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AI同传成标配,表现日渐成熟
2019-09-02 17:11:40爱云资讯1014
8 月 29 日开幕的 2019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国内AI同传领域的领军代表腾讯同传为大会提供同传服务,同时现场服务的还有讯飞听见。
请注意,这是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连续第二年让两家参与大会的同传服务工作了。
人工智能大会作为AI领域的权威会议,选择AI同传本身就是一种价值背书,从一个AI关切者的角度展示AI同传当下的技术水准,尽可能为大会创造价值。
AI同传大跃升,但主基调并未变:与人协作在今天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腾讯同传展示的是机器独立识别与翻译。工作。
采取服务的方式一样,但腾讯同传的能力却提升了。
根据腾讯同传官方公开的信息显示,腾讯同传通过定制强化语音识别引擎,并采用领域自适应等技术,不断优化翻译结果。面对复杂的会场环境和语言环境的变化,腾讯同传通过自研的神经网络机器翻译引擎与语音识别技术,加入NLP、去口语化等技术的处理,语音识别准确率可达97%,翻译可接受度超过92%。
从现场效果来看,腾讯同传也确实比较完美的完成了同传服务任务,获得了业界认可。
其实在此次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之前,腾讯同传已经服务过 2019 年戛纳国际创意节、 2019 年& 2018 年世界机器人大会、博鳌亚洲论坛 2019 年会& 2018 年会、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香港IES大会、 2019 年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中国医院质量大会等,经过了百余场多语种会议的历练。
腾讯同传已经逐渐从中国走向世界,从技术试验走向现实应用。
摘取AI翻译的“皇冠”,除了协作还需开拓更多场景面对人类复杂的语言体系,以及不同环境下语音、语义的变化,AI同传无疑是AI翻译的“皇冠”。只有人与AI相互协作,才能把翻译这件事做得更好,这其中既有AI技术不断进步汲取人类的成熟能力,也有人类不断地探索,致力于消除人类语言沟通隔阂。
然而,摘取这枚“皇冠”,除了协作,AI同传还要做些什么呢?
1、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决定能力的上限
精准的翻译和呈现是实现高质量同传的关键因素,其中既包括AI翻译要有过硬的技术能力,还要求AI翻译在各种模态以及海量的服务需求中表现均衡,没有明显短板。
腾讯同传采取了“微信智聆+腾讯翻译君”两大能力的组合模式,前者提供语音识别技术,后者呈现精准的翻译译文。腾讯翻译君现已支持 16 个语种、 85 个语言对。在 2018 年的WMT国际翻译大赛中,腾讯智能翻译还获得了中英方向的世界第一,在翻译质量上领先。
在提供多模态服务方面,腾讯智能翻译除了可以提供基础的文本翻译、语音翻译外,还能提供技术能力要求更高的翻译服务,如图像翻译、AR翻译、AI同传,甚至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灵活的API、SDK在线服务,或者安全可靠的租用、私有化部署方式。目前,腾讯智能翻译的日均翻译请求已达 6 亿次。
有技术作为底座支撑,服务模态多样可选,再加上海量的服务请求满足,腾讯同传已经表现出足够高的能力上限。
2、应用场景不能居于一隅
此次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给了AI同传一次非常好的展示机会,也给AI翻译打开了一扇商业应用的窗口。然而将AI翻译只局限在展会这类大型活动的场景中,将永远没有机会摘取那颗心心念念的璀璨“皇冠”。
在腾讯同传的规划中,服务将延展到社交、旅游、教育等更多的应用场景,开拓出更多的服务形态。
试想一下,在大型跨国企业设置了定制化的会务翻译系统,不但可以提高交流沟通的效率,同时也是对人力资源的补充,甚至通过翻译服务弥补一些员工的语言短板,助其提升业务管理水平,这是不是比单纯的翻译更有价值和意义?
再比如,在酒店设置客户系统,提供实时翻译或多语语音客服等服务,或者为个人用户提供翻译接口,直接用手机App、手机扫一扫等提供翻译服务,未来的生活是不是更加便利?
