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识别超巨头,国产AI技术秀肌肉
2021-07-18 09:57:47爱云资讯1263
无需担忧面部信息等隐私泄露,只需隔空张开手掌就能通过掌纹识别进入公司打卡;无需加装激光雷达等3D传感器,仅仅利用3D算法,就能帮助现有马路上的普通单目相机获得“3D眼”的能力;极简算子一次性完成复杂图片的全部解析与像素点分割,在智慧交通汽车车型识别等方面超越谷歌、Facebook、Uber等国际巨头……在7月16日举行的旷视技术开放日上,一系列国产自研AI技术的前沿进展集中亮相。

旷视首席科学家、旷视研究院院长孙剑认为,从基础科研,到行业落地,再到基础设施,是人工智能技术价值跃迁的三个关键。他认为,AI到底有没有用,归根到底是看AI基础科研有没有突破。基础科研是AI创新突破的基石,需要长期坚持。当天下午,面向服务器和下一代AI芯片的通用模型RepVGG系列、目前全球性能最强的端到端实时全景分割算法、实现颠覆性创新的目标检测器YOLOF等一批旷视最新基础研发成果首次对外亮相。
当下,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医疗健康等众多领域,我国对基础科研都愈加重视。前不久举办的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都释放出了一个信号:加强基础研究是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是我们从未知到已知、从不确定性到确定性的必然选择。在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科学前沿全体会议上,科技部副部长相里斌也表示,要突出基础原创引领。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领军企业承担着“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的重任,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在人工智能方面,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治理论坛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2020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人工智能创新指数在参评国家中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2020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则显示,中国人工智能专利数占比超越美国,位居全球首位。
民营企业科研力量逐渐成为国家科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新数据显示,旷视已在学术上发表85篇顶级会议论文,研发了包括ShuffleNets系列在内的众多基础模型。此前,由于主持研发了中国唯一自研的云操作系统——飞天,突破世界级技术难题,阿里巴巴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院士中少见的民营企业带头人。
相关文章
- 白皮书发布会:空调行业新标准 海信AI技术让空调能耗下降41%
- 2025海信世俱杯新品正式亮相 以AI技术重新定义家电行业
- 九章云极DataCanvas加速AI应用 助力新一代AI技术框架发布
- 好医生云医疗携手DeepSeek,以AI技术全面赋能基层医疗
- 韦达ai快讯丨数字丝绸之路新标杆:中国AI技术15秒极速响应,护航吉布提自贸区安全运营
- 无线通信、视频、AI技术齐上阵,InterDigital亮相MWC 2025
- 酷骑智能自行车:以AI技术重塑骑行体验,终结“配件堆砌”时代
- 自平衡电摩与机器人:九号公司引领前沿科技创新,推动智能出行与AI技术融合
- 人形机器人产业政策催化驱动,微美全息具身智能+开放生态抢占AI技术制高点
- DeepSeek模型强势崛起引领风潮,苹果/微美全息AI技术突破加速行业变革
- 施耐德电气:以AI技术驱动工业能源使用效率跃升
- 助力AI技术创新发展,三星消费端、产业端齐发力
- ChatBird开启AI陪伴新纪元,雷鸟加速AI技术落地消费者
- 东芝电视CES 2025大放异彩 AI技术革新引领真实音画体验新高度
- 涂鸦智能亮相CES 2025,以AI技术开启智慧未来新入口
- 上市新机遇,量化派深化AI技术在数字化解决方案应用