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WAIC直击:科大讯飞图聆云平台2.0启动,助力企业转型
2021-07-11 06:46:52爱云资讯4840
7月9日,在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长三角产业智能论坛”上,科大讯飞启动“顺风耳”图聆工业云平台2.0暨全球合作伙伴招募仪式,拟围绕研产供销服全价值链,在全球招募1000家合作伙伴,用人工智能去提升工业效能。
上海市长宁区委常委、副区长、区政府党组书记杨元飞,科大讯飞总裁吴晓如,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秘书长、科大讯飞副总裁徐甲甲出席了该仪式。
科大讯飞工业互联平台总监金辉在演讲中表示,讯飞此前发布的“顺风耳”图聆工业云平台1.0版本,更多的是赋能于工业现场,即:机料法环测六要素,但是科大讯飞在跟企业沟通过程中发现,工厂需要的不仅仅感知物联能力,它还需要搞清究竟要到哪里设置传感器?及解决具体问题思路和方法。
企业不仅需要工业大数据能力,同时它需要围绕大数据去重构业务部门,并且能够帮助它去建立这样的大数据团队。企业需要的不仅仅是产品,同时它需要更多的服务;企业需要的也不仅仅是科大讯飞的AI能力和工具,同时它也需要明白怎么样利用AI技术去解决具体问题。
基于此,科大讯飞希望能跟企业进行深度合作,用“顺风耳”图聆工业云平台和科大讯飞在工业里面AI中的一些功能为企业赋能,为企业提供智能化底座,同样,科大讯飞也希望能跟全球生态合作伙伴携手,围绕着企业所需的研产供销服全价值链场景,进一步延伸。
所以在“顺风耳”图聆工业云平台2.0版上,科大讯飞提出了“1+1+4”以及研产供销服务全场景概念。
所谓“1+1+4”中的第一个1是感知物理平台,这是科大讯飞自主研发的,比如声学成像仪、声像连通设备,以及和合作伙伴共同开发的工业网关、边缘计算,还有供应大工业平台等体系,主要是满足于工业现场的数据汇聚、连接和共享。
在这一过程中,科大讯飞会利用自己在工业大数据中积累的经验,帮助企业去建立业务。
第二个1是AI平台。科大讯飞表示,这一平台在企业落地方面,需要四个工具。
首先是语音声音的技术,就是能听会说;还有图像视频的能力,就是能看会认,这是标准能力。当然,仅有标准化能力是不够的,还需要有能力去定制相应开发,在这一思路下,科大讯飞也提供基于工业预训练模型的工业模型训练平台,和能理解会思考的图谱管理平台,这是1+1+4基本框架。
那么什么是工业模型训练平台和图谱管理平台?科大讯飞表示,工业模型训练平台涉及到声纹模型、质检模型、设备运维模型和安全监控等个模型。
以图像瑕疵检测模型为例,无论是布匹、钢板、PCB还是光伏等的监测,在模型中都有类似项目。由于图像瑕疵检测会因光线、场景等因素影响算法,因而会影响质检的可靠性。
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使得每个企业都能从该模型中快速生成适用的模型,科大讯飞工业模型训练平台除了会将自己累积的经验提供出来,从中抽出数据,建立起标准的工业预训练模型外,还允许企业自己上传数据,进行标注,从而利用该平台,快速形成企业自己的图像,提高瑕疵检测的准确率。
而图谱管理平台其实就是知识图谱管理平台。知识图谱可以广泛地应用到工业层面,全面提高生产效率。
以设备检测场景为例。一般来说,设备出现故障往会涉及三个问题,故障现象、故障原因和故障修复。这些问题通常会写在巡检单、报修单或者说检修单中,但这些单据在工厂里面往往是纸质的,而有了图谱管理平台后,科大讯飞会利用感知技术,比如OCR技术,将这些工单数字化。
数字化后,再围绕其中的关键词去构建设备检修知识图谱,利用这个图谱,以后工人再需要去检修这个设备时,只需通过语音说出故障现象,比如:设备过热了,知识图谱就会说出故障可能产生的原因,工人只需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并选择可能性最高的那个,有关检修工单就会出现,从而极大地提高设备检修效率,降低工作人员检修难度。
讯飞“顺风耳”图聆工业云平台,体现了跨领域,跨行业的AI工业互联网平台特色,构建了面向众多行业的全栈式AI赋能平台,为各类企业提供了标准的AI能力,未来科大讯飞将和全球合作伙伴,以图聆工业云平台为主,重点立足客户应用需求,持续创新提供价值,此次科大在全球招募1000家合作伙伴,用人工智能去提升工业效能,其实只是这一愿景的开始。
相关文章
- 央国企大模型落地难题频现,科大讯飞知识工程平台何以破局?
- 科大讯飞以自主可控技术突破 加速定义国际大模型新生态
- 科大讯飞与无锡市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 科大讯飞亮相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全方位展现AI技术创新与产业赋能实力
- 科大讯飞亮相2025政法装备展,星火法律大模型“落地生花”
- 科大讯飞亮相联通合作伙伴大会,共拓数智融合新生态
- 全场景AI翻译加持,科大讯飞为第三届链博会注入“科技动能”
- 科大讯飞:AI赋能公共资源交易,打造“合肥模式”新标杆
- 科大讯飞携手中国移动推出大模型电话同传服务 打破跨国沟通语言壁垒
- 科大讯飞联合中移动AI创新成果频出:AI速记获评产投协同标杆案例
- 奇瑞风云A9L全球上市,科大讯飞助力打造“伯牙之音”极致AI音响体验
- 新进化 新伙伴,科大讯飞AI学习机 “AI 1对1”功能重磅升级
- 以AI之力强化差异化价值优势 科大讯飞携新品亮相 MWC 上海
- 科大讯飞与安徽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科大讯飞国际外贸用户线下沙龙成功举办:讯飞翻译机领衔,共话AI翻译新未来
- 科大讯飞与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人工智能技术
更多>>人工智能公司
更多>>人工智能硬件
更多>>- 兼顾纤薄、耐用与可持续 Galaxy Z Flip7展现三星卓越的产品设计能力
- 新石器无人车部署超7500辆,成全球最大规模无人车队
- 未来式智能亮相 WAIC 2025,以人机协同范式引领产业智能变革
- 全球首例!康诺思腾手术机器人完成临床场景下自主手术验证,研究成果登上顶级期刊《Science Robotics》
- 超能AI+折叠大屏 新一代三星Galaxy Z Fold7|Z Flip7邂逅沈阳
- 技嘉 M27Q2 QD 高清2K 量子点电竞显示器正式上市
- 新型Xsens Avior OEM IMU,体积小、重量轻,可在苛刻的工作条件下提供高精度和高稳定性
- 从 “认知优势” 到现实赋能:DPVR AI Glasses 重构智能穿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