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也科技再融资,疫情中数字化转型需求提升
2020-02-27 07:50:50爱云资讯1087
即使最新拿到一笔融资,但在来也科技创始人兼CEO汪冠春眼里,短期仍面临业务与收入下滑的风险,他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疫情使得价格战与业务冷下来,但火热的一面是,疫情也带动线上办公与数字化转型的趋势提速。
近日,来也科技宣布完成C轮4200万美元融资,由光速全球基金和光速中国成长基金领投,凯辉创新基金、双湖资本跟投,汪冠春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2019年第三季度时就与光速全球基金开始接触并洽谈,到春节前完成交割、到账。此轮融资将用于招募优秀人才,更明确的任务在于将RPA+AI解决方案落地于政府与企业场景。
放眼全球,美国RPA代表性公司UiPath过去两年收入增长了7倍,UiPath和Automation Anywhere去年分别以投后估值70亿美元和68亿美元完成新一轮融资。光速中国创始合伙人宓群表示,RPA是SaaS里难得的细分赛道,它可以跨行业、也可以跨部门应用,RPA实现企业办公自动化的未来趋势一定是与AI相结合。
疫情期间诸多创业公司陷入现金流紧张的困境,对此,汪冠春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疫情的发生的确给做企业服务的公司带来影响,尤其是需要与中大型客户直接面对面沟通、面对面交互的项目,短期来讲,来也的收入与现金流也会有一定压力。对于当下部分公司会采取的降薪或裁员,汪冠春称不会拖延员工工资,也不会要求因为公司面临的短期财务挑战就去降薪,但根据标准优胜劣汰的原则仍会贯彻。
除了疫情的负面影响之外,汪冠春称,疫情推进了远程办公与数字化办公概念与习惯的落地,深入到大部分政企理念中。此次疫情对政企进行数字化转型起到加速作用,因此对于做自动化的企业来讲,也利于拓展企业级机器人解决方案的落地。
线上教育与线上医疗问诊行业需求量的激增是疫情期间汪冠春的明显感受,他称,来也提供的RPA+AI疫情机器人大幅度提升社区居委会对疫情调查的效率,降低人工操作比例。也正基于此,来也在今年会将机器人更多地部署到有需求的中大型企业当中;产品创新方面将围绕RPA+AI更多地结合,如RT与OCR以及NRP结合来做智能文档的理解。
另外,疫情机器人是诸多公司近期的重点项目,如国内AI语音公司思必驰推出“疫情防控机器人”,猎豹移动旗下猎户星空派出智能递送服务机器人“豹小递”驰援武汉等。来也科技联席CEO李玮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这波疫情将中国RPA与机器人行业提前了一到两年的时间,让更多人意识到这个市场是客观存在的。
据MIR Databank数据显示,随着疫情进入平稳阶段,下游行业需求将阶段性释放,加之政府有望推进相关经济刺激措施落地,工业机器人市场将逐渐好转,全年增长率预计在5%左右。且随着5G技术的加速落地,成长性行业如新能源、医疗、半导体等的带动,2020年下半年机器人行业将迎来一波爆发性增长。
相关文章
- 别再花冤枉钱!魔方网表:让中小微企业“零预算”玩转数字化,坐享“千万级”红利!
- 中移物联以创新产品赋能智慧民生 共筑数字化生活新图景
- 乐檬领跑食品零售数字化:赋能商超“货盘转型”新机
- 聚焦AI赋能的数字化转型 硕磐智能引领企业级下一代CRM
- 企业数字化升级的路径选择:快鹭云助力低成本快速升级
- 宜选科技:深耕外贸数字化十六载,以技术赋能中国企业“智”闯全球
- 数智领航丨江西长新金阳光荣膺数字化L7级评价,擘画制造业转型新蓝图!
- 落地福耀科技大学! 海信HiBuilding智慧建筑AI数字化平台打造智慧校园新标杆
- 绿色,数字化,可持续 | 2025 第十四届国际汽车X.0峰会邀您共创绿色未来
- 神州云动受邀出席北科大“钢铁行业CRM创新”论坛,共探数字化转型新路径
- 全球首发智慧体育装备亮相大沩AI助力边疆教育数字化
- 嘉为蓝鲸携ITSM亮相香港,以智能运维之力赋能港澳企业数字化转型
- 康贝数商全生态AI数字商业论坛在合肥成功举办 助力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
- 连连支付厚植企业数字化服务 报告:连续两年稳居“第一阵营”
- 全球十大B2B电商平台全景扫描:跨境贸易的数字化引擎
- 2025长三角商业资产数字化RWA大会:共筑价值长城
人工智能技术
更多>>人工智能公司
更多>>人工智能硬件
更多>>- 兼顾纤薄、耐用与可持续 Galaxy Z Flip7展现三星卓越的产品设计能力
- 新石器无人车部署超7500辆,成全球最大规模无人车队
- 未来式智能亮相 WAIC 2025,以人机协同范式引领产业智能变革
- 全球首例!康诺思腾手术机器人完成临床场景下自主手术验证,研究成果登上顶级期刊《Science Robotics》
- 超能AI+折叠大屏 新一代三星Galaxy Z Fold7|Z Flip7邂逅沈阳
- 技嘉 M27Q2 QD 高清2K 量子点电竞显示器正式上市
- 新型Xsens Avior OEM IMU,体积小、重量轻,可在苛刻的工作条件下提供高精度和高稳定性
- 从 “认知优势” 到现实赋能:DPVR AI Glasses 重构智能穿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