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战“疫”!人工智能提高诊断效率,智能机器人辅助完成部分危险工作
2020-02-15 09:31:58爱云资讯894
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
在防控疫情部署落实工作中,上海着力将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应用于疫情态势研判、传播路径分析、精准防控、有效治疗及后续治理等各工作环节。
通过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科学决策依据,提高接诊问诊和诊断效率,加强远程和在线技术服务。
春节期间,仪电、商汤、依图、深兰等企业相继着手开放病毒结构测序的相关算法与算力,通过人工智能赋能医疗,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通过白玉兰远程会诊系统为确诊为新冠病毒感染患者进行远程会诊)
上海人工智能发展联盟理事长单位上海仪电集团智慧医疗板块第一时间与上海地区多家三甲医院取得联系,为医院提供远程会诊技术服务支持,并为有需求的疫区医院免费开通上海白玉兰远程医疗网临时账户端口,提供在线诊疗服务。
商汤科技在接到由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转达的紧急需求后,第一时间组织公司超算团队支持,免费提供高性能计算资源,支持研究人员对抵抗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进行大规模筛选,同时开展病毒突变预测等工作。
(商汤科技研发的肺部图像分析软件)
依图科技联合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开发上线了“新冠肺炎智能影像评价系统”。据悉,该系统是行业内首款智能评估新冠肺炎的AI影像产品,能更为高效、准确地为临床医生提供决策依据。
而针对新冠肺炎的人传人特点,深兰科技从基因入手,重点攻关“病毒人传人变异位点”,为精准靶位药物筛选提供数据支持。
要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需要将高效的设备与科学的诊断相结合。上海联影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将AI技术搭载于联影“智能天眼CT”,实现CT检查智能定位、精准识别。目前,联影“智能天眼CT”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发热门急诊等多家医院投入使用,助力抗击疫情。
除了应用于诊疗工作外,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对防控病毒扩散、监测排查人员等方面提供支持。同时,AI智能机器人还是医务人员的“助手”,承担在线咨询、网络问诊、递送药物等工作。
(工作人员在安装调试5G云端智能机器人)
针对疫情防控排查工作,UCloud优刻得联合无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上线“2019-nCoV 新型肺炎确诊患者相同行程查询工具 ”,用户输入火车、飞机或地铁的行程日期、车次和地区,即可查询是否曾与已披露的确诊患者同行。
商汤科技AI智慧防疫解决方案的出入口通行模块可以将人脸识别、无感测温与无感通行结合,人员戴口罩的情况下,露出50%鼻梁时通过率可达85%。借此,可快速识别人员信息并测温登记,同时提供后台记录,并进行智能分析,对异常情况及时报警,为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疫情当前,智能机器人还可有效辅助医务人员完成部分危险工作,减少医务人员的交叉感染风险,保障人身安全,缓解人力紧张情况。
达闼科技与中国移动共同定制的5G测温巡查机器人已送往武汉同济天佑医院和上海第六人民医院。它可通过红外测温仪等传感器探测人体体温,一旦发现异常,会立即上报,避免测温人员的频繁、长时间工作,提升了病区隔离管控水平。
与此同时,上海人工智能发展联盟在上海市经信委的指导下,面向人工智能相关企业全力征集现成的可用于疫情防控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截止到2月13日,已累计收到132家企业的281个相关产品。目前,联盟正在实时对接医疗机构和社区的具体需求,建立供需方沟通协调机制,以期精准应用相关产品,让人工智能技术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发挥作用。
相关文章
- 智能感知+AI辅助诊断,清雷科技实现养老与医疗“零距离”
- 海信超声助力提高基层医疗诊断水平
- 双管齐下,西门子医疗携手全景医学共推基层医疗远程影像诊断全面应用
- AI如何更懂医?看腾讯天衍实验室智能医疗诊断技术创新
- 心理健康诊断辅助系统再获奖,亚略特与北京移动开启战略合作
- 数字科技助力新医疗|腾讯觅影秒级完成AI识别,1分钟提供辅助诊断参考
- OPPO开放共享两项自研人工智能算法,助力北大医生诊断与科研工作
- 浪潮与腾讯云联合发布数据中心服务器智能故障诊断技术白皮书
- 人工智能在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及展望
- “跨越”千里超声问诊——北京301医院超声诊断科专家解读华大智造超声机器人应用价值
- 从6年到24小时 戴尔AI解决方案为医疗诊断提速
- OPPO上线远程诊断功能,ColorOS 11.0以上系统支持
- 通关英语,再战中文,网易有道AI团队首战中文语法错误诊断大赛夺冠
- 发力AI医疗,华北工控可提供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专用计算机
- 天翼云联合上海联影为肺炎诊断提供"AI助手"
- 百度夺魁INTERSPEECH2020竞赛 AI助力阿尔茨海默症早期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