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发展 便利性与隐私性不是对立面
2020-04-15 09:52:27爱云资讯868
最初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时,科大讯飞高级副总裁赵志伟坦言,自己难免有些沮丧和焦虑。主要是担忧它会对生活和国家经济带来影响,也会对公司业务产生影响。
然而现在,他和整个公司团队早已顾不上沮丧和焦虑,都在全力抓住新的机遇。“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人工智能行业要努力化危为机。”赵志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总的来说,这次疫情给全社会带来了巨大挑战,也给人工智能行业带来了巨大需求。”北京大学教授、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黄铁军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解决好这些需求,会成为人工智能行业发展的良好机遇。
“面对疫情,公司领导层很快转变思路,讨论和分析有哪些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国家和老百姓渡过难关。以前的客户也很快找到我们,提出疫情中的技术需求。”赵志伟说。
赵志伟表示:“刚开始,我们也没想到人工智能竟然可以渗透到这么多疫情防控领域。”在他看来,人工智能正在加速落地,带来实实在在的应用价值。
把握线上线下结合大趋势
“长远来说,这次疫情也是人工智能加速渗透到经济社会方方面面的一个过程。”黄铁军认为,人们以往更多把人工智能当成“黑科技”在谈论,疫情过后,人工智能可能真正逐渐转变为像网络、电力一样的基础设施。
在赵志伟看来,短期内,疫情可能会对人工智能行业有一定影响,比如一些企业的业务可能停滞,一些项目进度不及预期,现金流面临压力等等。
“但长期来看,疫情当中蕴藏着很大的市场,可以给整个人工智能行业带来新的机遇。”他强调,不只是疫情期间的短期机会,而是大趋势带来的长期机遇。
赵志伟把这个趋势概括为:线上+线下+人工智能。
“疫情期间,全民转向线上服务的习惯改变非常重要。”赵志伟笃定判断,远程办公、线上教育、线上医疗、线上政务服务等,今后肯定是大势所趋。而这对人工智能行业的意义非同小可。
赵志伟认为,正如2003年非典疫情催熟了电商平台,此次疫情也正在催生消费者新的消费习惯,倒逼传统企业、机构加快数字化转型,这些都将加快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经济发展。
“经历这次疫情,我们在核心赛道上的思路打得更开了。”赵志伟说,公司在教育、医疗、司法、公共服务等领域的核心赛道不会调整,但经历这次疫情,每个核心赛道上的策略和规划可能会有所调整,以更加符合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市场需求。
以医疗领域为例,市场上已经有一些线上医疗服务,希望解决患者和医生之间的信息差,但却未触及医生资源少、基层医生水平不足的问题。后者仅凭互联网难以解决,这就需要人工智能辅助诊疗技术。
对于人工智能在线上服务领域的应用前景,黄铁军分析说,人工智能本身就建立在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基础上,必然在线上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除了这一趋势,黄铁军认为,一些依托人工智能语音识别、图像识别技术的“零接触”产品和服务,也不仅仅在疫情期间应用,未来会在更广泛的场景下使用。“我很看好这个方向。”黄铁军说。
“这次疫情其实也是一次大浪淘沙,人工智能企业如果能在危机中发现机遇,继续踏踏实实打磨技术和产品,经过这次疫情,反而会发展得更有后劲。”赵志伟说。
便利性与隐私性不该是对矛盾
除了蕴藏着市场需求和长远趋势,黄铁军认为,疫情也对人工智能行业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人工智能产品做得足够好,其实有潜力在抗击疫情中发挥更大作用。”
他举例说,疫情期间,大量医护人员投入到对新冠肺炎患者的诊疗和护理当中。如果人工智能产品可以提供在医院内安全、精准地自动为患者送药、量体温等服务,就可以代替部分人工护理,让医护人员的工作更加高效,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医护人员的感染风险。
“但现在很多人工智能产品还提供不了这么完善的服务,与疫情中的现实需求还有一定差距。” 黄铁军说。
黄铁军认为,此次疫情还向人工智能行业提出另一个更高要求——保护好用户隐私。
比如,利用语音识别、人脸识别技术研发的“零接触”产品,涉及用户的声纹和肖像等隐私信息,这些个人隐私信息能否得到很好的保护,是影响这些人工智能产品未来应用的重要因素。
“疫情催生的很多需求可能是长期性的,但是在满足这些需求的同时,一定要把安全隐私的问题重视起来。否则需求虽然在那里,大家如果不放心,还是难以真正落地。”黄铁军说。
谈到个人隐私问题,赵志伟认为,人工智能产品的便利性与用户个人隐私之间,确实像个跷跷板。要享受非常便捷的服务,往往需要提供更多个人信息。人工智能企业应该注重用户个人隐私,同时在法律法规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不能“越界”。
“这次疫情也促使我们更深入地思考这个问题,” 黄铁军补充说,“法律法规和企业自律当然必不可少,但解铃还须系铃人,我们最近的研究和实践表明,既很好地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同时又很好地保护用户隐私,这种技术路径是存在的。”
相关文章
- OpenAI发布开放权重人工智能模型:采用Apache 2.0开源协议,支持本地运行
- 苹果组建全新AKI团队研发类ChatGPT人工智能搜索工具 力图重振苹果智能
- BSI亮相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以国际标准构建可信AI未来
- 润和软件闪耀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以AI加速赋能行业智慧化升级
- 壹心理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与麦思AI战略合作,守护千万家庭心理健康
- 星辰聚智·才启未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中国电信发布系列前沿能力及AI产品
- 天罡智算闪耀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以算力创新驱动智能时代新局
- 中国方案登陆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挚达科技智能充电机器人亮剑全球,港交所IPO铸全球能源服务新引擎
- 启信宝数据洞察:人工智能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产业潜力逐步显现
- 思特奇亮相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构建人机共生新生态 引领企业智能变革
- 达明机器人联合海峡经济科技合作中心亮相2025 WAIC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 液冷算力新标杆!科华数据联合沐曦股份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首发高密度液冷算力POD
- 印象笔记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重磅发布AI原生产品
- 让AI更简单!超云携首发新品亮相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 阿里巴巴:你好,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 交通银行亮相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人工智能技术
更多>>人工智能公司
更多>>人工智能硬件
更多>>- 兼顾纤薄、耐用与可持续 Galaxy Z Flip7展现三星卓越的产品设计能力
- 新石器无人车部署超7500辆,成全球最大规模无人车队
- 未来式智能亮相 WAIC 2025,以人机协同范式引领产业智能变革
- 全球首例!康诺思腾手术机器人完成临床场景下自主手术验证,研究成果登上顶级期刊《Science Robotics》
- 超能AI+折叠大屏 新一代三星Galaxy Z Fold7|Z Flip7邂逅沈阳
- 技嘉 M27Q2 QD 高清2K 量子点电竞显示器正式上市
- 新型Xsens Avior OEM IMU,体积小、重量轻,可在苛刻的工作条件下提供高精度和高稳定性
- 从 “认知优势” 到现实赋能:DPVR AI Glasses 重构智能穿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