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工具可在全球范围检测和收集垃圾
2019-09-05 14:38:07AI云资讯1145
并非所有看起来像垃圾的东西都是垃圾——当爱沙尼亚“Let’s do it”基金会决心使用人工智能(AI)技术设计一个基于图像识别的垃圾检测系统时,这是他们面临的最基础性的问题。该基金会是201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可持续发展教育奖得主。
他们最近几个月一直忙于发明一种精准度高、能够区分地理位置图像和视频中垃圾的算法,他们与微软和数据科学公司SIFR合作开发了这项名叫WADE(废弃物探测器)的人工智能工具。
“Let’s do it”基金会的工作在于动员数百万积极思考、以行动为导向的人解决与固体废物管理不当有关的环境和社会问题。
WADE系统最近刚进行了升级。技术经理凯奇(Kristiina Kerge)说:“事实上,要检测到垃圾并不容易。试想人们正在餐厅里开心地吃喝,他们面前的餐桌上放着几罐苏打水。在这样的情况下,易拉罐并不是垃圾。被扔在马路上的易拉罐则很可能被视为垃圾。”
“人们用垃圾这个词来形容没有用途的物品,我们通过图像教会算法识别垃圾,而这些图像中物品的用途往往不明显。”
WADE可以比人类更快、更准确地识别和定位垃圾。
凯奇说:“举个例子来说,如今,通过使用5种不同的移动应用程序,市民每天可以检测到121个废弃物所在点。WADE每天可以分析超过800万个图像。收集与管理不当废弃物有关的数据不仅对全球垃圾的可视化检测十分重要,还可以向学者、决策者、教育人士和企业提供信息,让他们清楚垃圾存在的热点位置、存在原因和潜在处理方案,以防止废弃物破坏自然环境或出现在马路上。”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Let’s do it”基金会将致力于说服各利益相关者使用WADE,让世界上至少有10亿人意识到垃圾问题。WADE收集到的数据将被整合到“教育助力可持续发展(ESD)”培训员培训方案中,并为培训员提供可视化工具,使其更好地了解与废弃物相关的问题,并对废弃物进行定位以找到解决方案。
凯奇说:“过去,收集有关废弃物(尤其是管理不当的废弃物)的可靠数据一直是一项挑战,我希望我们为数据收集和可视化提供的创新解决方案能够让更多的数据学家和公民加入我们,让废弃物更容易被识别出来。”
相关文章
- 北京筑龙助力京能斩获中物联人工智能应用大赛铜奖
- DFRobot发布二哈识图2与Mind+升级版,助力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落地
- 据调查,美国人不希望人工智能介入他们的个人生活
- 优刻得参加联合国工发组织全球工业与制造业人工智能联盟大会
- 打造张江人工智能创新小镇,全国首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再添发展新引擎
-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聚力“人工智能+”行动,赋能新型工业化发展
- 2025年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网络安全应用测试 深信服成唯一包揽三项第一厂商
- 践行国家“人工智能+”战略,容联云助力某消金“客服智能体”落地
- 相聚上海,共赴智能之约!昇腾AI人工智能产业峰会三大亮点抢先看
- 2025青岛海洋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大赛 高校行活动圆满收官!
- 老板电器入选首批浙江省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典型案例,树立AI转型可复制标杆
- 人机共生 · 智启未来——2025高交会亚洲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链展主题发布
- 工业富联AI低代码平台入选浙江省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典型案例
- Canva可画入选 2025年服贸会“人工智能+” 示范案例, 展现 AI 赋能服务贸易新实践
- 甲骨文与OpenAI达成3000亿美元“星际之门”项目协议 或将重塑云计算与人工智能未来
- 重磅发布 | “人工智能数据沙盒伙伴计划”亮相2025服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