软件逐步替代国外的组态软件,缩小国产软件在稳定性、响应速度、易用性上的差距,是行业突围的方向。

实现工控安全产业自主创新和制造,是上海控安一大目标。据刘毅介绍,在投入研发之前,公司会首先考虑四个问题,是否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是否属于关键共性技术、是否下一代技术、是否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卡脖子”技术。只有符合这四个评价标准之一,才会推进研究落地。

工控安全人才短缺,培养周期长是行业另一大挑战。具体到人工智能方向,刘毅认为从人才架构而言,“两端”人才缺乏:一块是高端的技术算法、基础研发工程师,另一块是落地到场景后,进行后续跟踪和维护的人工智能应用工程师短缺。

“综合性人才是最匮乏的,具体到学术界来看,从事人工智能技术研发的人才,时常不了解工业界的具体问题,不知道KnowHow,既掌握人工智能技术又了解工业场景的跨界人才不多。”胡东明告诉第一财经。

对此俞楠也有切身感受。情感计算心理情绪识别涉及神经学、医学、工程、计算机等多个学科,掌握前沿理论和技术的顶尖人才也就几个,往往要七八顾茅庐才能将顶尖人才请过来,为此企业必须快速跟跑,“拉帮结派”吸引人才。

在人才建设方面,上海控安依托中科院何积丰院士团队,探索建立了前沿工程师工作室与顶级科学家工作室机制,即在全球范围内寻找细分领域冠军,并以工作室的形式引入科学家及工程师团队。在该制度下,工作室只需安心专攻技术,平台公司会全权接管孵化任务,帮助其完成市场化、产业化,并尽可能降低开发周期和成本。

刘毅认为,人才资源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平台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要实现安全技术的创新与长远发展,离不开顶尖的人才和专家团队加入。而培养人才最好的方式,就是将产学研用政资结合,实现政府、学术、产业界的紧密连接。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头条文章
重点文章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免责声明|会展频道
冀ICP备2022007386号-1 冀公网安备 13108202000871号 爱云资讯 Copyright©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