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获吴文俊人工智能最高成就奖
2021-04-12 08:22:08AI云资讯799
4月10日,“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十周年颁奖盛典在京举行。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荣获“吴文俊人工智能最高成就奖”。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蒋田仔,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焦李成荣获“吴文俊人工智能杰出贡献奖”。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发表获奖感言。
据了解,2020年度第十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共收到305个提名申报项目,238个提名申报项目进入初评、终评答辩。最终,2020年第十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共评出100个获奖项目成果,包括吴文俊人工智能最高成就奖1项,吴文俊人工智能杰出贡献奖3项,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奖20项,吴文俊人工智能技术发明奖8项,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24项,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企业技术创新工程项目17项,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科普项目3项,吴文俊人工智能优秀青年奖16项,吴文俊人工智能专项奖芯片项目8项。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孙富春介绍,今年是“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设立10周年,主要呈现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率先优化职能,健全评审机制。一方面推进奖励评审委员会、奖励监督委员会职能,进一步明确“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坚持公益为本的原则,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评奖机制,组织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科技成果(评价)鉴定。二是提升奖励基金池强度,持续扩大品牌影响力。通过提名评选优秀的智能科学技术项目成果,调动和激励广大智能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扩大吴文俊人工智能最高成就奖、杰出贡献奖、专项奖芯片项目等九个奖种的授奖领域,相继募资1000万人民币奖金,用于专项奖励基金池的支持。三是突破“卡脖子”关键技术,增设人工智能芯片奖。为促进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业领域赋能,首次设立“吴文俊人工智能专项奖—芯片项目”,授予在人工智能芯片领域做出原创性和先进性成果的团队与个人,激励他们实现前瞻性基础及应用研究、解决“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奖项在鼓励取得重大科技突破的科学家或团队组织等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
记者了解到,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奖、吴文俊人工智能技术发明奖、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技术开发项目与社会公益项目)和吴文俊人工智能专项奖每年奖励项目总数原则上不超过40%。其中一等奖获奖数量不超过申报项目总和的7%,二等奖获奖数量不超过申报项目总和的15%,三等奖获奖数量不超过申报项目总和的18%。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科普项目、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企业技术创新工程项目和吴文俊人工智能优秀青年奖获奖数量分别不超过对应提名申报项目数的20%。并明确对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奖、吴文俊人工智能技术发明奖、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吴文俊人工智能专项奖—芯片项目,每年奖励总数限定不超过100项。
据悉,“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得到了荣获“人民科学家”称号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文俊的支持,经科学技术部核准,于2011年1月6日设立“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具备提名推荐国家科学技术奖资格,被誉为“中国智能科学技术最高奖”。“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以“人工智能”命名,面向智能科学技术领域涵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大、最具权威性的社会力量科技奖励。迄今,该奖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十届评审颁奖活动,先后授予426个单位及行业机构,391个创新成果和项目,1403名学者及专家表彰奖励。
本届大会采用“1+22+X”模式,含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颁奖盛典、中国人工智能弱势分析座谈会、2020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年会开幕式、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20》、AI Open Index系列榜单发布、2020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年会主论坛报告、科学之夜AI晚会、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项目路演暨投融资对接会、2020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年会专题论坛、技术论坛和分论坛等系列活动。
大会同期举办2020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年会等系列主题活动。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围绕原创AI基础软硬件技术研究展开合作,发挥双方优势,共同促进人工智能的技术突破和创新。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年会系列论坛邀请了192名来自清华、北大、中科院等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的权威学者和顶尖专家,以及华为、京东、联想等行业领军人物和人工智能企业领袖,围绕基础研究与商业价值变革、生物医学工程、“卡脖子”关键技术、智能生态共建、智慧城市大脑5大前沿话题,重点聚焦脑科学与人工智能、边缘智能芯片设计、智能语音交互等领域和产业。
相关文章
- 深度契合人工智能+与智能网联汽车主题,懂车帝智博会系列活动收官
- AI能力官方认可!合思入选超算互联网《人工智能生态产业图谱》
- 人工智能引领体育未来:第三届全国体育人工智能大会将于10月底在京启幕
- “人工智能+”驶入快车道,和鲸联合联想、沐曦首发科研智能一体机
- 艾氪智能段丰元出席2025深圳(国际)通用人工智能大会,产业级 Agentic AI 智能体集群亮相
- 容联云入选沙利文《2025人工智能全景图》,彰显AI Agent领军实力
- 深入实施“人工智能+”,伊顿助力皓扬数据打造 AI 算力中心标杆
- 新达内与百度智能云达成战略合作 联合培养人工智能大模型人才
- 响应“人工智能+”行动,BodyPark以“真人+AI”破解健身行业痛点,引领数字化升级
- CCF中国存储大会 | 浪潮存储刘希猛:融合存储加快“人工智能+”行动落地
- 回应时代,定义未来 | 漫柏集团与阿普人工智能共建“产教融合人才大社区”样板
- 微软人工智能推出首批自研模型MAI-Voice-1语音模型与MAI-1预览版
- 物联网与人工智能的中国力量,年度AGIC+IOTE盛会深圳重磅开幕!
- 迎“人工智能+”政策东风!2025中国智能产业大会&吴文俊人工智能创新大会即将落地常州
- 超千家AI企业“智汇”鹏城 2025 AGIC深圳(国际)通用人工智能大会暨产业博览会启幕
- 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号角已经吹响,旷视以“升维”解码AI未来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