AI翻译的价值并不只是“翻译”这项“本职工作”,而是在提供翻译的同时融入到人类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当中。
3、要想达到信达雅,协作仍然不可或缺
信达雅是AI翻译的终极目标,从技术的发展趋势来看,协作始终是AI翻译的主题。
腾讯同传在本次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所展示的人类与机器协作的实践将AI同传与信达雅的距离拉得更近了。务实派小马哥会上强调坚持科技向善,坚持做行业的数字化助手,用AI来协助人类。
非常难得的是,即便拥有一身“武艺”,腾讯同传依然保持克制,始终坚持AI同传是现有人类同传的一个辅助,目的是让同传更好的服务社会,而不只是技术的秀场。
AI同传,AI从来没有想过完全替代人实际上,从未来角度看AI同传的发展,人机协作的主题也意味着这不会只是AI自己的事。
1、技术都是由不足阶段进化而来
必须承认的是,即便AI同传(翻译)在各个场合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也获得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但AI同传(翻译)仍是一个尚处在发展进程中、要想达到“理想状态”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一直被“替代派”揪住不放的信达雅确实是当前AI同传(翻译)的一个“软肋”,但回想汽车刚被发明出来时也跑不过马车,我们是否应该对AI同传有更好的期待呢?只是在这个过程中,AI同传需要人类更多的支持和鼓励。
应该被记住的一点,技术始终是由人创新而来,人自己就是技术的推动力量,没有理由去嘲笑人类自己掌控和推动,还能为人类创造价值的技术。
2、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也是AI同传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
在AI同传发展的过程中,人与人的协作也十分重要。
AI翻译并不是什么高深的事,其核心就是靠庞大的数据库训练,模拟不同的场景和语态进行试验,这导致一个技术发展特征:其准确度的提升是场景蔓延式的,某些语态训练得多,就更为准确,未被训练的部分效果往往不佳。行业玩家之间的相互合作,或能产生场景扩展的效应,数据库、算法的交流意义明显。更重要的是,AI同传本身就需要翻译人才介入,提供各种建议,转化成数据库建设的指南,这方面合作空间还有很大。
3、技术演化比的是技术,为人所用是终点
从技术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所有的技术能不断的演化,比拼的还是对技术的投入和敬畏。AI同传的价值体现不在于技术本身有多强悍,而是如何更好地用人机协作的方式为人所利用。腾讯同传这样的产品,目的也是推进AI同传服务的进步,对整个产业链发展、行业容量扩大做出努力,为整个信息服务行业做贡献。
总结: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有言:“预测未来的最好方式就是创造未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给AI同传开了一扇窗,AI同传又何尝不是给AI技术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开了一扇窗。就如同本次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智联世界,无限可能”的主题一样,AI创造的不光是与万物和人类生活的智联,更多的是给人类无限的想象空间,其中的未来则由AI和人类去共同创造。
相关文章
- 人工智能搜索引擎Perplexity的AI语音助手已登陆iOS平台
- 学而思素养携手中国青少年宫协会 开启人工智能科普公益行
-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NCT编程考级2025年4月考圆满收官,新增人工智能教育测评体系
- 更能算、更省钱、更懂化工的国产人工智能来了!
- 2025“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大会:开启智能产业新时代
- 云南联通科技创新暨人工智能合作发展大会在昆启幕:科技赋能边疆,智启数字云南新篇章
- 人民出行受邀见证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签约 共启广西智能产业新篇章
- AI赋能,数智创新,慧博云通闪耀2025日本人工智能展览会
- 维基百科将发布专用于训练人工智能模型的数据集,以抵御网络爬虫抓取
- 培生发布智能课程生成器:创新人工智能驱动教师备课方式变革
- OpenAI发布全新人工智能模型o3和o4-mini,首次实现图像思考
- 深度迈进人工智能新纪元,标普云正式更名标普智元
- Meta AI宣布即将使用欧盟用户数据训练人工智能模型
- 英伟达宣布在台积电亚利桑那州工厂投产Blackwell人工智能芯片
- 九章云极DataCanvas入选2025全国企业“人工智能+”行动创新案例TOP100
- 云知声受邀参加2025中国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大会,携手多方共筑苏州人工智能战略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