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 打造更有温度的智能伙伴
2019-11-01 21:32:33爱云资讯1068
1024是2的十次方,是二进制计数的基本计量单位之一,是1KB的字节数,也因此组成了程序中最基础的基因序列。从事程序工作的开发者就像一个个1024,他们以最具创新的基础模块搭建起一个万物互联的世界。于是,10月24日,也渐渐演化为开发者共同的节日。
2017年,由科大讯飞公司发起了全球1024开发者节,这个以AI开发者为受众群体的人工智能盛会秉持“开放·合作·生态·共享”的理念,正在不断丰富着“1024”的内涵。
不再是概念人工智能要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在不同的场景大规模应用,人们已经享受到人工智能带来的各种生活便利。在开发者节开幕式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软件处调研员傅永宝表示,截至2019年6月,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过1200多家,位居全球第二。智能+新模式(新产品、新业态)不断涌现,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交通、金融、教育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表示,人工智能已经到了红利兑现期。他总结了“应用红利兑现”三大规则:第一,人工智能不再是概念,要有看得见摸得着的真实应用;第二,这种业务不靠重金和人力堆砌,就具备规模化推广的应用;第三,推广以后能用数据描述应用效率提升、成本降低、错误减少以及危险场合避免等。
从技术开发到应用变现,并不意味着人工智能已经完成了自身的使命。“人工智能并不仅仅是锦上添花、好玩有趣,而是可以做到解决人类几千年来的一些刚需。”刘庆峰认为,人工智能要想成功,首先需要找到刚需的应用场景,其次要解决人工智能的数据驱动问题,让机器能够自主学习和训练,最后要关注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聚焦人的情感和品位。“人工智能场景落地需要整合日益丰富的AI能力,从合成、识别、翻译、机器理解、图像、视频等,都需要进行能力的整合和开发。”刘庆峰说道。
能听会说 汽车将成为有温度的智能伙伴
在大多数情境下,汽车是除了家庭和办公场所以外,用户使用时间最长的个人空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汽车已经逐渐变成一个新的移动终端。
在生态展区内,应用最新一代智聆车联网3.0系统等领先科技的江淮嘉悦A5吸引了很多年轻人的注意力。这套系统具备声源定位功能,能够帮助确认有效的声音方位,有效防止其他方位人声干扰,让汽车全神贯注聆听;而语音系统的多轮对话功能,让汽车和用户的沟通不再“前言不搭后语”,无须再次唤醒,实现无障碍沟通;另外,情景语音让汽车能够满足用户更细致的需求,如一句“下雨了”,开启的天窗、车窗就会自动关闭;一句“我想透透气”,车窗则会全部打开。
基于语音交互的智能车载场景的应用不断加深,也不断刷新人们对智能网联汽车的认知。据科大讯飞消费者BG副总裁于继栋介绍,科大讯飞从2009年就与各大汽车厂商展开合作,去探索汽车前装的语音交互方案。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了1900万名汽车前装用户,这些用户分布在了各个主要品类的车型上面。
目前,人车交互的智能化已经成为汽车行业一大趋势,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支撑的疲劳检测、分心检测、身份识别等功能将成为未来主流车型的标配。
商汤科技展示的“智能车舱”产品与解决方案,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想象一下,作为一名驾驶者,一款汽车产品拥有这样的功能,你会如何评价?它能为未来新一代车载智能系统提供身份识别、疲劳检测、分心检测、刷脸开门、视线追踪、手势识别、乘客属性分析七大功能。当车主靠近车侧时,将触发车门把手处的微动开关,进而唤醒人脸识别功能。此时,系统自动将车门上方摄像头抓拍的人脸,与云端注册过的车主进行比对,确认车主身份并解锁车门。在人脸比对的过程中,系统还将同时启动活体检测,确保解锁的准确性。这一功能不但可解决车主携带钥匙的不便,极大解放了双手,同时保障了车辆安全。据记者了解,这种“智能车舱”还可将识别范围扩展到后排乘客,实现全舱的智能一体化。
在人工智能的赋能下,汽车正在逐步接近能听会说、能理解会思考的美好愿景,成为有温度的智能伙伴。
安全防范 关键在于人类
与此同时,由于人工智能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安全等问题也日益凸现。前不久,一款换脸APP就引发了人们对人工智能技术安全的争议。
科大讯飞轮值总裁胡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当前的人工智能依然是一种工具,安全的关键还在于使用者怎么去防范。胡郁希望用户主动了解人工智能的工作机制,提高个人安全意识,同时,通过完善相关法律对违法行为进行相应制裁。“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越来越快,对我们来说是利大于弊的,它就像其他工具一样,如何使用它,关键在于人类。”
而科大讯飞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智国则从技术角度予以回应。
他认为,开发者们应该从技术运用场景上杜绝人工智能被运用于诈骗,给应用加上一道安全锁。他举例说,现在不少智能音箱的唤醒功能是放在云端的,这就为黑客监听用户、窃取信息留下了后门。但如果我们将音箱的唤醒算法放在本地,结合AI芯片进行边缘计算,就能将敏感数据放在本地,消除这一安全隐患。
大会期间发布的《中国产业智能化白皮书2019》指出,在不远的将来,产业智能化所产生的产出增量将远远超过智能产业化,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以金融、家庭、汽车、医疗和教育行业为代表,产业智能化完备程度较高的行业或场景中已经开启了智能化的探索和尝试,并将成熟的应用实现规模化的推广和应用。
相关文章
- 人工智能搜索引擎Perplexity的AI语音助手已登陆iOS平台
- 学而思素养携手中国青少年宫协会 开启人工智能科普公益行
-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NCT编程考级2025年4月考圆满收官,新增人工智能教育测评体系
- 更能算、更省钱、更懂化工的国产人工智能来了!
- 2025“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大会:开启智能产业新时代
- 云南联通科技创新暨人工智能合作发展大会在昆启幕:科技赋能边疆,智启数字云南新篇章
- 人民出行受邀见证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签约 共启广西智能产业新篇章
- AI赋能,数智创新,慧博云通闪耀2025日本人工智能展览会
- 维基百科将发布专用于训练人工智能模型的数据集,以抵御网络爬虫抓取
- 培生发布智能课程生成器:创新人工智能驱动教师备课方式变革
- OpenAI发布全新人工智能模型o3和o4-mini,首次实现图像思考
- 深度迈进人工智能新纪元,标普云正式更名标普智元
- Meta AI宣布即将使用欧盟用户数据训练人工智能模型
- 英伟达宣布在台积电亚利桑那州工厂投产Blackwell人工智能芯片
- 九章云极DataCanvas入选2025全国企业“人工智能+”行动创新案例TOP100
- 云知声受邀参加2025中国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大会,携手多方共筑苏州人工智能战略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