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芯片话语权捏在自己手里,长城汽车战略投资地平线
2021-02-10 18:24:39AI云资讯1448
长城汽车正式进军芯片产业了。
近日,长城汽车战略投资了国内知名汽车智能芯片创业公司——地平线,合作将涵盖研发和产品两方面展开,双方可能还将在高级辅助驾驶(ADAS)、高级别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方向展开重点合作。
目前长城汽车旗下已有超过45%的车型搭载了L2级智能驾驶技术。
按照其“咖啡智驾331”智能化战略的规划,2021年长城汽车将实现国内首个全车冗余的L3级自动驾驶、首个配置激光雷达的自动驾驶和具有NOH(高速自动领航辅助驾驶)能力的自动驾驶。
自2020下半年起,芯片问题就开始困扰汽车行业。公开报道显示,去年9月汽车芯片价格出现波动,11月、12月价格陡变,出现“跨越式增长”。时至今日,芯片短缺问题仍未缓解,反而还有愈演愈烈之势。
汽车芯片大战已经打响。
百度在2019年12月发布了“鸿鹄”芯片,黑芝麻智能在2020年8月发布了华山系列车规级自动驾驶芯片;华为在2020年9月发布了MDC210和MDC610两款车规级芯片。
除了科技公司外,不少整车企业也已开始了在汽车芯片领域的部署。根据国金证券发布的2019年中国新能源车IGBT(功率半导体器件)市场份额来看,比亚迪半导体排名第二。2020年12月30日晚间,比亚迪更是发布公告称,董事会授权公司及比亚迪半导体管理层启动分拆比亚迪半导体上市的前期筹备工作。
此外,云知声与吉利集团旗下亿咖通科技(ECARX)宣布,共同出资成立了合资公司芯智科技,并对外表示已经下线了两款车规级芯片。另外,上汽、东风、一汽等企业也先后表示,将利用股权投资、合资合作或者自主研发等方式,布局车载功能性芯片和车规级的AI芯片市场。
近日,长城汽车战略投资了国内知名汽车智能芯片创业公司——地平线,合作将涵盖研发和产品两方面展开,双方可能还将在高级辅助驾驶(ADAS)、高级别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方向展开重点合作。
目前长城汽车旗下已有超过45%的车型搭载了L2级智能驾驶技术。
按照其“咖啡智驾331”智能化战略的规划,2021年长城汽车将实现国内首个全车冗余的L3级自动驾驶、首个配置激光雷达的自动驾驶和具有NOH(高速自动领航辅助驾驶)能力的自动驾驶。
自2020下半年起,芯片问题就开始困扰汽车行业。公开报道显示,去年9月汽车芯片价格出现波动,11月、12月价格陡变,出现“跨越式增长”。时至今日,芯片短缺问题仍未缓解,反而还有愈演愈烈之势。
汽车芯片大战已经打响。
百度在2019年12月发布了“鸿鹄”芯片,黑芝麻智能在2020年8月发布了华山系列车规级自动驾驶芯片;华为在2020年9月发布了MDC210和MDC610两款车规级芯片。
除了科技公司外,不少整车企业也已开始了在汽车芯片领域的部署。根据国金证券发布的2019年中国新能源车IGBT(功率半导体器件)市场份额来看,比亚迪半导体排名第二。2020年12月30日晚间,比亚迪更是发布公告称,董事会授权公司及比亚迪半导体管理层启动分拆比亚迪半导体上市的前期筹备工作。
此外,云知声与吉利集团旗下亿咖通科技(ECARX)宣布,共同出资成立了合资公司芯智科技,并对外表示已经下线了两款车规级芯片。另外,上汽、东风、一汽等企业也先后表示,将利用股权投资、合资合作或者自主研发等方式,布局车载功能性芯片和车规级的AI芯片市场。
车透君认为,长城汽车进军芯片行业,并不令人感到意外,这也符合长城汽车加快公司转型的战略需要。
相关文章
- 从3分钟到3秒,中兴通讯AI攻克芯片检测难题,提效60倍!
- 神眸双目枪球AOR电池云台机斩获安博会「金鼎奖」,以研极芯芯片创新监控新格局
- 安博会前瞻:神眸拓宽安防X影像新格局,从芯片、AI到场景破圈之路
- 高通宣布推出人工智能芯片AI200和AI250,挑战英伟达
- 美光HBM3E芯片位于AI与高性能计算新纪元,驱动大语言模型认知飞跃
- 美光芯片带动移动AI新纪元:G9 NAND UFS 4.1以卓越性能与创新固件,赋能旗舰智能手机边缘智能体验
- 第十届亚洲电子元器件、芯片展览会
- REDMI K90 系列发布:超级像素+最强芯片,售2599元起
- 全球首颗!德氪微发布超高耐压毫米波隔离驱动芯片DKV56系列
- 英伟达人工智能芯片迎来太空首秀,AI初创公司Starcloud计划在太空建造数据中心
- 芯华章开放免费使用商用级仿真器GalaxSim,加速中国芯片初创公司发展
- 宇都通讯王俊峰院士出席奇瑞全球创新大会:与芯片研究院深化合作并点赞奇瑞汽车创新
- 湖南打造科创高地:湘智兴湘大会签约多项成果,驰芯半导体剑指车规芯片
- 云天励飞携全栈AI推理芯片产品亮相湾芯展,引领“推理时代”新赛道
- 威宏科技加入Arm Total Design生态系统,携手推动AI与HPC芯片创新
- OpenAI与博通合作生产自研AI芯片,英伟达独占市场的局面将逐步打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