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研究院举办6G系列研讨会第一次会议
2019-09-19 18:24:58爱云资讯503
9月17日,中国移动研究院召开“畅想未来”6G系列研讨会第一次会议。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东南大学、复旦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及中国卫通、华为、小米科技、商汤科技、亮风台、叠境数字科技等产业界的200余位技术专家出席,共同探讨6G的愿景、需求及潜在关键技术。
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黄宇红在致辞中表示,移动通信发展有着“使用一代、建设一代、研发一代”的规律,业界对6G商用预期将是2030年左右,现在开始研究6G非但不会影响5G的商用,反而会挖掘出一些先进技术应用在5G演进系统,对保持5G长期生命力是有良性的促进作用。在6G时代,中国移动将继续发挥产业引领作用,携手高校、科研机构和产业界伙伴,从需求入手,深入挖掘6G应用场景,研究系统核心性能指标定义,并积极推动基础性关键技术研究,尤其是高校积累的核心基础理论和技术向工程应用转化。
会议由中国移动研究院绿色通信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崔春风主持。在6G愿景与需求主题分享环节中,北京大学的武常岐教授从社会科学角度系统阐述了移动通信产业发展趋势和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面临的挑战;商汤科技总监申昌湖先生分享了5G+AI多种行业应用和商业模式,并畅想了AI未来技术发展趋势;亮风台北京公司副总张春艳女士分享了5G时代终端云化、数字世界3D化、全息化、以人为核心交互的发展趋势,以及AR在IoT、机房巡检、安防等领域的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势;叠境数字科技研发副总裁张迎梁先生介绍了全息沉浸式通信的前世今生,并对全息通信的应用和发展进行了畅想;小米标准副总监洪伟从AIOT+5G方向对未来智能生活进行了生动描绘。
继中国移动集团公司李正茂副总裁在ICC 2019会议上提出中国移动对以6G为代表的未来通信愿景的畅想之后,中国移动研究院首席专家刘光毅博士描绘了未来万物智联数字孪生世界的愿景,并对孪生体域网、通感互联网、超能交通等新应用场景进行了畅想,提出了未来网络五大技术特征构想:一是提供按需服务的极致网络;二是即插即用、支持灵活部署的极简网络;三是支持按需扩展和自治、自演进的柔性网络;四是智慧内生,AI在网络中深度渗透内化为基础能力,保障网络的极简、柔性、感知;五是安全内生,通过可信增强和泛在协同,实现智能防御。
在6G潜在关键技术主题分享环节,北京邮电大学李道本教授阐述了未来通信面临的挑战和重叠复用技术原理;东南大学程强教授介绍了信息超表面技术及在通信中应用的最新进展及挑战;清华大学张超研究员分享了电磁波轨道角动量技术的发展脉络,揭示了无线传输的另外一个新维度;复旦大学迟楠教授和电子科技大学陈智教授分别对可见光通信和太赫兹的研究进展、挑战进行了分享,并展望了技术的应用前景;中国卫通高级技术经理陈宁宇分享了未来天地互联、卫星互联网与5G融合方向的研究进展。
在由中国移动研究院无线与终端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李男主持的“6G发展趋势探讨”环节中,商汤科技总监申昌湖、中国移动研究院首席专家刘光毅、华为无线技术实验室执行主任卢建民、电子科技大学陈智教授和小米科技副总监洪伟就6G网络和终端发展趋势、人工智能在6G网络中的角色、6G相对5G可能的重要变化,以及如何推进6G研究尤其是基础理论研究做了深入讨论。
本次研讨会汇聚了产学研用各方力量,为业界寻找6G研究方向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关文章
- 2025WAIC丨玻色量子与中国移动、科华数据引领共建“量子+AI”生态
- 中国移动助力中国中化发布央企首个AI+农业种植领域大模型
- 中国移动AI+新型工业化创新研究院正式成立
- 中国移动“移动智企”产品服务全景图:解锁中小企业数智化转型的多元需求密码
- 中国移动副总经理李慧镝:筑智能云网共赢数智未来促智能向善共对全球挑战
- 决胜“未来”!中国移动加快量子计算布局发展
- 中国移动放大招!灵犀智能体2.0让智能生活触手可及
- 生态共生,智启未来,中国移动定义智能体互联新范式
- 中国移动发布多项量子成果 助力千行百业转型升级
- 中国移动大模型产业创新基地焕新升级
- 从“产业智能”到“万智互联”,中国移动勾勒企业发展新图景
- 中国移动发布灵犀智能体2.0 构建全场景智能服务新格局
- 中国移动与中国数联物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从模型专家到专家模型:中国移动打造我国人工智能“能力放大器”
- 中国移动正式揭牌人工智能新型专业化机构,目标打造一流人工智能科技公司
- 中国移动倾力建设人工智能“焕新社区”,为我国AI产业高质量发展聚力筑基
人工智能技术
更多>>人工智能公司
更多>>人工智能硬件
更多>>- 技嘉 M27Q2 QD 高清2K 量子点电竞显示器正式上市
- 新型Xsens Avior OEM IMU,体积小、重量轻,可在苛刻的工作条件下提供高精度和高稳定性
- 从 “认知优势” 到现实赋能:DPVR AI Glasses 重构智能穿戴价值
- 韶音闪耀2025ChinaJoy:OpenDots ONE斩获黑金奖,引领开放聆听新风尚
- IBM调研报告:13%的企业曾遭遇AI模型或AI应用的安全漏洞
- 国内首证!驰芯半导体CX500车规级UWB SoC芯片通过FiRa Core 3.0认证
- 解锁AI新玩法 三星Galaxy Z Flip7带来升维的智能体验
- 昇腾赋能三维生成新突破!浙大团队实现跨模态可控3D CAD建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