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打造以客户感知为中心的服务提升体系
2021-05-14 10:35:22AI云资讯1393
现如今,当你走进中国移动营业厅办理业务时,不仅可以体验一对一业务咨询、办理等专属服务,在结束服务后,还会收到关于对营业厅环境、办理等待时长、业务办理时长、营业员服务态度等满意度调查推送,通过在线填写问卷可以进行1-10分评价或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反馈。
使用魔百和在线观看节目亦是如此,互联网电视会依托大数据,自动推荐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以合集的形式展示在电视界面。在观看结束后,同样会收到关于魔百和使用便捷性、界面友好性、内容完整性/丰富度等内容的满意度调查推送,通过在线填写问卷可以进行1-10分评价或将优化建议进行反馈。
数字化时代已经来临,为向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中国移动积极适应新形势带来的新变化,不断探索推进客户感知探测的数智化转型升级,全力打造“服务好不好,客户说了算”的服务评价机制。通过建设集评测评价、优化改进支撑为一体的数智化客户感知管理平台,构建“用后即评,以评促改”的客户感知提升新模式,最终实现业务、产品、服务质量的提升。
实时化的感知评测方法
“一切服务皆场景”。无论是在营业厅、热线咨询办理业务,还是一线服务人员入户进行家装宽带业务,在服务结束后都会实时收到评测短信/微信消息,对服务过程进行满意度评价。
这类“用后即评”的评测模式,是立足于客户真实使用场景,为实时获取客户真实感受而升级的客户感知探测模式,是“传统评测”向“新型评测”的升级,更是中国移动为带给客户更好服务体验,不断优化探索的成果。目前“用后即评”已覆盖包括营业厅、10086热线等主要服务触点场景和“办(套餐)后即评”、“看(电视)后即评”等业务使用场景在内的49个服务场景,月均覆盖客户超过1.4亿次,获取“第一手”的客户真实感受,使客户感知探测更全面、更精准、更及时。
客户化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科学的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推动服务质量持续提升的关键。以客户感知为导向,将客户感知指标分解成面向运营过程的指标(KQI)和面向生产结果的指标(KCI),实现外部客户感知指标与内部运营指标的统一,最终实现从“内部视角”向“客户视角”的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升级。
以营业厅服务场景为例,业务办理时间的长短以客户的感受和打分为主要依据,再分解映射到每单业务、每个流程节点的时长,从而推进内部运营流程不断优化,最终反映到客户满意度的提升。
目前,中国移动已面向涵盖个人、家庭、政企及新兴市场服务场景形成近500项感知质量指标,客户感知评测问卷60余套,并伴随业务发展不断迭代优化。
闭环化的服务提升机制
传统的营业厅业务办理满意度调查,从电话调研开始,到客户办理业务,再到最后评价,反馈周期过长,客户评价失去时效性,无法及时还原当时问题,改进工作也不能及时进行。“用后即评”的客户感知提升新模式,改变了以往满意度评测反馈速度慢、问题改进不及时等问题。客户的实时评价、反馈等感知评价能够即时到达生产一线,将问题解决在当下,实现从“评改分离”到“即评即改”的服务提升闭环升级。
集中化的感知管理支撑平台
“从0到1”、从“多点分散”向“全网集中”,为加强技术支撑能力,深入扩展“用后即评”的应用,保证用户谏言有门,中国移动感知平台不断优化,建设了全网集中的客户感知评测管理平台。
集中管理,实时共享。中国移动实现了从各单位分散开展评测到全网集中开展评测、结果统一运用的转变,使客户服务的效率和精准度得到大幅提升。
智慧预测、闭环优改。依托“用后即评”结果数据,利用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中国移动深入开展客户满意度预测,针对客户重点关注的资费、网络等问题,有效识别潜在不满客户,提供主动服务,先于客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未来,中国移动将持续深化“用后即评、以评促改”的服务模式,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广大客户提供最优质的信息通信服务,让客户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相关文章
- 中国移动黄宇红:量通智融合创新的探索、实践与思考
- 中国移动发布“无极一号”离子阱量子计算装置
- 中国移动举办量子科技前沿创新论坛并发布系列重要成果
-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聚力“人工智能+”行动,赋能新型工业化发展
- “AI+”新突破:中国移动重磅发布移动云超级智能助手
- 中国移动助力中国物流打造物流行业专属千亿级参数大模型
- 从“昆仑电波”到“掌心守护”:中国移动安全管家以科技力量筑牢乡村安全防线
- 中国移动将支持eSIM全系产品,释放成长新动能
- 太全面了!中国移动咪咕携10大展项亮相2025服贸会三大主题展
- 算力筑基・AI赋能・数据驱动! 中国移动2025年服贸会解锁AI+时代新范式
- 真我携手中国移动深化战略合作,动感地带首款定制机重磅发布
- 算潮甬动 AI共生 中国移动精彩亮相第十五届智慧城市与智能经济博览会
- “移链湘聚 · 强链共赢”:中国移动 + iData 北斗终端,共链出发!
- 中国移动紫金研究院发布 中移云枢AI+5G新型工业网络产品
- 中国移动携手合作伙伴共同启动移动信息产业链“强链计划”
- 中国移动发布低空智联网试验装置,以科技创新筑基低空经济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