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美国制造业每多1个机器人,平均取代3.3名工人
2020-05-11 06:18:51AI云资讯1304
工业机器人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如何?近日,麻省理工学院和波士顿大学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1990年到2007年,每千名美国工人中增加1个机器人,全美就业人口比下降0.2%,工人的工资降低0.42%。
这意味着,美国制造业中每增加1个机器人,平均会取代3.3名工人。
上述研究题为《机器人与就业:来自美国劳动力市场的证据》(Robots and Jobs: Evidence from US Labor Markets),由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Daron Acemoglu和波士顿大学助理教授Pascual Restrepo合作完成。研究论文发表在经济学期刊《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两位研究人员使用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收集的19个行业数据,结合美国人口普查局、经济分析局和劳工统计局提供的人口、就业、商业和工资数据进行模型分析。
1993年-2007年美国工业机器人的地理分布
他们发现,四大制造业使用的机器人数占全美总数的70%,分别是汽车制造(38%)、电子(15%)、塑料和化学工业(10%)和金属制造(7%)。
机器人的分布密度在地理上存在很大差异。密歇根州是工作场所中机器人最集中的地方,其中,“汽车之城”底特律、州首府兰辛市和州中东部工业城市萨吉诺受到的就业影响最大。
研究作者Daron Acemoglu发现,机器人问题最明显的地方是底特律。“无论汽车制造业发生什么,对底特律地区的影响(相比美国其他地区)都要大得多”。
美国和欧洲的工业机器人。美国和欧洲每千名工人对应的工业机器人数量。
通过横向对比,研究人员还发现,美国的机器人部署情况落后于欧洲。1993年至2007年,美国引进新机器人的比例接近于每1000名工人对应增加1个机器人;但在欧洲,同时期内每1000名工人对应增加了1.6个机器人。
“尽管美国是一个技术非常先进的经济体,但就工业机器人生产、使用和创新而言,它落后于许多其他发达经济体”,Acemoglu评价道。
研究指出,机器人对收入不平等有直接影响。在制造业中,被机器人取代工作岗位的部分工人没有很多其他好的就业选择。研究结果显示,使用机器人和行业自动化与蓝领工人收入下降之间存在直接联系。
这项研究为机器人对就业的负面影响提供了证据,但作者Daron Acemoglu认为,他们的研究结果并没有给“机器人会夺走人类所有工作”的观点提供支持。
相关文章
- 巨头云集,智启未来!3月天津机器人展亮点抢先看
- 成都汇阳投资关于人形机器人打开增量空间,减速器国产替代进行时
- 天太机器人与广州大学共建“机器人研发实验室”,产学研协同开新篇章
- 荣耀CEO李健:明年将推出机器人手机
- 让智能机器人更有温度 京东与可以科技共绘情感交互机器人未来
- 星际动力入驻宁波前湾,未来像选配电脑一样选配人形机器人
- 星际动力落户宁波前湾,人形机器人新势力重塑行业版图
- 博歌科技获富士康注资 携手达实智能拓展AIoT机器人应用
- 均胜电子将于11月6日上市,“汽车+机器人Tier1”双轮驱动估值重构
- 弗兰度长沙基地盛大投产,智启“机器人+AI+应用场景”新篇章
- 智联未来,生态共生:IHR 2025人形机器人国际峰会在沪落幕,产业领袖共绘商业新图景
- 5G-A赋能十五运,具身机器人火炬手领跑大湾区
- 京东物流“狼族”机器人全阵容亮相物博会,“超脑+机器人”夯实超级供应链底座
- 海柔创新闪攀机器人、K1200亮相亚洲物流展,新智造中心提升10倍产能
- 宇树Unitree R1系列消费级机器人京东首发 极致性能由你定义
- 星辰通用机器人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加速具身智能商业化落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