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指纹识别方案可以保护物联网设备免受恶意软件攻击
2019-07-02 16:26:52AI云资讯1287
随着即将到来的物联网(IoT)的考虑,三菱电机,立命馆大学和日本科学技术局已经开发出一种安全方案,可用于通过“指纹”识别各个逻辑芯片。该方案提供了一种手段防止设备欺骗,以及验证在网络设备上运行的嵌入式软件的方法,从而防止恶意程序被引入。
具有相同电路的芯片在处理相同输入时产生相同的计算结果。然而,由于在制造过程中添加的掺杂剂化学物质或其他材料的量略有不同,因此发生电路的微小变化。这些差异会产生随机毛刺或信号变化,但不会影响计算结果。
在日本团队的指纹识别方案中,使用嵌入在芯片中的逻辑电路对这些毛刺进行计数。当针对给定输入信号计数的毛刺数是偶数时,将0指定为输出位; 如果数字是奇数,则分配1。
为了创建唯一ID,将一系列四个预定义的32位输入信号应用于芯片电路的某个部分。每个都根据计数的毛刺生成一个0位和1位的32位字符串。然后,嵌入式算法将四个结果组合在一起,产生一个唯一的128位数字串,当电源打开时,该字符串被放置在芯片的寄存器中。
以下是该唯一ID如何防止安装恶意软件的企图。首先,要联网的设备具有公共加密密钥(存储在闪存中),该密钥本身使用嵌入在逻辑芯片中的代码和芯片的唯一ID加密。
要安装(或更新)的应用程序软件使用相同的通用加密密钥加密。为了解密软件以进行安装,系统使用芯片寄存器中的唯一ID来解密公共密钥,然后用于解密软件。
注入的恶意软件将使用错误的密钥加密,因此将被视为随机数而不会被安装。
使用此ID系统,网络设备也可以配置为仅与具有指定ID的其他组件一起运行。考虑设备A需要对设备B进行身份验证的情况。身份验证过程类似于安装应用程序软件,除了使用一串随机数代替应用程序。设备A中的数字使用公共加密密钥加密并发送到设备B,在设备B中使用刚才描述的相同过程对它们进行解密。解密的号码被发送回设备A,如果它们与它发送的号码相同,则设备B被认证。
“唯一的ID生成,加密和认证仅占用芯片上[15,000个逻辑门]的空间,”三菱电机信息安全技术部高级经理Takeshi Yoneda说。“这是因为它们共享一些相同的组件。”他说,三个功能 - 身份识别生成,加密和身份验证 - 只占用了单独实施所需空间的三分之一。
他指出,因为ID仅在芯片运行时激活,所以无法使用逆向工程技巧读取ID。
与您的预期相反,该技术实际上效果越好,芯片的晶体管和互连越小。实际上,电路元件越小,“可用于计数的故障越多,”三菱的首席研究员Daisuke Suzuki说,他发明了这种安全方案。“我们现在在原型中使用128位ID,但如果需要,这可以增加到4,096位,尽管你只需要80位来覆盖1000亿个不同的设备。”
从2016年4月开始,三菱将首先在自己的产品中部署该技术,针对具有高安全性要求的领域,如工厂自动化,汽车行业,计费系统和关键物联网设备。
“据估计,到2020年,将会有大约500亿台物联网设备,”铃木说。“如果其中只有一个证明是脆弱的,它可能会对全世界造成严重影响。我们希望通过这项技术来防止这种情况发生。“
相关文章
- OpenAI与博通合作生产自研AI芯片,英伟达独占市场的局面将逐步打破
- 苹果即将发布搭载M5芯片的iPad Pro、Vision Pro及MacBook Pro
- 智能汽车+机器人双线布局,黑芝麻智能锚定端侧AI芯片创新
- 紫光同芯打造新一代防伪芯片T91-506,全面赋能电子设备电池安全
- 全新一代北斗三号短报文通信SoC芯片在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发布
- 苹果即将量产搭载M5芯片的MacBook Pro和MacBook Air
- “芯片老兵”英韧科技领跑创新马拉松,为全球存储注入“中国芯”动力
- 英伟达斥资50亿美元入股英特尔 合作开发个人电脑和数据中心芯片
- 神眸荣获快手“品牌标杆奖”,以芯片级创新跻身行业前列
- 苹果计划在2026年推出四款2纳米芯片,A20和A20 Pro预计将采用先进的WMCM封装技术
- 苹果或于2026年为iPhone 18系列搭载A20芯片和两款A20 Pro芯片
- 筑牢安全芯基石,紫光同芯无线充电鉴权芯片T9系列亮相2025(秋季)亚洲充电展
- OpenAI或于2026年推出自研AI芯片
- 中国芯片的“绝地反击”!成都恒利泰替代方案震惊行业
- 英伟达发布人形机器人芯片Jetson Thor,实现物理AI领域重大突破
- 苹果首款折叠屏iPhone配四摄像头和自研C2基带芯片,并在设计上进行重大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