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企业如何避免AI变成本中心?旷视Brain++助力高效训练部署算法
2020-03-01 16:46:46爱云资讯1141

图:旷视以Brain++和Data++避免AI变成本中心
在人工智能真正落地前期,AI公司需要获得某一场景庞大且高质量的数据量和样本量,并利用深度学习技术进行海量的算法训练和模型的持续更新。在此过程中,调参并优化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且会造成成本高、落地难的问题。因此,如何规模化生产算法,同时尽可能降低数据源成本和算力消耗,避免AI成为成本中心成为了企业技术能否长期有效落地的关键。对此,人工智能企业旷视自主研发了人工智能算法平台Brain++和人工智能数据管理平台Data++,以效率高、成本低、自动化的算法生产能力,推动技术落地。
其中,旷视Brain++具备大规模算法研发能力,其核心的深度学习框架具备独特的训练和推理一体化技术架构,同时集成了行业领先的自动机器学习(AutoML)技术,可实现算法训练和模型部署的高效流程化,和深度神经网络模型设计自动化,在减少人员参与而不牺牲训练质量的条件下,大幅提高算法生产效率。
不过,人工智能算法从研发到部署是一套庞大的系统工程,目前业界普遍把深度学习框架作为算法开发工具,但是学习和使用成本高,难以规模化。究其原因,只有深度学习框架并不本质,需要拉通从数据到算力再到框架的端到端解决方案,人工智能时代亟需一个满足产业需求的操作系统。
为此,针对框架、算力和数据三个核心要素,旷视Brain++在总体架构上分为三部分,包括深度学习框架MegEngine、深度学习云计算平台MegCompute、以及数据管理平台MegData。涵盖了从数据的获取、清洗、预处理、标注和存储开始,到研究人员设计算法架构、设计实验环节、搭建训练环境、训练、加速、调参、模型效果评估和产生模型,再到模型分发和部署应用的深度学习算法开发的所有环节。
通过Brain++,旷视研发人员能够获得从数据到算法产业化的一揽子技术能力,不用重复造轮子也可以推进AI快速落地。同时,旷视Data++通过数据辅助算法,算法提升数据,亦能够降低部分成本。
目前,旷视已经基于Brain++开发出了大量部署于云端、移动端、边缘端全计算平台的先进深度神经网络,并打造了以人工智能驱动的物联网解决方案,实现在个人物联网、城市物联网、供应链物联网三大垂直领域的广泛落地。值得一提的是,旷视还最快预计将于3月底对Brain++进行开源,开放深度学习与低成本高效的算法开发能力,以技术的普惠助推人工智能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实现人工智能与各行业的深入融合,实现价值创造。
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19年中国人工智能年度专题研究报告》显示,作为全球最大人工智能应用市场,中国人工智能技术落地迅速,预计2030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将突破10000亿元。在此背景下,旷视依托Brain++有效避免AI成为成本中心,构建了技术壁垒与产品化能力,实现了人工智能的商业化,帮助创造更多价值,并将通过Brain++的开源,共同推动人工智能落地各行各业,助力社会的智慧化变革。
相关文章
- 芯驰科技与伊世智能达成战略合作,推进本土首颗车规MCU的后量子密码算法落地
- 北大教授姚洋:算法不依赖观点推荐,能显著降低信息获取成本
- 三维天地智能路径规划引擎:以算法驱动,重新定义智能路径优化技术
- 终结大数据杀熟 云从科技参与“防算法歧视”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 云劭博携手河南大学:构建“数据+算法+场景“自主学习新生态!
- 韦达ai快报丨韦达控股发布矿山行业专用算法,推动矿山智能化管理
- 接入DeepSeek,旷视AIS算法生产平台5.0版全新发布!
- DeepSeek大模型引领算力新趋势,微美全息AI算法筑牢高性能底座根基
- 海纳AI获5000万融资:多模态算法+亿级数据,领跑AI招聘技术革命
- 新一代视觉算法 - 瞄准识别率,突破行业痛点
- AAAI 2025 | 2080Ti也能4K图像抠图 !美图&北交大提出超高分辨率自然图像抠图算法MEMatte
- 为职场人打造“超级大脑”未来智能大模型算法通过国家网信办备案
- 无需更换摄像头!韦达AI,以多算法叠加重新定义监控
- 2024长三角(芜湖)算力算法创新应用大赛颁奖典礼圆满落幕 展现芜湖数字经济新动力
- 大疆无人机DJI Neo发布 搭载AI智能算法 售价1299元
- DolphinDB Shark!一个基于遗传算法的自动因子挖掘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