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迪顾问:我国5G产业规模2026年将破万亿元 仍存四大难点
2018-05-16 15:44:54AI云资讯585
5G,正在打破传统的通信方式,在全球范围内衍生出更加开放、融合、创新的通信架构。据赛迪顾问日前发布《2018年中国5G产业与应用发展白皮书》预测,我国5G产业总体市场规模至2026年将达到1.15万亿元,比4G产业总体市场规模增长接近50%。
可以说,5G未来前景非常光明,但实践起来却不太容易。在会上,赛迪顾问通信产业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李朕指出,虽然目前我国5G产业链相对完备,并且已经在部分环节具备一定发展优势,但是仍存在一些四大难点。
“首先,5G还处于规划阶段,概念和技术未形成统一的标准。我国移动通信技术起步虽晚,但在5G标准研发上正逐渐成为全球的领跑者。”李朕表示,“我国5G在部分核心技术方面已经有所突破,同时也基本确定相应的频谱分配方案。但是,全球5G尚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各方为争夺话语权,正处在激烈的博弈中。如果我国争取不到5G标准主导权,那么之前所做的很多工作将变得徒劳。”
其次,我国还存在部分细分产业链环节薄弱。李朕指出,“目前,从5G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发展情况来看,基站和终端等主要环节发展较为成熟,但是某些环节的纵向细分产业链实力仍有待提高,例如处理器、射频功放、滤波器等对产业发展有非常重要支撑作用的核心器件,整体实力还比较薄弱,关注度也不够。”
再者,国内电信运营商动力不足。李朕认为,“由于我国4G建设刚刚完成,再启动5G,运营商将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此外,随着5G的到来,流量将加速贬值,红利逐渐消失,互联网业务对运营商传统业务的替代效应也将进一步强化,这将直接影响运营商的总体收入。因此,国内电信运营商在5G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带有一定消极情绪,在5G的推进过程中可能会动力不足。”
最后,国内5G频谱资源不够丰富优质。“我国虽然已经为5G预留了一定的频谱资源,但仍然不够丰富、优质。”李朕指出,“如果我国提出的频谱方案不能被国际上广泛认同,就意味着我国必须被动地去接受别人的频谱方案,需要重新去做另外频段的产品开发,从而不得不面临国内协调的诸多困难,导致我国5G产业发展滞后。”
相关文章
- 湖北移动5G-A护航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璀璨启幕
- 6G不是5G的简单升级,高通钱堃:标准化工作已正式启动
- “菜篮子”升级 湖北移动5G+AI赋能蔬菜大棚变身“智慧工厂”
- 湖北移动5G+AI赋能园区安全护航工业发展
- 展锐芯VAIO 5G平板上市,持续突破一线品牌!
- 中国移动紫金研究院发布 中移云枢AI+5G新型工业网络产品
- 告别卡顿!广东联通携手华为打造5G-A+AI黑科技,让万人场馆网速起飞
- “民呼我应” 湖北移动网络体检5G-A护航开学季
- 轻装上阵 高效成长 三星Galaxy A56 5G开启校园新篇章
- GlobalData发布5G移动核心网竞争力报告:华为连续七年排名第一,持续保持全领域满分
- 轻薄有型 内外兼修 开学换机就选三星Galaxy A56 5G
- 当人形机器人站上起跑线,5G-A大上行正成为具身智能的“运动神经”
- 湖北移动5G-A×AI双擎护航“汉超” 赋能数字消费提质升级
- 中兴U30 Pro 5G随身WiFi正式上市,让“快”看得见
- 联通5G-A助你抢抓“苏超”金球时刻
- 领航5G,预见6G:中兴通讯大规模阵列技术的持续领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