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VR产业潜力巨大 5G助推虚拟现实产业“回暖”
2019-10-23 09:38:48爱云资讯1210
曾一度备受市场追捧的虚拟现实(VR)技术,近几年似乎有些沉寂和低调。不过,估计很快它又将迎来高光时刻。在10月19日至21日举行的2019世界VR产业大会上,专家认为,5G将助推VR产业迎来复兴。
“VR产业处于产业复兴期,与5G产业匹配并相互促进。” 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在大会上介绍,2014年至2016年是VR产业的市场培育期,图像处理能力提升;2017年是产业低谷期;而2018年至2019年迎来产业复兴期,出现了广泛的产品应用。
与会专家将5G与VR的关系称为“天作之合”。
“今年是5G的元年,也是VR产业从培育期向快速期发展之年,5G与VR像孪生兄弟相生相伴。” 中国电信江西公司总经理黄晓庆在会上介绍,5G有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三个主要特点。5G网络速率达到10GB,是4G的100倍,端到端时延低至20毫秒,可以满足高速传输的需要。另一方面,VR又将为5G发展提供广阔的应用支撑。
腾讯公司副总裁、华东总部总经理张立军认为,在5G加持下,VR有可能成为智能手机、电视以外的第三块屏幕,而相比手机和电视,VR视野更广阔、感受更真实。随着5G商用化的加速,芯片、显示技术和算法等技术的不断进步,VR产业将迎来新一轮爆发。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刘文强介绍,随着VR产业生态不断完善,硬件、软件、服务融合的盈利商业模式不断成熟,预计2019年VR产业全球市场规模将超千亿元。
中国VR产业潜力巨大
“中国是全球虚拟现实产业创新创业最活跃、市场接受度最高、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出席大会时指出,中国的VR产业发展呈现出几大特点。
例如,研发制造体系基本形成,中国生产了全球70%以上的高端头戴式VR终端,具有较为完备的设计制造能力;内容资源不断丰富,在春晚、国庆庆典等重大活动中开展了VR直播,体验性强的优质内容初具规模等。
“特别是今年以来,随着5G牌照的发放,中国已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5G与VR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苗圩说。
刘文强认为,技术成熟、消费升级需求、产业升级需求、资本持续投入、政策推动五大因素促进我国VR产业快速发展。
工信部消费电子产品处处长杨旭东则在会上指出,中国VR产业仍存在关键技术不足、内容与服务教育缺乏、创新支撑体系不健全、利用生态不完善等问题,需要围绕技术、标准、产品、应用服务等产业链关键节点加强产业联动,共同推动VR产业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浪潮集团执行总裁兼首席科学家王恩东建议,发展VR产业,一要基础设施先行,因为VR技术对算力的需求非常巨大;二要先试先用,区域可以为新技术的发展提供早期的、实用的场景,让VR技术进行落地和试验,并不断成熟起来。
相关文章
- 沉浸式文旅新玩法-基于4D GS技术的真人数字人赋能VR体验升级
- 从铁路到影院再到AI眼镜,DPVR智能穿戴革命还在继续
- DPVR×MSI×图马斯特联合登场BW2025,VR赛车引爆现场
- 大朋VR AI眼镜预发布,从 VR 领航者到 AI 穿戴开拓者
- 马斯克疯狂“烧钱”做AI,大朋VR却已经要“出道”了
- 智能眼镜销量狂飙8倍 DPVR AI Glasses 蓄势破局
- 从制冷到智“恒”,约克VRF再次定义高端空气标尺!
- 安全高效降本!海信冰箱VR焊接实训打造智能制造人才新引擎
- 从坐观式影院到 AI 眼镜:DPVR上海电影节解锁元宇宙交互新生态
- 戴上DPVR AI Glasses,让骑行拥有第一视角“回忆”
- 全球AI浪潮翻涌,DPVR即将扬帆
- 谷歌与大朋VR 聚焦AI 眼镜赛道,技术布局凸显行业新方向
- 歌尔光学主办第九届VR&AR显示光学技术峰会,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
- 520 浪漫新 “视” 界,DPVR重新定义第一视角记录
- VR/AR产业博览会双奖加冕!DPVR开启AI 眼镜新征程
- 政策东风起,DPVR “龙标” 方案成影企创收新“神器”
人工智能技术
更多>>人工智能公司
更多>>人工智能硬件
更多>>- 技嘉 M27Q2 QD 高清2K 量子点电竞显示器正式上市
- 新型Xsens Avior OEM IMU,体积小、重量轻,可在苛刻的工作条件下提供高精度和高稳定性
- 从 “认知优势” 到现实赋能:DPVR AI Glasses 重构智能穿戴价值
- 韶音闪耀2025ChinaJoy:OpenDots ONE斩获黑金奖,引领开放聆听新风尚
- IBM调研报告:13%的企业曾遭遇AI模型或AI应用的安全漏洞
- 国内首证!驰芯半导体CX500车规级UWB SoC芯片通过FiRa Core 3.0认证
- 解锁AI新玩法 三星Galaxy Z Flip7带来升维的智能体验
- 昇腾赋能三维生成新突破!浙大团队实现跨模态可控3D CAD建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