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IT职业教育或将驶入发展“快车道”
2018-06-19 09:40:18AI云资讯1374
现状:新兴技术发展更迭快,人工智能职业人才缺口大
“近年来,依托IT产业的人工智能应用掀起了热潮,产业界和相关机构对人工智能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应用型人工智能人才供给不足的情况十分突出。”广东轩辕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教学服务事业部总经理石龙兴表示,人工智能人才每年缺口达十几万,与传统IT人才相比,待遇高30%-50%左右。不过,石龙兴也表示:“80%的本科毕业生很少接触项目案例,只能理解课本相关知识点,却不知道如何运用到实践中去,从学校到工作岗位适应期至少要3-6个月。”
对此,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谢景伟分析,新一代IT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发展更新速度快,导致教学内容滞后且知识技能庞杂零散,难以体系化。“高职院校在师资引进上也存在困难,待遇没有吸引力。”谢景伟认为,拥有高精尖技术的“双师型”教师的相对缺乏,使得职业院校人工智能等新兴专业人才培养的“瓶颈”。
“相对于高校IT专业本科教育,职业教育更看重对学生们动手能力的培养,其优势在于培训周期较短,掌握一技之长,且未来大多成为初、中级技术人才。”被誉为“中国人工智能教育第一人”的蔡自兴教授认为,虽然各高校的教育模式已经在寻求突破,包括建立行业实践基地进行专门的技能训练等方式,但传统教育偏向理论的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能力全面的IT人才培养。“在这种情况下,IT教育需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作为支援。”
探索:参与实际开发项目,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那么,职业院校如何打造新的教学体系和专业化师资队伍,以培育一大批人工智能领域应用型人才和高水平团队?“要让学生参与到具有实际应用意义的项目开发当中去,实现‘练中学’‘赛中学’。”谢景伟介绍,近年来,湖南大众传媒职院做了很多探索,如组建由政府主导、学校牵头的区域性职教集团,搭建学校为地方服务的一级平台,促进学校服务面向与地方经济建设融合;组建由行业指导、院系牵头的开源联盟,搭建新媒体技术专业群为湖南软件产业服务的二级平台,促进学校专业群与地方产业链融合。
值得一提的是,还成立由该校为主任委员单位的高职计算机类专业委员会,合作开展人才培养、专业标准、师资培养标准,推动湖南省IT类专业发展。确立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实现双轮驱动,提升发展动力,实现专业群集约发展。同时,以制度建设为基础,构建“教赛融合”的竞赛管理体系;以技能竞赛为抓手,推动“教赛融合”的课程教学改革;以校企合作为途径,开发“融合共享”的优质教学资源;2018年技能竞赛取得了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湖南省一等奖4项;打造新媒体技术优势明显的省级品牌专业和省级特色专业,承办了5项全国职业教师专业技能培训,对口支援了吐鲁番职业技术学院和新晃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专业建设和师资培养。
相关文章
- 当代年轻人的野心:不仅要做AI时代的见证者,更要做参与者与创造者
- 开启AI时代办公新篇章!AI钉钉1.0版本正式登陆鸿蒙应用市场
- 元脉网络发布AIDC解决方案 赋能AI时代数据中心建设
- 构建完善云硬盘产品矩阵,移动云为AI时代筑牢存力基石
- 哆啦A梦的口袋里,或许也藏着AI时代的真实生活
- 霄云科技银河存储:重构AI时代的存储新范式
- 华瑞指数云发布AI原生数据平台WADP:统一的通用存储架构,重构AI时代数据基座
- 聚焦灵境云,构建AI时代的边缘智能底座
- Physical AI时代来临!涂鸦智能将携AI“黑科技”登陆IFA 2025
- ISC.AI 2025产教融合大会:破解AI时代“人才荒”需校企双向赋能
- GEO重构外贸B2B采购链路:AI时代全球贸易的效率革命与价值重塑
- ISC.AI 2025周鸿祎:AI时代需要安全智能体 重构数字安全新防线
- 每日互动全新升级AITA超级营销助手,打造AI时代的品牌营销智能体验
- 得瑞领新闪耀2025全球闪存峰会:D8000系列斩获创新大奖,强势赋能AI时代数据基石
- WAIC 2025首日看什么?从顶级智囊交锋到中国方案登场,四重主线浓缩AI时代最强对话
- 知乎答主亮相2025 CBME,以专业内容助力AI时代母婴品牌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