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视AI测温解决方案上线,助力一线人员守好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
2020-02-10 17:15:12爱云资讯808
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北京从本周开始将迎来返京潮、返工潮。作为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北京机场、火车站、客运站等人流密集的工作场所均已加强了管控力度,地铁全线增加了进站测温环节。2月4日,旷视AI 测温系统在北京市海淀政务大厅和部分地铁站正式上线,利用AI技术,共同解决返工潮疫情排查难题,助力疫情防控。
AI零接触测温筛查 一线人员实现部分“云办公”
返京潮、返工潮将至,疫情防控进入关键时期,在人流量密集的公共场所,体温测量成为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一环。然而,目前的测温方式在人流高峰时段存在诸多难题,如温度存在误差、人工近距离检测安全性较低、筛查疑似发热人员存在难度等。
据现场负责调试的技术人员介绍,AI测温系统采用“人体识别+人像识别+红外/可见光双传感”技术,通过前端红外相机鉴别出人流中的高温人员,根据疑似发烧者的人体体征、人脸信息,利用AI技术,即可快速筛查体温异常者,解决红外测温漏判、错判、无法在大人流量下识别发烧者的难题,协助工作人员二次测温,提高地铁场所的通行效率与可控度。
同时,这项解决方案将研发重点放在对远距离的测温精度以及高密度人流量的可用性上。针对戴口罩遮挡进行了专项模型优化,即使戴着口罩和帽子系统也可以精准测温,无需等待,识别误差低于0.3℃。此外,系统还可支持大于 3 米的非接触远距离测温,出现疑似发热人员可以自动报警,以进行进一步的确认检测和医学观察。
旷视表示此系统的智能疑似高热报警带宽可达到 1秒15 人,一套系统部署 16 个通道,仅需1人即可管控现场,在提升效率、节约人力的同时还大大降低一线工作人员被感染的风险,让地铁的工作人员也能实现“云办公”。
响应号召,300小时完成开发,实现技术落地
2月4日,工信部发布倡议《工信部倡议:充分发挥人工智能赋能效用、协力抗击疫情》,号召人工智能企业在防疫工作群策群力,提升技术防控的可靠性与实用性。此前,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也曾面向北京市海淀区企业和科研团体征集与“红外测温产品”有关的人工智能技术方案,提高以“大规模人群”为基础的测温精度,并于2月6日中午公示了目前已提供可行方案的名单,包括旷视基于人工智能平台 Brain++集成的“人体识别+人像识别+红外/可见光双传感系统”、 北京千方科技公司的2米探测距离的非接触式红外视频检测设备等。
据介绍,春节期间,旷视CEO印奇与近百名研发人员快速行动,对发热人员筛查系统需求、解决方案功能规划、接口方案、测试联调、供应链整合等问题进行分析和规划,历经300多个小时,完成了AI测温解决方案的开发。2月4日,旷视首个助力疑似发热人员测温筛查的落地AI方案正式上线,并已经在北京市海淀政务大厅和牡丹园等地铁站展开试点应用。
相比人工近距离检测手段和传统的发热筛查系统,运用了AI技术的旷视AI测温系统识别效率更高,同时测温零触碰也减少了交叉感染的风险,更加有效地帮助工作人员守好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目前,旷视AI测温系统正在定点应用。未来或将向更大范围推广,真正在防疫战中发挥技术的作用。
相关文章
- 北安协走访旷视,见证AI驱动下的安防创新布局
- 接入DeepSeek,旷视AIS算法生产平台5.0版全新发布!
- 旷视中标!AI+驱动北京城市感知管理跃升
- 以大模型驱动 旷视与中国移动共创多元场景价值
- 阿里云、旷视等超60个安全类SDK拥抱鸿蒙,助力开发者全方位保障应用安全合规
- 致远互联与旷视科技达成战略合作 筑牢企业协同运营安全防线
- 始于算法,终于生态!看旷视企业业务的新玩儿法
- 旷视科技签约蓝湖MasterGo,开启国产设计软件“共创”新时代
- NeurIPS 2021 | 旷视提出:空间集成 ——一种新颖的模型平滑机制
- 旷视推出边缘侧产品鸿图、魔方,为建筑智慧升级提供“过硬保障”
- 沉浸式环游AI世界 旷视智·世界校园体验官福利满满
- 旷视科技科创板首发上市获通过 拟募资60.18亿元
- 旷视首席科学家:AI 技术十年跃迁的三个核心问题
- 电瓶车起火事故频发 旷视将免费开源检测算法助力守护小区平安
- 旷视与金隅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携手打造AIoT工程样板
- 凭借行业领先动态鲁棒性,旷视MegBot-S800斩获LT峰会创新产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