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行业背后的人工智能算法引发的忧虑和思考
2020-10-12 13:15:01爱云资讯767
知识积累带来规模递增,规模递增引发市场集中。
当一个行业可以以“流水线”的形式固定下来后,这个行业中,人的价值就被越来越弱化与微不足道,从身体、动作、时间、精力等,都被重复的机器与机械化流程给绑架。
而背后来指挥人的大脑与神经中枢,就是机器。
我们很多人都点过外卖,当你下了单之后,恐怕最大的希望就是,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你的手中——越快越好,在追求快的路上,永无止境……
其实,不止是消费者,外卖平台厂商对快的追求也是一样的。所以,尽可能的把所有流程固定下来,比如,一些主要的外卖平台,饿了么打造的“方舟”系统,美团打造的“超脑”配送系统等等,这些系统才是他们真正的大杀器与“秘密武器”。
这些通过高科技技术打造的人工智能外卖平台,既可以实时收集海量的配送数据,又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算法,不断优化派单,压缩配送时间,提升配送效率。
技术革命带来的变革与进步是显而易见的,根据大数据统计,大部分外卖订单,都是3公里以内的送餐距离,从配送最长时限来看:
2016 年,3 公里送餐距离的最长时限是 1 小时;
2017 年,45 分钟;
2018 年,为 38 分钟;
2019,2020,这个时间还在不断压缩,再压缩……
对于所有外卖平台公司来说,不断压缩的配送时间,就可以转化为同样数量的金钱。
根据美团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 年第三季度,美团外卖的订单量达到 25 亿,每单收入比 2018 年同时期增加了 0.04 元,而与此同时,每单成本则同比节省了 0.12 元——这也帮助美团在 2019 年 Q3,多赚了整整 4 亿元。”
与此同时,骑手们也越来越变成了“外卖流水线工人”,他们的收入由计算机背后的算法所支配、统计、核算提成。
据了解,骑手的收入主要取决于四个方面:
1.接单量;
2.准时率;
3.差评率;
4.投诉率;
其中,准时率是主要的衡量指标。因为第三个指标差评率和第四个指标投诉率,产生的最主要原因往往是第二个指标准时率。
如果超时,系统会自动扣提成,接单量再大也是徒劳。据了解,某外卖平台,机器对人的评价与奖惩,就是一个个冷冰冰的数据:
“准时率低于 98% 一单扣一毛钱,低于 97% 一单扣两毛钱。”
不管是外卖背后的流水线作业,还是依靠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系统算法,其实都是利用了资本与技术的垄断性优势,帮助平台方建立了信息数据优势,进而体现出了议价优势。
前段时间,一篇比较火的调查性文章《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引起了很多的关注与争议。
这篇文章揭示了“与生命赛跑”的外卖骑手所面临的困境:
他们的时间、收入及生命安全,被强大的算法锁定。为了“准时送达”,骑手们经常在钢铁洪流中超速、逆行、穿红灯……
这种情况下,就产生了一个矛盾的地方:
利用人工智能算法优化,不断合理优化配送路径,提升效率,无论是对消费者还是外卖平台,都是有利的事情,尤其是疫情的大背景下,更是凸显了这种利好。
从理论上来说,对于外卖骑手小哥们而言,节省了不必要的路程,缩短了时间,也是提高的收入。
但背后的代价,有多少人关注,多少人愿意再深层次的思考一下呢?
骑手的恶劣生存环境,被机器算法固定下来了倒逼与时间死神赛跑不短压缩配送时间……
毕竟,这些都是属于社会责任的范畴,不在人工智能机器算法的“特征统计”范围之内。但这些社会性问题,一点一点累积起来,会产生哪些负面效果与影响,有多少人认真思考过?
美国有个著名的反科技“斗士”——希尔多·卡辛斯基。
他曾经在《工业社会及其未来》一文发出警告说:
“工业文明及其产生的后果,对于人类就是一场灾难。”
“人类太轻易得让自己陷入这样一种对机器强烈依赖的境地,以至于到了最后,他们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完全听从机器的决定。”
在这种背景下,智本社社长清和提出了这样的观点:
如果数据不私有化或未建立对算法的有效管控(注意前提),算法即剥削。
这个观点,还是非常值得思考的。
我们不能只是享受高科技、人工智能带给我们的便捷,还要多考虑一下背后的安全与隐私问题,方为未雨绸缪之策。
相关文章
- 人工智能搜索引擎Perplexity的AI语音助手已登陆iOS平台
- 学而思素养携手中国青少年宫协会 开启人工智能科普公益行
-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NCT编程考级2025年4月考圆满收官,新增人工智能教育测评体系
- 更能算、更省钱、更懂化工的国产人工智能来了!
- 2025“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大会:开启智能产业新时代
- 云南联通科技创新暨人工智能合作发展大会在昆启幕:科技赋能边疆,智启数字云南新篇章
- 人民出行受邀见证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签约 共启广西智能产业新篇章
- AI赋能,数智创新,慧博云通闪耀2025日本人工智能展览会
- 维基百科将发布专用于训练人工智能模型的数据集,以抵御网络爬虫抓取
- 培生发布智能课程生成器:创新人工智能驱动教师备课方式变革
- OpenAI发布全新人工智能模型o3和o4-mini,首次实现图像思考
- 深度迈进人工智能新纪元,标普云正式更名标普智元
- Meta AI宣布即将使用欧盟用户数据训练人工智能模型
- 英伟达宣布在台积电亚利桑那州工厂投产Blackwell人工智能芯片
- 九章云极DataCanvas入选2025全国企业“人工智能+”行动创新案例TOP100
- 云知声受邀参加2025中国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大会,携手多方共筑苏州人工智能战略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